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唐演義傳

反唐演義傳

《反唐演義傳》系清代小說。題“姑蘇如蓮居士編輯”。一名《武則天改唐演義》,又題《異說南唐演義全傳》、《反唐女媧鏡全傳》,十四卷一百四十回。瑞文堂刻本內封橫鐫《評點薛剛三祭鐵丘墳全集》,中間書題《異說反唐演傳》,板心題《反唐全傳》。

簡介

《反唐演義傳》系清代小說。題“姑蘇如蓮居士編輯”。一名《武則天改唐演義》,又題《異說南唐演義全傳》、《反唐女媧鏡全傳》、十四卷一百四十回。瑞文堂刻本內封橫鐫《評點薛剛三祭鐵丘墳全集》,中間書題《異說反唐演傳》,板心題《反唐全傳》。三和堂刻本為十卷一百回,首葉題《反唐女媧鏡全傳》,每卷三首皆題《新刻異說反唐演義傳》。另有崇德堂藏板本十卷一百回,改題《南唐演義》,後來坊本又有改題為《太唐中興演義傳》、《薛家將反唐全傳》。《反唐演義傳》敘薛丁山之子薛剛反唐事,從薛丁山葬父、武則天入宮受寵,薛剛大鬧花燈開始,敘至唐睿宗即位,薛家一門團圓為止。《反唐演義傳》的情節與九十回本《征西說唐三傳》第七十回至九十回大體一致,但內容要比《征西說唐三傳》豐富詳實。
《征西說唐三傳》從薛仁貴掛帥征西敘至薛剛扶佐唐睿宗即位止,《反唐演義傳》前半部依據《征西說唐三傳》,後半部敘薛丁山、薛剛等人的傳奇故事,則是在說書和戲曲的基礎上加工、創造而成,許多人物並非是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征西說唐三傳》芥子園刻本題“如蓮居士編次”,本書亦題“如蓮居士編輯”,兩書所敘內容相同,是《反唐演義傳》根據《征西說唐三傳》擴展而成,還是《征西說唐三傳》節縮《反唐演義傳》,難以定論,但可以確定兩書同出一人之手,相距不久成書。
《反唐演義傳》敘自“兩遼王安葬白虎山,狄仁傑拒色臨青店”後,便以“武媚娘初沾雨露”寫起。唐太宗素性好色,見有美貌釵裙,往往不肯放過,所以弟婦楊氏,及隋後蕭氏,一古腦收入後宮,充作妾媵。以外妃嬙嬪御,也不可勝數。史傳上載徐賢妃,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經》,八歲能囑文,至十餘歲後,秀外慧中,才名卓著,太宗召為才人,累遷至賢妃,始終寵眷不衰。還有吳王恪母,是隋煬弟女兒,隋之後輾轉入宮,也得恩寵。齊王母陰妃、蕭王惲母王妃、越王貞母燕妃、紀王慎母韋妃,都是太宗的佳眷。太宗意尚未足,尚想採選幾個美人,作為後半世的娛樂。天意似乎恨他漁色,特地產出一個絕世嬌妹,教她來攪亂唐宮,闖出一場大禍,釀成千古未有的駭聞。這人就是武則天。武則天的父親元配為相里氏,生下二子,繼娶楊氏,生下三女,次女就是武則天。則天非武氏名,後來武氏篡唐號周,自稱為則天皇帝,乳名失傳。史冊上說她叫作武,相傳古無字,由武氏杜撰出來,以日月懸空自擬,因名為。生年十四,已經艷名遠播,傳入宮廷。

