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

南大港

南大港產業園區前身為省屬大型農工商聯合企業南大港農場。1958年12月,由國務院批准成立,定位縣處級,隸屬滄州地區行政公署。1962年起直屬河北省農墾局,2003年適應省體制改革的要求,執行屬地管理,建立滄州市南大港管理區。2007年7月,隨著滄州渤海新區的成立而更名為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至今,仍保留國營南大港農場,享受國家農墾政策。

基本信息

南大港

在區黨委、管委會大力領導下,結合本地實情,堅持以項目為載體,大力實施全民招商政策,積極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全區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南大港經濟正步入大發展、快發展的軌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經濟迅速發展,實力顯著增強,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億元,人均15.11萬元。

南大港南大港
南大港南大港

2010年是南大港產業園區關鍵的一年。我們以"把南大港濕地打造成為休閒旅遊

南大港管理區南大港管理區

度假區;把南大港打造成為科學發展的示範區、強區富民的高科技園區;把南大港打造成為渤海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宜居區"三大任務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主導,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構建和諧南大港為目標,朝氣蓬勃,奮發有為。乘黃驊大港之勢,借環渤海增長極和隆起帶之威,堅定信心,知難而進,讓渤海之濱的這顆明珠,在團結奮進的大港人手中更加奪目、更加璀璨!

南大港介紹

區域位置

南大港南大港

南大港產業園區位於滄州市東北部,渤海灣西岸,東瀕渤海,位於滄州市東北部。地理坐標北緯38°23′35〃――38°33′44〃,東經117°18′15〃――117°38′17〃。屬環渤海、環京津經濟開放區,東西北被黃驊三面包圍,南是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捷農場)北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90公里,距天津港80公里,西距滄州市50公里,南距黃驊市10公里,距中捷10公里,東南距黃驊港40公里,區域總面積294平方公里,耕地8960公頃(13.4萬畝),人口4.7萬,其中漢族占99.6%,少數民族有回族和滿族。

區域交通

區內路網四通八達,南臨近南滕公路和石黃高速,北倚歧河公路,東臨海防公路和沿海高速,西接205國道,津汕高速和黃萬鐵路縱貫全境,臨近渤海灣,交通十分便利。

區域氣候

我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臨近渤海灣,略帶海洋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194天,年均日照2810小時,年降水量625毫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自然資源

南大港南大港

轄區主要礦藏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工業用鹽和豐富的地熱資源。本區是大港油田腹地

,大港油田採油二廠駐紮本區。另外14.7萬畝的濕地已成為環渤海地區的一顆耀眼的明珠,2002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納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2005年被授予“黑翅長腳鶴之鄉”,2006年加入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鳥類保護網路。建設高品位的現代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已提上日程。

農業

南大港南大港

耕地面積13.4萬畝。1.6萬公頃省級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主要農產品有冬小

麥、棉花、玉米、大豆、蔬菜、水果和蘆葦等等;由於本區域臨近渤海前次地下水比較鹹淡水資源匱乏,而且本區大部分都是鹽鹼地,本所以本區幾乎沒有水澆地,所有作物的豐收與否對天氣有很大的依賴性。

我區養殖業比較發達,養殖的有雞、豬、羊,狐狸等,我區的母豬養殖戶有138位,當前能繁母豬存欄2464頭,年出欄3千餘頭豬

人口狀況

本區 人口4.7萬人,職工近1.5萬人,其中漢族占99.6%,少數民族有回族和滿族

公交

南大港開通兩條公交線路820路和821路

821路途徑:

興港橋

管委會

振興街路口

汽車站

中學東

集貿市場

李劉堡

馬營路口

孔家莊西口

孔家莊

閆家房子

二十三隊路口

二十四隊

三分區

新村

820路途徑:

興港橋

管委會

振興街路口

汽車站

南大港中學

交通局

小辛莊

汽車城

鑫泉焦化

工業區南口

扣村北

扣村

南滕路

南大港南大港

南大港歷史

1958年12月4日,由南大港人民公社、中捷人民友誼農場六分場、黃驊縣城關公社和呂橋公社的19個自然村莊,合併建立國營南大港農場,以境內南大港水庫得名。並稱南大港人民公社。下轄5個營、1個機務隊。1960年1月5日,黃驊縣城關公社的扣村、羊三木、劉皮莊、王莊子、三虎莊、辛莊六個村劃歸南大港農場,建立一個管理區,為第五管理區。1961年1月2日,黃驊縣決定,從南大港農場劃出羊三木、三虎莊、劉皮莊子、王莊子、辛莊等五個村,單建羊三木農場。1月14日,南大港農場由5個管理區改成7個分場。10月9日,省政府決定,南大港農場歸滄州地區行署領導,撤銷南大港人民公社名稱。1962年3月10日,南大港農場劃出周青莊、下三堡、南北劉三莊、劉家場、大王莊、小王莊、官地、吳家堡、新立村等10個村,單建周青莊公社。6月22日,南大港農場由地區屬劃歸省農墾局領導。1979年11月19日,六分場新建鹽場借給漁村李家堡一副灘地,土地面積1700畝。至此,農場建場以來,南大港農場共六次向黃驊縣劃出、借出土地83200畝。 2002年3月5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對省屬農牧場進行體制改革,實行屬地管理,建立滄州市南大港管理區,並保留農場建制。

