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珠散

分珠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類方》卷七。具有疏風清熱,涼血散瘀之功效。主治眼患血灌瞳神,惡血不散。

基本信息

組成

槐花、白芷、地黃、梔子、荊芥、甘草、黃芩、龍膽草、赤芍藥、當歸各一兩(30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疏風清熱,涼血散瘀。

主治

眼患血灌瞳神,惡血不散。

方義

方中槐花清肝明目、涼血止血,地黃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龍膽草清瀉肝膽實火,共為方中主藥,黃芩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梔子清熱涼風解毒,荊芥散風止血,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共為輔藥;白芷散風止痛,當歸補血活血,使瀉中有補,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共為佐使。

運用

1、套用本方以血熱妄行所致的瞳仁出血,色鮮紅,舌質紅,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2、現常用本方治療前房積血、前房積膿、虹膜睫狀體炎、綠風內障等具備上述指征者。

3、現代藥理研究槐花所含芸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恢復血管正常彈性,能縮短出血時間,因而有止血作用:對某些細菌、真菌、病毒有抑制作用;亦有保護肝臟、抗炎、鎮痛等作用。生地黃的提取物能促進血液的凝固,口服生地炭,能縮短出血時間。龍膽草煎劑對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某些皮膚真菌及鉤端螺旋體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黃芩煎劑在體外呈廣譜抗菌作用,對傷寒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亦有解熱、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梔子具有鎮痛、解熱、抗菌等作用,尚有止血作用。荊芥炭能縮短出血時間而有止血作用,對多種細菌呈現抑制作用。赤芍具有止痛、抗炎、抑菌、解熱作用,並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白芷水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當歸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有抗炎作用;對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甘草甜素有解毒作用。綜合上述藥物作用,本方具解熱、止血、抗菌、消炎作用。

加減化裁

春加大黃瀉肝,夏加黃連瀉心,秋加桑白瀉肺。

重要文獻摘要

《證治準繩》:“分珠散,治眼患血灌瞳神,惡血不散。槐花、白芷、地黃、梔子、荊芥、甘草、黃芩、龍膽草、赤芍藥、當歸各一兩。右水煎服。春加大黃瀉肝,夏加黃連瀉心,秋加桑白瀉肺。”

中藥方劑之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