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豚尾獼猴

北方豚尾獼猴

北方豚尾獼猴,學名Macaca leonina,獼猴屬的一種,分布於亞洲南部的孟加拉國、高棉、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等地,中國南部也有少量分布。體型比豚尾獼猴略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北方豚尾獼猴北方豚尾獼猴

北方豚尾猴(Macacaleonina)是大型獼猴,但比豚尾猴小。北方豚尾猴雄獸的體長為50—77厘米,雌獸的體長為40—57厘米,通體淺黃褐色,頭頂毛短,輻射排列成一棕褐色平頂區;尾上的毛大部分短而稀,額頭較窄,吻部長而粗,略有些象狒狒。

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經常成群活動。它吃各種植物性食物,如野果、種子、嫩芽、蔬菜等,也吃動物性食物,如昆蟲和小鳥、鳥卵等。雄性豚尾猴身體強壯力氣大,在動物園裡飼養的老雄猴性情較凶,雌猴及幼猴性情溫順。

外形特徵

北方豚尾獼猴北方豚尾獼猴

北方豚尾猴雄獸的體長為50—77厘米,體重為6—15千克,雌獸的體長為40—57厘米,體重4—11千克。通體淺黃褐色,頭頂毛短,輻射排列成一棕褐色平頂區,似帽狀;尾上的毛大部分短而稀,形似豬尾。臉側及顳需的毛斜向後方生長,耳周的毛側向前生長,彼此相連似一圍帶。分布於西藏的豚尾猴,上體顏色較深,臉部橙黃色,體背至尾端黑褐色,頸和頭後為赤黑色;頭頂黑色,兩側土黃色染赤色;腹面黃白或灰白。

額頭較窄,吻部長而粗,略有些象狒狒。面部較長,呈肉色,具較長的黃褐色鬚毛,頰部的毛斜向後方生長,耳朵周圍的毛向前生長,彼此相連,似一條圍巾將耳朵遮蓋住,眼睛具有明顯的白色眼瞼。冠毛短而黑,頭頂上有放射狀的毛鏇,但前額卻輻射排列為平頂的帽狀。

分布和環境

北方豚尾獼猴北方豚尾獼猴

中國國內見於在西藏分布於門隅珞渝等地,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勐臘、勐侖、勐海)、思茅地區(景谷和景東)和西南部臨滄地區(臨滄、雙江、滄源、耿馬);國外廣泛分布於越南、寮國、高棉、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和印度東部阿薩姆等地。

北方豚尾猴系較典型的東南亞熱帶靈長類,主要見於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或部分季節性落葉闊葉林。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或海拔較低的針葉林內,營樹棲生活,喜群居,以植物果實為食,也捕食昆蟲和小鳥。

繁殖周期

北方豚尾獼猴北方豚尾獼猴

發情期21~42天,孕期162~186天;每胎相隔兩年。性成熟雄性48~96個月,雌性36~60個月。斷奶期365天壽命一般25年,出生幼獸窩仔數約1~2仔(通常為一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

北方豚尾獼猴_北方豚尾獼猴_

盤點猴科動物

猴科,即舊世界猴,靈長目的一科,是與猿類最接近的猴,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類靈長目動物。今天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也分布於歐洲集少部分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