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仔村

厝仔村

90年代初,我村經濟雖然發展,但農村面貌依舊,村里破爛舊房、公媽廳、牛房、豬舍、碉堡廁、臭水溝依然存在,一些比較富裕的農民建房是60年代延續的石結構,又沒有規劃,管理較亂。 新農村建設項目有埋設明、暗水溝7000多米,休閒小公園6處,綠化面積4500多m2,拓寬拉直水泥路面40000多m2,整治改造舊大潭2個,新建公廁6處,鋪設馬路磚8000 目前,全村沒危房,綠化地多,臭水塘、臭水溝不見了,環境幽雅清新,道路四通八達,夜間燈火通明,面貌煥然一新,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風貌。

厝仔位於寶蓋山北麓、市區北郊,全村有515戶,2346人,海外華僑一千多人,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擁有企業31家,外來員工3200多人,還有一所大學,師生近3000人,至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2500元,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主要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光輝政策指引下,村黨支部齊心協力,取得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就。 90年代初,我村經濟雖然發展,但農村面貌依舊,村里破爛舊房、公媽廳、牛房、豬舍、碉堡廁、臭水溝依然存在,一些比較富裕的農民建房是60年代延續的石結構,又沒有規劃,管理較亂。 1999年我村被泉州市、石獅市列為100個改舊建新示範村之一,2006年又被石獅市列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村之一,在黨的光輝政策指引下,黨支部齊心協力,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以奔小康、建新村和提高農民思想文化素質為目標,大力加強改造舊村、建設新村的熱潮,自1999年以來發動農民集資700多萬元興建農民別墅,規劃建設農民街,在七年中總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農民街建設,集資500萬元興建農民體育中心、小公園,1999年—2006年累計拆掉舊房、公媽廳46座,8200m2,全村的牛房、豬舍、碉堡廁以及障礙物全部清除。新農村建設項目有埋設明、暗水溝7000多米,休閒小公園6處,綠化面積4500多m2,拓寬拉直水泥路面40000多m2,整治改造舊大潭2個,新建公廁6處,鋪設馬路磚8000 m2,設定石欄桿3000多米,新架設路燈150盞,全村戶戶通自來水,總投資900萬元。
目前,全村沒危房,綠化地多,臭水塘、臭水溝不見了,環境幽雅清新,道路四通八達,夜間燈火通明,面貌煥然一新,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風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