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粘液病毒科

副粘液病毒科,是一種病毒的名字,主要引起人類及動物呼吸道疾病,危害極大。

分類地位

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個亞科,副粘液病毒亞科 (Paramyxivirinae) 及肺病毒亞科 (Pneumovirinae) ,副粘液病毒亞科有呼吸道病毒屬 (Respirovirus)、德國麻疹病毒屬 (Rubulavirus) 、麻疹病毒屬 (Morbillivirus) 三屬及尚未歸類之馬麻疹病毒屬 (equine Morbillivirus);肺病毒亞科則含有肺病毒屬 (pneumovirus) 、變型肺病毒屬 (metapneumovirus) 二屬,呼吸道病毒屬包括牛型、鼠型、牛型三型病毒,而德國麻疹病毒屬內有新城病病毒 (New castle disease virus)、 家禽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Avian paramyxoviruses 2-9) 、狗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 2) 、豬德國麻疹病毒 (Porcine rubulavirus) 、腮腺炎病毒 (Mump virus)、人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2, 4a, 4b)。麻疹病毒屬則有牛瘟病毒 (Rinderpest virus) 、小反芻獸疫病毒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犬瘟熱病毒 (Canine distemper virus) 、海豚瘟熱病毒 (Dorphin distemper virus)、鼠海豚病毒 (porpoise distemper virus) 、牛麻疹病毒 (bovine morbillivirus (MV-K1) 、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而肺病毒屬則含有牛融合性呼吸道病毒 (Bovine respiratory ryncytial virus) 、鼠肺疫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人融合性呼吸道病毒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變形肺病毒毒則含有火雞鼻氣管炎病毒 (Turkey rhinotracheitis virus) 。

抗原特徵

副粘液病毒屬包括一些引起人類及動物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此屬之病毒間有血清學上的相關性,但與麻疹病毒,肺病毒及正粘液病毒間並無相關性,所有的副粘液病毒皆有三種特異性抗原,即表面血球凝集抗原 (hemagglutinin surface antigen) ,表面神經胺酸酶抗原( neuraminidase surface antigen )及內部核白衣抗原 (internal nucleocapsid antigen) 但麻疹病毒的血球凝集抗原通常叫做V (病毒;Virus) 抗原而核糖核蛋白 ( ribonucleo protein) 抗原則稱做S (可溶性;Soluble) 抗原。副粘液病毒為高度多形性病毒其結構較正粘液病毒脆弱,負染色時經常破裂使核酸溢出。

與RSV區別

呼吸道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 為小孩疾病的最主要病原之一的呼吸道病毒,它會影響整個呼吸道造成不同症狀,如感冒,喉氣管支氣炎及其他疾病,它被稱為 RSV 系因它會使培養細胞造成大的融合塊。 RSV 因有一些特徵故可與副粘液病毒及麻疹病毒分開來。它的病毒表面有排列整齊棍棒狀突起,但缺少血球凝集素,神經胺酶,或溶血活性, RSV 很易形成絲條狀且常為多形性,具病毒顆粒大致為圓形,直徑平均為 90 至 130 nm。很大或很小的病毒顆粒較少見,核蛋白衣 (nucleocapsid) ,寬約 14 nm,呈約間隔 7 nm 的鋸齒狀排列,病毒表面有 10-14 nm 長的突起。

詳細信息

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是指在某些性質上類似於正粘病毒,但在形態、核酸性質複製等方面又與正粘病毒有所不同的一類單鏈、負鏈、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中絕大部分成員對人和動物可以引起廣泛的、嚴重的疾病。在人類衛生保健事業中,在家畜飼養業中具有重要地位。

