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染色

負染色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一種製備電子顯微鏡樣品圖像呈現負反差的技術。

中文名稱:負染色
英文名稱:negative staining
定義:一種製備電子顯微鏡樣品圖像呈現負反差的技術。用於觀察樣品中的顆粒性物質或生物大分子。用重金屬鹽(如磷鎢酸鈉、醋酸鈾等)對鋪展在載網上的樣品進行染色,使整個載網都鋪上一層重金屬鹽,而有凸出顆粒的地方則沒有染料沉積。染色後,在電鏡下觀察時,被觀察的對象為亮的,背景為暗的,反襯出樣品中的生物大分子及其複合物的形態。
所屬學科: 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 ;細胞生物學技術(二級學科)

簡介

重金屬鹽(如磷鎢酸鈉、醋酸鈾等)對鋪展在載網上的樣品進行染色,使整個載網都鋪上一層重金屬鹽,而有凸出顆粒的地方則沒有染料沉積。由於電子密度高的重金屬鹽包埋了樣品中低電子密度的背景,增強了背景散射電子的能力以提高反差,這樣,在圖像中背景是黑暗的,而未被包埋的樣品顆粒則透明光亮,這種染色稱為負染技術。負染色是只染背景而不染樣品,與光學顯微鏡樣品的染色正好相反。

套用

電子染色的一種方法,背景是高電子密度區,樣品是低電子密度區,在電鏡下形成負的反差,主要用於病毒等生物大分子的觀察方法。

染色原理

負染色法需要使用酸性染料來染色,如伊紅或苯胺黑。因為細菌體表面帶負電,而酸性染料的色原也帶負電,所以色原只能將背景染色,才能使沒有染色的細胞很容易的被觀察到。一些染色劑,如四氧化鋨和鐵氰化鋨,化學活性非常強。作為強氧化劑,它們主要與交鍵類脂和不飽和碳碳鍵反應,從而改變樣本組織的生物膜特性並將其染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