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門族

欣門族,越南的一個民族。據越南一九七八年材料,該族現有六千多人,居住在山羅、萊州的越老邊界地區,多數是二、三百年前從寮國北部遷徙去的。

簡介

“欣門”是欣門族自稱,現已成為正式稱謂。從前,鄰近其他民族稱其為“濮舍”或“濮”,意思是奴隸。欣門族。人口1萬,主要居住在北部越老邊境地區的萊州省。欣門語屬於南亞語系,但由於許多世紀以來與泰族居民混居,受到泰語影響,欣門語中有大量的泰語借詞。甚至少數欣門族村寨,居民對母語只會聽,不會說,全用泰語表達。近年來,由於京族居民的遷入,許多欣門族人開始使用越語交際了。

語言

欣門族的語言屬南亞語系。

分支

該族分為“裝欣門”、“額欣門”兩個支系,他們在語言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略有差異。

生活

欣門族最小的生活組成單位叫“昆”(CON),僅五、六戶人,過去經常遷徙。八月革命後,逐漸結寨定居,每寨二、三十戶,依山旁水,多數夾雜在泰族寨子之間,普遍牆住術柱高腳屋。欣門族耕種坡地,種植糯谷、玉米及冬瓜、南瓜、芋頭、豆類等作物。勞動工具有挖塘的木棒和簡易的鋤頭、犁鏵。以前,欣門族有的游辨不定居,有的定居游耕,生活都很艱難,一年中有好幾個月靠採集野生薯類果菜或捕魚捉蟹、獵捕飛禽小獸勉強度日。

來歷

該族歷來都是鄰近民族頭人的家奴,社會地位低下。解放後,該族逐漸定耕定居,有的開始耕種梯田,有的從事畜牧業,有的專門護林、育林。家庭手工編織電得到發展,生活較前穩定。

婚葬習俗

該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妻落夫家。行土葬,不用棺木。家中有人死,立即嗚槍通報親戚、村民。

越南官方認定的54個民族

越南政府將境內民族劃分為54個,其中京族人口占87%,次者為岱依、泰、芒、高棉、華、儂、苗、瑤等民族;除京族外,其餘均定為少數民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