副粘病毒科的基本特徵和分類

副粘病毒顆粒較正粘病毒為大,多形性,但一般呈球狀,有包膜,毒粒直徑為150-300nm,絲狀體可達數微米。脂蛋白包膜脆弱,易破裂。包膜上有特徵性突起,大小為8-10X8nm,含血凝素,多數含神經氨酸酶,有些含血溶素。其基因組是負鏈RNA,這種單鏈、單分子RNA的分子量為5-7MD,約16-20Kb。核殼體為螺鏇對稱,即由大量蛋白殼粒附在病毒RNA長分子上組成螺鏇對稱型結構,其直徑比正粘病毒的核殼體約大一倍,為18nm,長度約1.0μm。毒粒內有轉錄酶。
副粘病毒毒粒中RNA占0.5%,蛋白70%,脂質20%-25%,碳水化合物6%,蔗糖浮密度為1.18-1.20g/cm3。RNA不分節段,其鹼基組為G24%-25%,A20%-26%,C24%-27%,U22%-31%。副粘病毒RNA不具有感染性。
副粘病毒科一般具有11個蛋白,毒粒中含有轉錄酶、多聚A轉移酶、mRNA甲基轉移酶、神經氨酸酶等。
副粘病毒一般對熱不穩定,毒粒在無蛋白的溶液中,4℃或室溫放置2-4小時其感染力可以丟失90%至99%。在酸或鹼性溶液中易破壞,在中性溶液中較穩定。對乙醚敏感。副粘病毒的複製對放線菌素D有抵抗。
副粘病毒的複製與其它負鏈RNA病毒相似。未發現遺傳重組。
腮腺炎病毒、新城疫病毒與副流感病毒之間有某些血清學關係。麻疹病毒與犬瘟熱病毒和牛瘟病毒有共同的抗原決定簇。除副流感病毒以外,其它成員在抗原結構上比較穩定。
副粘病毒科中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均已證明有血凝素和紅細胞吸附性質。多數成員有神經氨酸酶活性,有些有血溶活性和細胞融合活性。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其它副粘病毒都能在雞胚上增殖。在細胞培養上可引起多核融合細胞,並有胞質內嗜酸性包含體形成。
副粘病毒科可以分為三屬,其主要成員如表1所示
表1 副粘病毒科各屬的主要特徵及主要成員
屬 主要特徵 主要成員
——————————————————————————————————
副粘病毒屬 所有成員均具有神經氨酸酶 新城疫病毒
(Paramyxoviridae) 腮腺炎病毒
副流感病毒1-5型
Ontario火雞副流感病毒
鸚鵡副粘病毒
燕雀副流感
Yucaipa病毒
鼠Nariva病毒
———————————————————————————————————
麻疹病毒屬 所有成員缺神經氨酸酶,可引起 麻疹病毒
(Morbillviridae) 胞漿和核內包含體,後者含病毒 牛瘟病毒
RNP。所有成員有抗原交叉。在核 犬瘟熱病毒
殼大小和其它結構上不同於肺病毒屬。 羊PPR病毒
(Pest-des-petits-ruminants)
—————————————————————————————————————
肺病毒屬 缺乏神經氨酸酶,在該殼大小與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Pneumoviridae) 其它結構上不同於其它兩屬 牛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鼠肺炎病毒
表2 副流感病毒對人的致病性
病毒 易感年齡 所致疾病
————————————————————————————————————
副流感病毒 嬰幼兒,任何年齡 喉炎、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麻疹病毒 嬰幼兒或成人 麻疹、肺炎、中耳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新生兒、嬰兒、任何年齡 毛細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腮腺炎病毒 兒童、青少年 腮腺炎、睪丸炎、腦膜炎
新城疫病毒 任何年齡 接觸性結合膜炎

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預防呼吸道感染,應採取下列措施:
· 注意均衡飲食、定時進行運動、有足夠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菸,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
·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用皂液洗手,然後以用後即棄的紙巾抹乾
·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洗手
· 不應共用毛巾
· 保持家居清潔,家具須清洗妥當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避免前往人煙稠密的地方
· 如有呼吸道感染病徵,應儘早找醫生診治
照顧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家人
· 任何人士如有不適,應找醫生診治
· 患者應遵從醫生指示,包括適當服用處方藥物及充份休息
·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 患者應戴上口罩,減低傳染給照顧者的機會
· 照顧者可戴上口罩,減低透過呼吸道受感染的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