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滑蜥

台灣滑蜥

台灣滑蜥(學名:Scincella formosensis)為石龍子科滑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瞼窗蜥蜴,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本島,常生活於草叢或灌叢邊沿、常到開闊處或石頭上曬太陽以及也曾在較高的木屋壁上找到。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20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圖)台灣滑蜥台灣滑蜥

界:動物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 Chordata

綱:爬行 Reptilia

目:有鱗 Squamata

亞目:蜥蜴亞目 Lacertilia

科:石龍子 Scincidae

屬:滑蜥 Scincella

種:台灣滑蜥 S. formosensis

生物標籤

(圖)台灣滑蜥台灣滑蜥

中文學名:台灣滑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石龍子科

中文屬名:滑蜥屬

拉丁文名:Scincella formosensis

英文名:Taiwan smooth skink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VanDenburgh,1912

形態特徵

(圖)台灣滑蜥台灣滑蜥

台灣滑蜥小型石龍子,體背為黃褐色或略呈紅褐色,體兩側各有一黑色縱帶自頸延伸至後部,與印度蜓蜥的幼蜥有些相似,但其背部與體側交界之邊緣線較明顯,且其尾部較粗。眼瞼中有一小片透明的橢圓形區域,稱為瞼窗

台灣產石龍子科中體型最小的蜥蜴,軀幹長約4.2公分,尾長可達身乾長1.5倍。體背顏色為褐色,偶爾參雜黑色斑點,體側鱗片缺乏色素,呈半透明狀;體側與體背交接處有一深色縱斑,自吻端經眼延伸至尾部;腹部顏色為白色或淡黃色,尾巴腹面為藍色,有時會帶一些紅色。全身鱗片平滑,身體橫切面呈現矩形,下眼瞼透明無鱗片。

生物習性

台灣滑蜥生態習性日行性。喜於森林底層活動,以昆蟲無脊椎動物為食,尾部容易自割。卵生,一窩會產2顆卵。分布台灣特有種。零星分布於全省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

台灣滑蜥
台灣滑蜥

森林。稀有性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面臨棲地破壞問題。

生態習性

台灣滑蜥局限分布於部分地區,族群數量不多,棲息於低海拔地區的竹林或干擾較少的果園等開墾環境,於本縣的竹山地區有發現,為台灣特有種。

台灣滑蜥
台灣滑蜥

保護措施

台灣滑蜥
台灣滑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