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散

分清散

異名:萆薢分清飲(《丹溪心法》卷三)。組成:益智仁 川萆解 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9克,以水230毫升,入鹽少許,同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沮服。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去濁。主治:膏淋、白濁。小便頻數,混濁不請,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內容介紹一

植物本體植物本體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三十三。

組成:益智仁、萆薢、菖蒲各等分。

主治: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2-3錢。

製備方法:上為末。

附註:分清飲(《明醫指掌》卷七)

內容介紹二

乾藥片乾藥片

《楊氏家藏方》卷九

【異名】萆薢分清飲(《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益智仁川萆解石菖蒲烏藥各等分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9克,以水230毫升,入鹽少許,同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沮服。【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去濁。

【主治】膏淋、白濁。小便頻數,混濁不請,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方論】方中川萆薢利水去濕,分清化濁為君;益智仁溫腎陽,縮小便為臣;烏藥溫腎化氣,石菖蒲化濁利竅為佐;食鹽鹹以入腎為使。諸藥合用,有溫暖下元,利濕泄濁之功。

臨床套用

慢性前列腺炎:李某,男,32歲,結婚五年無子,會陰部脹痛,小便頻數短赤,尿後泌出米湯樣粘液,滴瀝難盡,遺精、早泄、陽痿,經檢查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擬方:萆薢15g,茯苓12g,車前子12g,黃柏10g,山梔子10g,益智仁、烏藥、芡實各12g,桃仁8g,當歸尾10g,甘草梢5g,共服藥30餘劑,病告痊癒。次年喜得一子。

中藥方劑之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