情結

唐太宗此時正留意物色,即聞有此美人,便遣使徵召。武母楊氏,驟然接敕,不禁大為悲慟,與武則天握手訣別,一邊囑託,一邊流淚,武氏卻談笑自若,勸她母親說:“女得往見天子,安知非福,奈何光自悲泣呢?”她母親於是收住淚,送她上車。及到京師,入宮謁見太宗,一點也不露驚慌之色,盈盈下拜,自陳姓氏,三呼萬歲,無不合體。太宗命她起來,舉目一瞧,正是芙蓉顏面,豆蔻年華。問她芳齡,不過二七,身子恰已頎長,仿佛十七八歲。太宗略問數話,武氏均應對稱旨,最動人的,是一雙俏眼,百囀嬌喉,憑鐵石心腸,也要被她情牽意轉。何況太宗是個色魔,哪有不稱心如意!當下命入後宮,待到黃昏時候,便召她侍寢。嬌小娃兒,已解風月,太宗尚恐她禁受不起,偏她縱體入懷,毫不怯避,春風一度,啼笑皆妍,更有一種柔媚情形。太宗有許多妃嬪,卻未曾經過這般滋味。到了扶桑日上,太宗勉起視朝,看武則天尚在朦朧半醒,酥胸露透,眉黛春濃,太宗越瞧越愛,便賜她一個芳名,叫作媚娘,輕輕地呼了幾聲,武氏才覺惺松,急欲起床謝恩,那太宗已自走了。視朝以後,便即下詔,冊武媚娘為才人,武媚娘當然謝賞。太宗令居福綏宮,且把那老年宮娥彩女等,盡行放出。就是親近邀寵的蕭後,也不再召幸,一心一意地愛戀這武媚娘了。
高宗即位後,內外政事多與武則天商議。武氏未為後時,一意揣摩上旨,多方迎合,既使有意進讒,都是旁挑曲引,漫漫兒的浸潤。後位到手後,漸漸地驕恣起來。高宗也不太介意,轉憶及王皇后、蕭淑妃的好處,但因武氏防備甚嚴,不得親往探問。一日,武氏歸謁家廟,高宗得以前往探視,走到冷宮門前,只見雙門緊閉,用一大鎖鎖住門上獸環,毫不通風,旁邊有一小洞,用來送飯。高宗見此,不由得惻然神傷,幾乎淚下。武氏回來後,有人密報,氣得武氏雙眉倒豎,即向高宗詰問,高宗反自抵賴,不敢實言。武氏心兇手辣,竟下一通矯詔,令杖二人百下,且把她們手足截下,投入酒翁中。可憐二人宛轉哀號,歷數日方才畢命。蕭淑妃臨死時,恨罵武氏道:“阿武妖滑,害我至此,願後世我生為貓,阿武為鼠,時時扼阿武喉,方泄我恨。”武氏又問左右道:“二嫗賤骨,曾碎死么?”左右報稱已死,且把蕭妃語相告,武氏尤加憤恨,再命梟二人屍,並戒宮中蓄貓。
兩遼王薛丁山三子薛剛,專好抱打不平,渾名通城虎。一日,奸相張天左醉酒之後,來到街上,惹怒薛剛,被薛剛痛打一頓,張天右操演禁兵,惹怒薛剛,亦遭到侮辱。張天左、張天右亦不是好惹之輩,遂上本興奏,幸程咬金、樊梨花極力袒護,高宗才沒加責罪。山西薛義到京城投親,結果沒有尋到,無奈將妻楊氏賣於張天右府中。張天右也是好色之徒,見楊氏貌美遂出歹意,為了達到意願,將薛義因在獄中。薛剛聽後怒從膽邊起,直赴張府,救出薛義,又將自己應承襲的泗水關總兵之職讓給薛義,薛義自是感激不盡。
上元佳節,唐高宗與武后及皇子在五鳳樓觀看花燈,熱鬧非凡。薛剛酒後也來看花燈,見人群擁擠,難以通行,情急之中竟舉拳向人群亂打。高宗命七皇子帶人前來直問,薛剛因酒醉,又不辨來人是誰,飛起一腳,竟將七皇子踢死。高宗大驚,從樓上跌下,不久駕崩。薛剛急忙逃出皇城。武后命武三思兵圍兩遼王府,此時薛勇在盜馬關做總兵,薛強去太行山進香,因此除二子薛勇、三子薛剛、四子薛強倖免外,薛家一門三百八十五人都被囚於天牢。薛勇聽到訊息,讓家人把其子薛斗交給姑父平西侯竇必虎,夫妻二人也被解回長安。薛強逃至雁門代郡,遇到李靖,以法術送至大宛國。此時恰逢大宛國九環公主投繡球招親,薛強中彩,遂招為駙馬。薛剛逃至徐州,臥龍山女寨主紀鸞英與薛剛交戰,不分勝負,兩人一邊交戰,一邊傾慕讚嘆對方武藝高超,所以戰後遂結為夫婦。
中宗即位以後,對薛家有赦免之意,使武后懷恨在心,在權臣的唆使之下,意有廢帝之意。並最終廢中宗為廬陵王。自己臨朝執政,下旨把丁山一門全部斬殺。江淮侯徐敬猷不忍薛門忠義覆宗絕代,毅然將三歲幼子孝思於獄中換出薛蛟。法場上,樊梨花被梨山老母救去,孝思被太乙山竇青老祖救走。兩遼王府大殿掘了數丈深坑,將三百八十餘人屍首填在坑中,上用三層石板,三層生鋁埋蓋,把生鐵熔化,澆成墳堆,謂之鐵丘墳。