區域優勢

南大港管理區前身為省屬大型農工商聯合企業南大港農場,屬環渤海、環京津經濟區。轄區總面積2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萬畝,並有1.6萬公頃省級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人口4.3萬人,職工近1.5萬人。自1958年建場以來,一代又一代農墾人發揚艱苦奮鬥、勵精圖治、拼搏奮進的精神,把一個昔日水草叢生、鹽鹼荒僻的沼澤之地,建設成經濟基礎日漸雄厚、社會事業走向繁榮的國營農場。但是,國營農場作為計畫經濟年代的產物,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顯得不相適應,無論在體制上還是機制上,障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為此,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按照與時俱進的要求,對農墾體制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2003年7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南大港農場改建為滄州市南大港管理區。以此為契機,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將乘著改革的東風,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人文歷史

張宗禹墓遺址

南大港南大港

張宗禹墓位於南大港管理區三分場孔莊子村南約50米處1981 年,孔莊子挖溝時遇張宗

禹墓,將其遺骨挖出,後用木箱收斂埋於原地,並立碑銘記。張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人,捻軍後期著名將領,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率捻軍與太平軍賴文光部聯合,改步兵 騎兵。1868年4月,被李鴻章、左宗棠包圍在北有鹼河、南有黃河、西有運河、東有大海的狹窄地帶里全殲。張宗禹乘夜突圍而出,隱居於南大港管理區孔莊子,隱姓埋名,化名童子師,20年後病死。此間,他以行醫看風水為生,臨死時透露出真實姓名。

地方名人

胡慶恩

胡慶恩,別署清恩,清庵,程堂。號繭齋居士,港上行者,海藏居士。1972年生,河北滄州南大港鄧家莊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協評審委員,滄州書協理事。現供職於南大港管理區辦公室,就學於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業。

作品獲得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獲獎提名,首屆全國大字展一等獎,第五屆國際交流賽克勒杯書法大賽二等獎,《人民日報》主辦“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 ”書法大賽一等獎。作品入展全國第四屆新人新作展,全國第二屆行草大展,第二屆(天津)中國書法藝術節書畫小品展等,獲得第四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省文化最高獎)。作品、詩文散見於《中國書法》、《中國藝術報》、《中國書畫報》等。

田松林

田松林大學畢業。1959年參加工作,歷任黃驊舊城中學語文教師,南大港農場宣傳部幹事,文化館館長、黨史辦公室主任,滄州《無名文學》副主編、主編,副編審。著有中短篇小說集《老窪》、《黑船》,散文集《夢的衣裳》,電視劇劇本《又是十七個年頭》、《鄉間傳奇》,筆記體小說《蒲堂閒墨》等。

田中

北海艦隊司令

南大港南大港

1956年12月生,河北滄州南大港人。1972年2月參加工作,197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曾任海軍飛彈快艇21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

海軍南海艦隊沙角訓練基地副主任、主任,

海軍汕頭水警區司令員,

海軍南海艦隊副參謀長,

海軍榆林基地參謀長。

2003年12月任海軍旅順保障基地司令員。

2007年7月任海軍北海艦隊參謀長。

2007年12月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海軍北海艦隊司令員

2001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

2009年晉升海軍中將軍銜。

南大港濕地

南大港南大港
南大港南大港

南大港濕地海拔最高處5.4米,最低處2.9米,分為瀉湖窪地、淺槽型窪地、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為蘆葦。環港林木10米寬、30公里長,計6萬多株。南大港濕地有完整的自然生態資源,該濕地為海濱複合型,具有綜合的溫帶濱海濕地系統,有較好的原生態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整個保護區內植物有47科140種;經專家發現的野生鳥類有14目38科25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8種,包括白鸛、黑鸛、白肩雕、丹頂鶴、白頭鶴、白鶴、中華秋沙鴨、大鴇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4種,包括白天鵝、灰鶴、白枕鶴等;其它野生鳥類219種;有幾十種魚類以及多種藻類和浮游生物;並有狐、獾、黃鼬、草兔、鼴鼠、蛇、蛙等幾十種陸生動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南大港濕地至今沒有進行任何開發,整個濕地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少有遊客問津,因此一直

南大港南大港

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而每年春秋兩季,正是各類候鳥遷徙的季節,由於這裡獨特的生態環境,使其成為了多種候鳥南北遷徙不同路線的交匯區。這裡是候鳥南北遷徙帶與東西遷徙帶的交匯點

,這裡每年都會看到大批白天鵝到這裡棲息。為了保護水庫內蘆葦植被,魚類、鳥類和港坡動物,沿港內還開挖了一條6米寬、4米深的環港水渠,以保證季節性蓄水和調節區域內水容量。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內,視野遼闊,盛夏時節,滿目青翠,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

南大港南大港

南大港濕地周圍建有南大港農場,是河北省九大農牧場之一,這裡有別具特色的水產養殖業,中國最大的超細羊擴繁基地,玫瑰飄香的葡萄園,冬棗樹上清脆可口的冬棗,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規模。在南大港農場場部的東北面是建於1972年的南大港農場水庫,位於渤海灣頂端。濕地連線渤海西岸,可看到世

南大港南大港

界現存的三大古貝殼堤之一(另兩處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聖路易斯安那州和智利的斯里蘭州),其發育規模、時間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質古環境信息世所罕見,在國際第四紀地質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黃驊城北的郛堤城遺址,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去濕地保護區的必經之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