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是當副熱帶高氣壓與極地高氣壓的空氣相遇時,暖而輕的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於是又形成了一個上升氣流,空氣上升,空氣就減少,氣壓自然降低,進而形成低壓帶。

基本信息

形成

副極地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按照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原理和氣壓的高低與氣溫的高低成反比的關係來確定氣壓的高低。赤道附近全年高溫,那么按氣溫高低與氣壓高低成反比的關係,得出赤道附近應是低氣壓帶。而南、北緯30°附近的氣溫比赤道附近低些,所以應是高氣壓帶,因為南、北緯30°它靠近熱帶但又不是熱帶,所以在此稱之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南、北緯60°附近氣溫比南、北極90°氣溫高些,所以它的氣壓應是低氣壓帶,因為它靠近極地而不是極地,所以是副極地低氣壓帶。而南、北極90°附近氣溫全年很低所以應是高氣壓帶,由此稱之為極地高氣壓帶

產生過程

副極地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
由於受地球球體形狀的影響,使得赤道與極地之間受熱不均,引起空氣在赤道地區上升,在極地地區下沉,造成赤道與極地之間近地面和上空氣壓的差異。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推動赤道與極地之間的近地面和上空的大氣作水平運動。
但實際上這種閉合的大氣環流並不存在。因為在自轉著的地球上,任何運動著的物體都應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這樣,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極地上空的南風受地轉偏向力(因是高空氣流,故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由南風逐漸右偏成西南風,流到30°N附近上空時偏轉成西風。
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就不能再繼續北流,而是變成自西向東運行了。由於赤道上空的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過來,又不能繼續北進,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積,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升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

形成

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壓分出兩支氣流,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東北風,稱為東北信風
東北信風與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在赤道地區輻合上升。這樣在赤道與副熱帶地區之間便形成了低緯度環流另一支向北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右偏成西南風,稱為盛行西風,它與從極地高壓南下偏轉成的東北風(稱極地東風)相遇。暖而輕的西風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東風氣流之上,形成副極地上升氣流。上升氣流到高空,又分別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氣流在副熱帶地區下沉,於是在副熱帶地區和副極地地區之間極成了中緯度環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北極地區下沉,於是在副極地和極地之間極成了高緯度環流圈。
由於副極地上升氣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

分布

副熱帶高壓是指存在於副熱帶地區一般指南、北緯20—40°之間廣大地區的深厚的暖性高氣壓系統,它是全球大氣環流的一個重要成員。副熱帶高壓的水平範圍可達數千公里,幾乎占了全球面積的1/5—1/4。它們在對流層中,低部約500hpa.表現明顯。
在北半球主要有三個中心。即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北非副熱帶高壓。
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西側,習慣上稱西太平洋副高

影響

副極地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
西太平洋副高隨季節變化而有季節性移動。在春季高壓脊線還在北緯15°以南。到5月北移到15°N左右。6月上旬到7月上旬則北移到20—25°N左右。7月上、中旬至8月初脊線到達30°N左右。9月上旬後脊線又南撤25°N左右。10月上旬以後即南撤至20°N以南,轉入冬季副高即全部退到海上,對我國影響就明顯減少。
由於副高的季節性變動,其西北側一方面可從洋面上輸送大量水汽,另一方面與方冷空氣交匯,可形成大範圍降雨天氣並有大暴雨出現。
所以,西太平洋副高活動又與我國汛期有密切關係,如4-5月份的華南的前汛期,6-7月份的江淮地區的梅雨。以及7-8月份的華北、東北的雨季,都與副高季節性活動有密切關係。
但當受到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時,由於高壓內有下沉氣流,天氣晴好。往往形成乾旱。如長江流域梅雨過後出現的伏旱就是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造成的。因此,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對我國及全球天氣氣候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