武后在命太監杜回加害高宗正宮王后時,王后曾產太子,杜回救出太子送江夏王李開芳撫養。十四年之後,李開芳見武后親臨朝政,就把真相告訴了太子李旦,並讓馬周與杜回陪伴他往揚州投英王徐敬業,以圖重興唐朝。徐敬業把此事寫信告訴了其弟徐敬猷。徐敬猷帶三歲的薛蛟也來到揚州。途經徐州臥龍山時,遇到薛剛,就把薛蛟留在了山上。這時薛剛才知道全家慘遭不幸,往長安祭掃鐵丘墳,為守軍察覺,武三思領兵圍住,亂兵之中,武國公馬登捨命救出薛剛。武三思遂統兵六十萬進剿臥龍山。在大戰中,紀鸞英懷抱薛蛟與薛剛失散,只好落荒而走,在葵花樹下產下一子,取名薛葵,投身於黑龍村母舅家。薛剛殺出重圍,無處安身,忽然想到薛義正鎮守泗水關,就投奔而去,沒想到薛義忘恩負義,竟把薛剛擒住,押往長安。過漢州黃草山時,為吳奇、馬贊所劫,拜為兄弟。二人尊薛剛為山寨之主。徐敬猷來到揚州後,見英王兵強馬壯,遂命駱賓王做了一道檄文,即刻興師殺奔金陵而來。武氏聽到訊息命李承業迎戰,承業兵敗,但派奇兵突襲揚州,又派人詐降來刺殺敬業、敬猷,英王軍隊失敗。馬周占翠雲山,李旦與敬業長子徐美祖不知下落。武氏抄殺唐宗室四百家,即皇帝位,建國號曰大周。
徐美祖孤身逃到晉寧,投到一舊日同窗家中,誰知把徐美祖安頓下之後,竟與家人商議擒住他送往京師,幸虧魏思泉及時報信,才得以及時脫身,逃入一女媧廟裡,得女媧傳授天書。二人來到黃草山,與薛剛相見。此時,敬業、敬猷之首級放在法雲寺塔頂,薛剛乃與美祖、吳奇、馬贊、魏思泉五人前往長安偷取首級,二掃鐵丘墳,又被守軍發現,遂躲入狄仁傑府中。狄仁傑用計護送他們出城。武氏這時欲立武三思為太子,狄仁傑加以阻止。不久,狄仁傑死,傳錦囊三個與張柬之,以保中興大業。薛剛逃出之後,又在九焰山聚義,糾集南建、北齊與烏氏五兄弟等英雄,以圖大事。太子李旦從揚州逃出以後,流落■州,沿街乞討,為胡發收入店中料理雜務,改名進興。胡發之寡嫂文氏與侄女鳳嬌依靠胡發過活,受到胡發冷遇。文氏把舊錦裘贈給進興,又把鳳嬌許給進興為妻。這時馬周經過多日尋訪,終於找到太子下落,遂把太子接到山上。
眾人以為翠雲山非久守之地,商議以漢陽為安身之所。漢陽守將殷國泰是殷開山之後,遂迎太子入城。鳳嬌自進興走後,屢受其凌迫,投江全節自盡,為潯陽知府陶仁所救。武后聽到太子李旦占據漢陽,急派李承業征戰。承業得到紫陽真人所贈萬箭火輪牌,大勝唐軍。唐軍嘗到萬箭火輪牌的威力,不敢妄進。唐王來破此寶,不得已,冒名李國祚,前往陶仁家,以謀取女媧鏡。唐王與陶小姐成親,夜夜和衣而眠。唐王盜取寶鏡,讓從人帶回。陶仁發現唐王真情,將二人搞住,馬周率兵而來,救出唐王,回到漢陽,與鳳嬌完婚。在戰鬥中,唐王大勝李承業,把李承業擒獲亂刀砍死。唐王領兵親征,連下三十餘城。武則天採納張柬之言,尊李旦為大唐天皇,以漢口為界,互不侵犯,商議和解。
此時,薛蛟年十五,薛葵年十二,恰逢廬陵王長女安陽公主在房州繡球招親,二人一同前往。結果繡球為二人搶,各得一半。廬陵王遂將長女安陽公主許配薛蛟,次女端陽公主許配薛葵。
一日,薛剛又與吳奇等五人往長安二祭鐵丘墳,事畢,殺出光壽門,同南建、北齊往竇必虎處借兵。竇必虎又修書新唐國王納羅,國王招薛剛為駙馬,借兵十萬。薛剛回到九焰山,才知道紀鸞英訊息,遂拉起“雙孝王”旗號,興師造反。武三思率兵前來攻打,在戰陣中,薛剛父子相見,夫妻團圓。武則天又聽張柬之言,宣詔廬陵王入京,武承嗣與張昌宗設計放火欲燒死廬陵王,張柬之用狄仁傑遺計,把廬陵王從地道中救出,薛剛保駕至九焰山,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武則天又派武三思、武承嗣先後來剿,均大敗而歸。十八公侯節度使也陸續歸降,廬陵王乃出兵奪取了洛陽,虎牢關。潼關守將武丹池,亦順女飛鏡公主之意歸唐。此時,薛剛與唐王會兵一處,一道殺奔長安,武則天、武三思見大勢已去,從地道逃往南唐。廬陵王入長安,復即皇位,分封諸將。薛剛開鐵丘墳,用禮還葬。薛強不要封敕,自回山後。
中宗詔請武后與武三思回朝,赦免了武三思之罪,將張天左、張天右、許敬宗、薛敖曹、張易之、張昌宗凌遲處死。武三思入唐之後,與韋後勾通,把許多有功之臣逐出朝廷,最後又把中宗毒死。薛強發兵入長安,薛剛往長安擒住武三思。李旦即位,是為睿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