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尾鳶

剪尾鳶

剪尾鳶(學名:Chelictinia riocourii)是一種中型猛禽,外表很酷,具有高超的飛行和滑翔能力,振翅空中懸停的絕技更是鷹科中獨一無二。特徵是有石板青色的羽毛,額頭白色,尾巴分叉很深,明亮的紅眼睛,腿部黃色。主要以昆蟲為食。飛翔的高度較低,採用盤旋、翱翔等方式,有時也進行鼓翼飛翔。在鼓翼飛翔時兩翅煽動較輕,顯得相當輕盈,發現地面上的獵物時突然直撲而下。一般單獨活動,多在白天的早晨和黃昏進行。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剪尾鳶(圖2) 剪尾鳶(圖2)

非洲的燕尾鳶體型較小,身長約50厘米。羽毛呈灰色和白色。頭比較小,臉上有點禿,短喙。雙翼狹而長,飛羽的邊緣有白色滾邊。尾巴分叉很深。紅色的眼睛,尾巴的根部呈白色。額頭白色,黃腿,飛行時翅膀的內面有兩塊明顯的深色斑。

剪尾鳶 剪尾鳶

分布範圍

剪尾鳶分布圖 剪尾鳶分布圖

該種猛禽鳥類是非洲特有的物種,分布於下列國家,貝寧,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象牙海岸,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加納,肯亞,賴比瑞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和葉門。

生活習性

剪尾鳶(圖3) 剪尾鳶(圖3)
剪尾鳶(圖4) 剪尾鳶(圖4)

該物種在非洲範圍內活動,在冬季乾燥季節南移到西部非洲森林的邊緣地帶,在夏季多雨季節開始進入繁殖時向北遷移到撒哈拉沙漠地帶。在東部非洲有少量該鳥類停留3月到旱季來臨離開。

出現在熱帶稀樹草原,灌木開放和半乾旱地區,棲息於樹木繁茂的撒哈拉地區,進入肯亞西部裂谷。一般集小群,但也發現單獨或成對活動。食物以吃昆為主蟲,常單獨在早晨和黃昏活動。

生長繁殖

剪尾鳶(圖5) 剪尾鳶(圖5)

春季於4-5月到達繁殖地,秋季於10-11月離開繁殖地。巢於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區的樹上或高的灌木上。巢較鬆散而簡陋,主要由枯樹枝構成,裡面有時放有細草根和草莖,或根本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3-5枚,白色或淡黃色、具深紅色或紅褐色斑,呈卵圓形。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和育雛,孵化期25-28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30-35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飛翔離巢。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圖片: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分布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