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族

占族

占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傳統的民族,早在公元2世紀就在越南中部建立了“林邑”國,後來又改稱“占婆”、“占城”,它們一度十分興盛,形成了當時獨具特色的占城文化和占城文明。

簡介

越南占族越南占族

占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傳統的民族,早在公元2世紀就在越南中部建立了“林邑”國,後來又改稱“占婆”、“占城”,它們一度十分興盛,形成了當時獨具特色的占城文化和占城文明。占族文化發展的極盛時期是3世紀和14世紀,到15世紀逐漸走向崩潰。古占婆文化從根本上說是農業文化,它接受了印度文化的許多影響。占族的古代建築可說是舉世聞名,世界上許多學者都紛紛前來參觀考察。在越南中部地區,建有許多樓閣和多層古廟,著名的有位於廣南地區的美山寺、同陽廟,芽莊的那阿神寺,寧順的諾莫神廟;位於越南中部和西原地區的占婆古塔尤為壯觀。

歷史

占城國在歷史上與中國交往甚密,中國北方種植的優良水稻品種之一“占城稻”,又稱“小占稻”,就是由占城引進中國的。翻開中國許多史籍,有關占城國與中國交往的記載,多處可見。越南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後,占越兩國交戰頻繁,前後經歷700年,最終以占城國的失敗而告終。一個北起橫嶺,南至藩朗、藩切沿海,面積比當時的越南大一倍的占城國滅亡,並於17世紀末劃入越南的版圖。現在的占族居民,是古占城國居民的後裔。
占族是一個分居幾個國家的跨境民族,除分布在越南的這一部分占族居民外,在高棉、泰國也有占族居民居住,高棉約有9萬人,泰國約有1萬人。據說印度尼西亞也有占人,他們也都是占城國居民的後裔。

文化

儘管占族居民分布地區較廣,但他們的文字、語言都是統一的。占語屬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占族在公元5世紀就創立了本民族的文字,使其文化能夠不斷地向外傳播和得以保留。占族的民間文學藝術,內容豐富,其中突出的有古代傳說和詩歌。居民中廣為流傳的敘事長詩有《占——巴尼》、《達塔瓦》、《卡林巴讓》。占族的民歌古典音樂,對居住在越南中部的越人民歌和古典音樂亦有很大影響。越族的一些曲調都取材於占族音樂,如越族的飯鼓調、南哀樂、順化號子等。占族的民間舞蹈有很高的藝術性。民間藝術還有獨具特色的石雕、木雕。一些建築上的浮雕,內容生動,想像豐富,是占族燦爛文化的驕傲。

人口

目前占族約有7萬人,集中居住在中部南區的寧順、平順兩省以及南部一些地區。占族又稱占婆族,占城族,而居民們自稱為“占姆”人,他們還被稱為“赫衣”人。
居住在越南中部南區沿海的占族人,絕大部分是農業居民,他們善於耕種水田和種植果樹。居民們在興修水利方面,歷史悠久,在藩朗平原地區尚保留有一些古代的水利設施,如建於公元12世紀的查爾格靈水壩,建於17世紀的麻兼水壩等。在一些地區還存有許多水庫和幾何形水渠灌溉系統的遺蹟。

特點

居住在越南南部的占族居民,主要以捕魚、手工織布和經商為主。在歷史上,占族曾是一個善於捕魚和航海的民族,曾擁有強大的航海船隊,而歷史上與中國交往,也主要是通過海路進行。由於航海業發達,造船業也很興旺,占族居民掌握著很高的造船技術。占族還有一部分居民以經商為主,長期以來,占族商人與越人、寮人高棉人,以及與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建立了貿易關係。
占族男子的裝束與當地各族男子相同,婦女裝束具有傳統特色,如著筒裙,裙後綴有一塊布巾,頭戴黑色布帽,樣式與“孝帽”相同。寧順、平順地區的一些年長的男子常蓄長發,布巾纏頭,身穿沙籠。

宗教

居住在越南南部的占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忌食豬肉;而居住在越南中部南區的占人,又分為兩種宗教群體,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居民信奉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忌食牛肉;其餘的三分之一信奉婆尼教,又稱舊回教。儘管同住在一個地區,但這兩部分居民之間界限分明,不能通婚,不能同在一個村寨中居住,不能同桌進餐,等等。由於印度教的影響,占族居民在很早以前就被劃分為貴賤不同的兩個氏族:“高”和“熱”,“高”為平民百姓的氏族,“熱”則是貴族和僧侶階層的氏族。過去占族社會,也像古代印度社會那樣分成4個等級:婆羅門修士、貴族、平民和奴隸。

越南官方認定的54個民族

越南政府將境內民族劃分為54個,其中京族人口占87%,次者為岱依、泰、芒、高棉、華、儂、苗、瑤等民族;除京族外,其餘均定為少數民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