即

即,中國漢字,讀音jí,表示就,立刻,現在常用作連詞,同“則”。那就。常用詞組“即使”。同時即字還有動詞、名詞、副詞、介詞的不同用法。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甲骨文作坐人形(後訛為卩)面對食器(皀)會意。西漢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司馬遷之古文經學老師)傳云:文王節儉,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以就田功,以知稼穡之艱難。〖例句〗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眼前的景物令他一時觸景生情,便即興作了一首詩。〖例句〗《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即日收回虞延之兵,倘蒙鑑察,當縛滑以獻,復修舊好。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即

【讀音】jí【釋義】

①就;便。〖例〗立即、召之即來、一觸即發。

②就是。〖例〗非此即彼。

③靠近,接觸。〖例〗可望而不可即、若即若離。

④當下,目前。〖例〗即日、成功在即、即刻。

⑤假定,就算是。〖例〗即使、即便。

⑥就著(當前環境)。〖例〗即興表演、即景生情。

⑦到,開始從事。〖例〗即位。

⑧即使。〖例〗即無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務。(此時即也通“就”)

漢字演變

下圖為漢字演變

即

詳細解釋

作動詞

即 節也 節食 節儉即 節也 節食 節儉

(1)會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後訛為卩)面對食器(皀)會意。本義:走近去吃東西。

(2)同本義。

〖例句〗

即,就食也。――《說文

席末取糧即稻。――《儀禮·公食禮

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3)基本義是接近、靠近、走向,與“離”對舉。

〖例句〗

將即席。――《禮記·曲禮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衛風·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縝神滅論

夜半,童自轉,以縛即爐火燒絕之。――柳宗元《童區寄傳》

(4)登上,走上。

(5)又如:若即若離

(6)即,節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卽食也。卽,當作節。周易所謂節飮食也。節食者,檢制之使不過。故凡止於是之䛐謂之卽。凡見於經史言卽皆是也。鄭風毛傳曰。卽,就也。從皀。卪聲。此當雲從卩皀,卩亦聲。其訓節食。故從卩皀。卩節古通也。今音子力切。古音在十二部。清阮元挍勘《十三經註疏.尚書.無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西漢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司馬遷之古文經學老師)傳云:文王節儉,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以就田功,以知稼穡之艱難。

(7)即,櫛也。

作連詞

(1)雖然

〖例句〗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西廂記諸宮調》

(2)假若

〖例句〗

即有不稱。(如果不能稱將軍之職。意即打敗仗。)——漢·劉向列女傳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漢·賈誼《論積貯疏

(3)即使

〖例句〗

公子即合符。——《史記·魏公子列傳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漢·賈誼論積貯疏

即謀單于。——東漢·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凡公(袁可立)精神著於為司李、御史時,即不躋台輔,其精神亦有以自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即捕得三兩頭。——《聊齋志異·促織

其傷於縛者,即幸留,病數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方苞《獄中雜記

(4)又如:即或。

(5)同“則”。那就。

〖例句〗

即患秦兵之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死即已。——《史記·陳涉世家》

死即舉大名。

即更刮目相待。——《資治通鑑·漢紀》

作介詞

(1) 就在某時某處,乘,趁。

〖例句〗

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史記·項羽本紀》

即時誅滅。——《漢書·李廣蘇建傳

關使者袁環中(袁可立子)來晤,即於舟次報謝。——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

即如前年…一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2) 又如:即忙(連忙;趕緊);即拜(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職);即早(及早;趁早)

(3) 當

〖例句〗即此風雲佳,孤觴聊可命。——南朝齊·謝朓《賦貧民田》

(4) 又如:即此(就此、只此)。

作副詞

(1) 一…就。如:氣斷即死、聞過即改。

(2) 隨之立刻就。如: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3) 立刻,當即

〖例句〗

王即臨之。——晉·乾寶《搜神記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處即刺殺虎。——《世說新語·自新》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世說新語》《詠雪

即書詩四句。——宋·王安石《傷仲永

(袁可立)與辟嬉戲,即為登壇部署兵馬狀。——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4) 又如:即速(立刻、趕快)

(5) 那就是說,那就是。

〖例句〗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即此愛汝。——清·林覺民《與妻書

即如忠烈遺骸。——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身外即戰場。——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6) 又如:即是

作名詞

(1) 目前,現在。如:即目(眼前所見)、即事詩(以眼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2) 今,當天。如:即今(如今)、即目(如今)。

(3) 燭頭燼

左手執燭,右手摺即。——《管子

(4) 姓

組成詞語

【即將】jíjiāng將要,就要。

〖例句〗暑假即將到來,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

【即使】jí shǐ表示假設和讓步,相當於“就是 ” ,後邊常與“也 ” 呼應。

〖例句〗我們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不應該驕傲自滿。

【即興】jíxìng對當前景物有所感受,臨時發生興致而作:即興演奏。

〖例句〗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眼前的景物令他一時觸景生情,便即興作了一首詩。

【即日】jí rì當天;當日。

〖例句〗《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即日收回虞延之兵,倘蒙鑑察,當縛滑以獻,復修舊好。惟賢侯圖之!”

區別

“即”和“既”的區別

“即”與“既”,音不同,“即”讀jí,“既”讀jì ;形有異,“即”右從“耳刀”,“既”右從“無”;義也不一樣。可是這兩個詞常見用錯,有該用“既”的用了“即”,也有該用“即”的用了“既”。例如:某廠出品的大豆醬包裝袋上印著:“本產品有獨特的醬香味,即可直接佐餐,又可在烹飪時作調味品,回味無窮。”此處把“既”錯成了“即”。

“即”有多個義項:①作副詞,就,便。表示動作發生之快或時間之早。如“招之即來”,“有錯即改”,“一觸即發”。②作連詞,即使,就是。用於複句的偏句,表示假設讓步,正句常有“也”與之呼應。如魯迅花邊文學·倒提》:“雞鴨這東西,無論如何,總不過送進廚房,做成大案而已,即使順提也何補於歸根結蒂的命運。”此處的“即使順提”即表示假設讓步。 “既”既可作副詞,也可作連詞。作副詞時,①作“已經”解。多用於固定格式。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②表示不止一個方面。常用“又”、“也”、“且”等配合使用。例如:“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又如:“松樹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某廠大豆醬包裝袋上的產品說明中的“即”之所以應改用“既”,即因為此處表示“不止一個方面”的意思,用“即”解釋不通。作連詞時,表示“既然”的意思,用於推論因果複句的偏句,正句常有“則”、“就”等與之呼應。如:“既來之,則安之。”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的黨。”

“即使’與“既然”都是連詞,但作用不同。“即使”所表示假設的讓步,可以是尚未實現的事情,也可以是與既成事實相反的事情。例如:“即使你當時在場,恐怕也沒有別的辦法。”“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後加以推論。如:“既然知道做錯了,就應該趕快改正。”

“即使”也可用“即便”,但不可用“既使”、“既便”。

拼音是ji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