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計畫

十一五計畫

“十一五”規劃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中長期規劃。 這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矛盾。 推進產業技術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可以說是中國經濟成長方式實現重大轉變的一項決定性因素。

概述

1953年開始,中國開始編制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畫的框架體制。從“一五計畫”算起,到“十五計畫”末期,已有50多年。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由計畫向規劃轉變。“五年計畫”也改為“五年規劃”。這是我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又一個歷史坐標。規劃的特點就是從具體、微觀、指標性的產業發展計畫向巨觀的國家空間規劃轉化。
所以,嚴格地說,“十一五計畫”是不存在的。科學地說,是“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規劃概況

“十一五”規劃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中長期規劃。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務必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內需主導型發展戰略,更加突出地強調產業技術進步戰略、制度創新。
戰略和人力資源優先開發戰略,著力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充分有效發揮我國巨大的經濟成長潛力,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未來5-15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

經過“十五”規劃頭四年的努力奮鬥,我國經濟成長已經穩定地進入新一輪上升期,預計“十五”期間GDP年均增速將超過“九五”時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可能達到1400美元。新的物質基礎已經奠定。經濟結構變動空前活躍,發展空間急劇擴大。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新的體制條件逐步完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新的奮鬥目標更加明確,新的發展理念正在樹立,為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科學指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有了良好開端。未來5-15年,我們面臨的挑戰仍然相當嚴峻,能否妥善應對,將決定國內發展的基本走勢。
一、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劇。
這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矛盾。一方面,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並處於新一輪上升周期,經濟總量顯著擴大,工業化城市化加速,這些都帶來發展空間擴大的新機遇,也勢必加大對資源的需求和消耗強度。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經濟運行成本上升,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日趨嚴峻,本質上是經濟成長方式粗放、技術含量低和經濟效率差的問題。我國科技發展與經濟建設“兩張皮”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技術水平低制約著經濟效率的提高和增長潛力的發揮。
二、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的體制性根源日益凸顯。
我國經濟成長質量低的深層次原因,在於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主要表現為:一是投資體制改革滯後,既不利於通過市場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又不利於政府彌補市場缺陷造成的社會代價。二是財政稅收體制不規範,不利於消除政府過多干預經濟的內在動因。三是金融體制不健全,金融參數失真,不利於國內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和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四是環境和資源的使用成本過低,難以形成相應的替代、節約資源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容易導致不計成本、忽視效益的低水平擴張。五是土地資源配置缺乏規範、長效的管理制度,引發盲目投資和新的社會矛盾。六是政治領域的改革滯後於經濟領域的改革,導致增長速度攀比和數量擴張衝動。
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的矛盾日益尖銳。
中國社會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劇烈變革時期,勢必產生新的社會摩擦和震盪,而我國社會領域的發展明顯滯後於經濟領域。突出反映在:一是公共衛生和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公平。二是現有公共財政和社會協調機制不適應社會流動性增強、社會分層加快的新挑戰。三是人口發展態勢仍然嚴峻,對社會轉型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巨大壓力。四是城鄉貧困群體有所擴大,貧困問題有所反彈。在社會劇烈變革時期,如果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得不到合理調整,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非政府組織不發達,社會輿情溝通渠道不暢通,社會領域各種常規性的協調機制不健全,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勢必干擾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
四、區域協調發展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
區域發展極大不平衡是我們必須長期面對的基本國情。在這樣一種基本國情下繼續發展市場經濟,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程度會不斷提高,各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繼續擴大將勢所難免。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要害並不在於經濟發展差距的擴大,而在於有沒有整合效果較好的區域政策,能不能為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提供充分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務。目前中央財政對欠發達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還不夠,區域政策在消弭市場缺陷方面的效果尚不理想,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自我發展能力和全民福利水平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五、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和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加。
主要有:一是國際區域合作加強與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並存的格局將繼續發展,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高發期將持續相當長時間。二是我國對國際市場和資源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未來經濟發展將越來越受到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影響。三是入世過渡期結束後,我國經濟將面臨更大的國際競爭壓力和更多的“新貿易壁壘”(例如綠色標準、技術標準、勞工標準、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等)。四是參與全球化將給我國帶來一系列新的經濟風險,而我國符合開放型經濟要求的巨觀調節手段和風險防範機制還不健全。五是霸權主義恐怖主義對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干擾加大,台海局勢動盪和朝核問題等區域不穩定因素正在凸現,對我們順利推進現代化建設構成嚴峻挑戰。

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十一五”期間到2025年,為了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應當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推動經濟成長方式轉換為主線,堅持實施四大戰略:
一是堅持內需主導型經濟發展戰略。我國市場規模大、勞動力豐富和居民儲蓄水平高等經濟發展的內源型要素十分充裕,因而,堅持以內需為主導、充分有效利用內部發展要素,必然成為我國發展經濟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堅持這樣一種戰略,有利於引導我們更加注重發揮比較優勢,提高國內外兩種資源的利用效率,走集約式發展道路;有利於擴大進口滿足內需,改變粗放的出口增長模式,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在複雜多變、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的國際經濟環境中,這種戰略也有利於使我們的開放型經濟能夠擴大選擇和迴旋的餘地。
在未來的中長期經濟發展中,以內需為主導應當注意處理好兩個重大關係:一是投資消費的關係。在保持合理的、相對穩定的投資水平的前提下,需要更加重視擴大消費的作用,提高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二是擴大國內就業和提升國際分工層次的關係。在國際製造業分工鏈條中,我國許多傳統製造業處於低端,我們可藉此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來擴大國內就業,不必急於提升這些產業的國際分工層次。而在某些有自主創新能力和附加值較高的領域,我們則應當努力提升有關產業在國際分工鏈條中的位置,力爭使我國有較多的製造業進入分工高端。
二是大力推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實現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對科學技術進步尤其是產業技術創新產生巨大需求。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突飛猛進,為中國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帶來空前機遇。
推進產業技術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可以說是中國經濟成長方式實現重大轉變的一項決定性因素。根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應當以產業技術創新和推廣套用為重點,大力發展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促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套用技術(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醫藥技術、能源技術、環保技術等),特別是共性技術和基礎技術。堅持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從人才、投入和機制等方面創造條件,加快技術成果轉化步伐,進一步解決科技研究與經濟建設“兩張皮”問題。充分發揮技術進步對產業最佳化升級的巨大推動作用,並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提供技術支持,加大技術進步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貢獻程度。同時,應當密切關注世界科技發展大趨勢,努力占領戰略性高技術的制高點,促進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跨越式發展,增強我國利用全球資源的能力。
三是積極推進制度創新戰略。繼續高揚改革的旗幟,通過深化各個領域的改革和完善市場機制,切斷增長方式粗放和經濟效率低下的體制性根源。協調推進投資體制、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和土地管理制度等關鍵領域的改革,完善土地、資金、技術和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機制,綜合運用國土規劃、市場準入和稅收、信貸等經濟槓桿,提高各種稀缺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緩解資源環境對可持續增長的瓶頸制約。特別應當注重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資源配置的行政干預,加強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增加公共產品的供給,彌補市場缺陷,提高各級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科學民主決策水平,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是大力實施人力資源優先開發戰略。著重推動我國由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大國轉變,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緊緊抓住中西部、農村地區、低素質人口和貧困人口等突出薄弱環節,以及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嚴重缺位的領域,加強和改善人口、扶貧、教育工作,大力發展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村基本衛生服務,公平配置公共衛生和公共教育資源,在貫徹國家人口發展戰略過程中形成合力。努力使人力資本的培育、積累與合理利用形成良性循環,顯著提高人力資本對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使人力資源開發更加符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