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柱屋

千柱屋

清代巨宅“千柱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斯家宅鄉螽斯村,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為當地巨富私宅。“千柱屋”磚木結構,氣勢恢宏,建築面積占地6 9 0 0 多平方米,有屋1 1 8 間,弄3 2 條。內含1 0 個天井,屋柱盈千,故名“千柱屋”。

基本信息

介紹

千柱屋千柱屋

千柱屋,位於浙江諸暨斯宅鄉東白湖鎮,離市區約30公里,因屋有千柱而得名。由里人斯元儒建造。斯元儒(1753-1832),字翼聖。太學生,議敘登仕郎。道光二年(1822)七十歲,旌“五世同堂”。道光間建縣試考棚,輸二千金。奉旨準建“樂善好施坊”。千柱屋現為斯姓後裔居住。

結構

該建築分布5條縱軸線,3條橫軸線,為庭院式組群布局。坐南朝北,通面寬124米,縱進深60米,總占地面積約7400餘平方米。各縱軸線北端均設重檐式門樓,共5座,全系青石、磚雕製作,鐫刻人物、山水圖案,皆形象生動逼真,極其精美。

千柱屋千柱屋

其實,千柱屋的造作是頗講究的。它正面有五扇大門,居中一扇最為高大,嵌著青石鑿成的“於斯為盛”四個篆體字。五扇門廂均用青石打制而成,門楣上方有豐富的磚雕裝飾,或人物,或花卉,或動物,無不生動細膩。環宅的四面高牆,還有幾十扇青石透雕的花窗,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宅內門窗,梁桁,亦多是精雕細刻。木雕不宜用杉木,這恐怕就是千柱屋子用雜木的緣由了。

千柱屋以正廳為中軸線,兩側分置8個四合院,辟10個天井,各院之間,以檐廊相通。整座建築有樓屋121間。梁、柱、門、窗、牆均有裝飾,規模宏大,頗具特色。 
千柱屋正廳門樓製作講究,其門額以青石製作,上鐫“於斯為盛”4字,為九重篆。門額四周用磚雕人物、山水、龍等圖案裝飾。過門樓即為正廳,五架抬式結構。正廳兩側分設“叢桂堂”、“雙槐堂”、“福壽堂”、“仁壽堂”,均用青石鐫刻楷書堂名鑲嵌於壁上。今尚保存有“孝廉方正”、“彤管重輝”、“一枝挺秀之軒”、“石澗聽松之館”等匾額多方。屋內廊柱林立,門戶重重,玲瓏剔透,令人目不暇接,有入五里霧中之感。

千柱屋千柱屋

傳說

千柱屋屋架豎起時,近千根屋柱象樹林般一片,吸引了四鄉人群都來看熱鬧。有

千柱屋千柱屋
個換糖佬夾在其中,隨口說道:“屋是造得勿錯,可惜用的是雜木。”這話恰好被斯元儒聽見,不問青紅皂白,就給了換糖佬一記耳光,“你憑什麼說我造屋的是賊木?”換糖佬也不計較,解釋道:“我說的是雜七雜八的雜木,沒說你斯財主偷。”隨後走了。千住屋落成,斯元儒準備辦新屋酒,一算,光肉豬就要300頭。他親自去義烏採辦,不想又碰上了換糖佬。換糖佬拖了斯元儒去家裡做客,斯元儒才知道換糖佬信的竟也是一幢千柱屋,而且一色的杉木到腳。臨別時,換糖佬送給斯元儒“盤小肚大”四個字,斯元儒一撲克,臉紅了,想想自己是肚小盤大,一心與人家頭號富,不贏不肯歇……此後,斯元儒竟頗多善舉,賑濟災民,捐資助學,道光皇帝還曾欽賜“樂善好施”匾額呢。傳說畢竟是傳說,斯元儒與換糖佬的瓜葛未必發生過,也沒聽說義烏另有一座千柱屋,但故事倒是傳達了千柱屋用料不講究的信息。

據當地的老百姓介紹,千柱屋裡雖然各個家庭相對獨立,卻廊檐相接相合,互不隔離,像一座微縮的城池,走遍千柱屋的每一個角落可以“晴不見日,雨不濕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