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病原物為胡蘿蔔軟腐歐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細菌,歐文氏菌屬。

名稱: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別名:腐爛病、爛蒲頭、爛葫蘆、爛瘡瘩、水爛、爛腸 瘟
拉丁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

病原物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十字花科軟腐病病原
菌體短桿狀,有周生鞭毛2~8根,無莢膜,不產生芽孢革蘭氏染色反應陰性,兼性嫌氣性培養基上菌落為灰白色,圓形或不定形,稍帶螢光性,邊緣明晰。
該細菌在4~36℃之間都能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7~30℃,在pH5.3~9.3之間都能生長,但以pH7時生長最好。致死溫度 50℃,不耐乾燥和日光。在室內乾燥2分鐘,或在培養基上曝曬10分鐘即死亡。病菌脫離寄主單獨存在於土壤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病菌隨病菜通過豬的消化道以後全部死亡。軟腐病菌能分泌消解寄主細胞中膠層的果膠酶,使細胞分離,組織分解離析。組織在腐爛過程中易感染腐敗性微生物,細胞蛋白腖被分解後,產生奇臭的吲哚,這是白菜發臭的原因。

病原體的寄主及病症

寄主:主要危害大白菜花菜蘿蔔甘藍青菜胡蘿蔔花椰菜長葉萵苣菠菜根用芥菜十字蔬菜,其次為茄科(番茄辣椒等)、豆科(菜豆、豌豆等)、百合科傘形花科、菊科。

軟腐病的症狀因受害組織環境條件的不同,略有差異。一般柔嫩多汁的組織受侵染後多呈浸潤半透明狀,後漸呈明顯的水漬狀。顏色由淡黃色、灰色至灰褐色,最後組織粘滑軟腐,並有惡臭,較堅實少汁的組織受侵染後病斑多呈水漬狀,先淡褐色,後變褐色,逐漸腐爛,但最後病部水分蒸發,組織乾縮。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常見症狀有3種:

一是外葉葉柄基部先發病,初呈水漬狀,後變褐腐,外葉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復正常,持續幾天不再恢復,心部或葉球外露,根莖部髓組織腐爛,菜株輕碰即折倒,流出灰褐色粘稠狀物

二是葉球頂部葉片開始發病,初呈水漬狀、淡褐色腐爛,後向葉球內侵染軟腐。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三是葉球基部開始發病,初呈水漬狀浸潤區,後擴展為淡灰褐色腐爛,葉心萎蔫,漸向外葉蔓延,致外葉葉柄腐爛,病組織呈黏滑軟腐狀。

3種病症的病部腐爛後均發出惡臭,溢出灰黃色黏液;在日曬失水條件下,病葉變乾呈薄紙狀,緊貼葉球。青菜、菜心等普通白菜,主要為害葉片及根莖部。初呈水漬狀、半透明,後變褐軟腐,全株萎蔫。病部滲出粘液,散發臭味。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在苗期就可發生,但多數在包心末期。大白菜甘藍多以包心期開始發病,葉柄基部與莖基部交界處首先發病,出現半透明水漬狀微黃色病斑,開始症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發展,白天植株外圍葉片在日光照射下表現萎蔫下垂,但早晚可恢復,幾天后病株外葉萎蔫,平貼地面。天氣乾燥時,病葉可失水成薄紙狀,緊貼葉球,葉球外露。嚴重時葉柄基部和根莖心髓組織腐爛,充滿黃色粘稠物,有臭味,一碰就倒。貯藏期病害繼續發展,造成爛窖。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蘿蔔受害後,呈水浸狀褐色軟腐,病健分界明顯,常有汁液滲出。留種株往往老根外形完好,心髓完全腐爛,僅有空殼。另一種覺症狀是病菌先從菜心基部侵入引起發病,而植株外部則發育正常,從菜心開始漸向外腐爛發病,最後使外部葉片、葉柄腐爛。

病害循環

軟腐病菌主要在病株和病殘組織中越冬。十字花科蔬菜田間軟腐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帶有菜窖附近的病殘體、病殘體的土壤堆肥、帶菌越冬的媒介昆蟲以及田間的其他寄主植物等。病菌主要通過昆蟲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寄主。

發病因素

軟腐病的發生與傷口及影響寄主愈傷能力的因素均有密切關係。此外,與寄主的抗病性也有關。
1.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中以雨水與發病的關係最密切。白菜包心以後多雨往往發病嚴重。
2.蟲害 昆蟲危害白菜造成的傷口有利於病菌的侵入,同時有的昆蟲體內、外攜帶病菌,直接起到了傳播和接種病菌的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花菜軟腐病
3.栽培管理 在多雨或低洼地區,平畦地面易積水,土中缺乏氧氣,不利於寄主傷口癒合,有利於病菌繁殖和傳播,發病重。
白菜與茄科和瓜類等蔬菜輪作,發病重,其原因可能是茄科和瓜類蔬菜本身感病,這些作物的殘體中具有大量菌源。 一般早播白菜包心早,感病期提早,發病較重,晚播則發病較輕。
4.白菜的傷口種類 大白菜傷口種類很多,有自然裂口、病傷、蟲傷和機械傷等4種,以自然裂口的和病傷所占比例較大。
5.白菜不同生育期愈傷能力 軟腐病菌必須通過傷口才能侵入寄主,因此愈傷能力與發病程度有密切關係。軟腐病多發生在白菜包心期以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幼苗期愈傷能力強。
6.品種抗病性 白菜品種間存在著抗病性的差異。一般而言,疏心直筒的品種由於外葉直立,壟間不蔭蔽,通風良好而發病較輕。另外,青幫菜較抗病,多數柔嫩多汁的白幫菜品種則較感病。一般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品種也抗軟腐病。

防治措施

防治軟腐病的防治應以利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為主,結合防治害蟲、藥劑保護等綜合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1.選栽抗病品種 較抗病的大白菜品種有大青口旅大小根等。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2.加強栽培管理 ①實行輪作和合理安排茬口;②採用壟作高畦栽培,有利於田間排水,降低濕度;③在不影響產量的前提下,可考慮適當遲播;④田間發現重病株時應立即拔除,帶出田外;白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⑤施足基肥,早追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減少自然裂口;⑥增施鈣素可提高寄主對軟腐病的抵抗性。

3.及時防治害蟲 從幼苗期起及時噴用樂果敵敵畏敵百蟲等殺蟲劑。

4.藥劑防治 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以用藥防治,防止病害發生蔓延。噴藥應以發病株及其周圍的植株為重點,注意噴射接近地面的葉柄及莖基部。大白菜噴藥時間一般掌握在蓮座期至包心期,在蓮座期開始噴藥,以後每隔6~7天噴1次,連續噴3~4 次。常用藥劑有:用敵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澆灌病株及其周圍健株根際土壤;用每升200~300毫克的農用鏈黴素液(也可利用製藥廠鏈黴素下腳料)、50%代森銨水劑600~800倍液、401抗菌劑500~600倍液、每升200~400毫克的氯黴素液等噴霧。此外,可用生物農藥菜豐寧(B1)拌種或灌根等,效果較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