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山城

凰山城

凰山城,著名旅遊景點,依偎沱江,風景秀麗,使人流連忘返。

簡介

鳳凰城依偎著沱江,群山環抱,關隘雄奇。這裡的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澄清,峰嶺相摩、河溪縈迴,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鐘兼鳴,河畔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可謂天人合一。

基本信息

地址:位於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區首府吉首市向南80公里處。

門票:(奇梁洞黃絲橋古城沱江泛舟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通票168元/人。學生買通票享受九折優惠),如果不想看全部你也可以玩古城內的五個景點沱江泛舟、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小套票是68元。

交通:去鳳凰一般選擇乘火車在吉首、懷化下車,吉首、懷化均有汽車前往。懷化至鳳凰20-30元(3小時);吉首汽車南站(在城裡坐小面的3元/車;中巴1元到郵局路口)至鳳凰12元(1個半小時),如果過年就15元。如果在吉首火車站包面的80-100元可到。過鳳凰橋入南華門就到達鳳凰古城。縣內交通工具(綠色環保車:綠色的士:2元/1.5公里;城內環保旅遊車:1元/人)。

住宿:在鳳凰的吃飯住宿可以說物美價廉。這裡的賓館和家庭旅館都很多,設施良好,衛生乾淨。自助旅行者可投宿沱江邊的家庭旅館,乾淨衛生、經濟實惠,吊腳樓式的家庭旅館還可以隨時觀賞到江邊的沱江風光(一般每天20-30元/人,在黃金周時會稍貴一些)。

鳳凰城遊記

在造訪鳳凰城之前,我已閱讀了大量關於這座湘西古城的介紹.而一旦真正踏上這塊古老而神密土地時,我還是被深深震撼了。.

從沒過這么靈秀俊美的山.碧綠如洗宛如翠屏一樣環繞著小城.從沒過這樣澄澈溫潤的江水,平緩從容的,悠然穿過兩岸古老的民居.從沒見過這樣古色古香的城牆,斑駁陳舊中不顯一絲雄渾,卻透出種歷史風雨洗禮下的蒼涼之美.鳳凰城,你在我們這些遠來的遊人輕啟你古舊門環的時候,就給了我們一個驚喜.。

乘著沱江上特有的彎頭木船,我們走近這座靜謐的小城.首先映入眼中的,是當地獨特的民居"吊腳樓".這些樸拙的小樓都是一半依山一半臨江而建,飛檐斗拱下,一根根四至五米高的木柱撐起房屋臨江的半邊.這樣構造奇特的建築歷經風雨洪水,數百年巍然不倒,真讓人嘆為觀止.見有遊人,居民們就熱情地招呼我們住下,原來隨著旅遊開發,居民也將房子重新裝修,空出幾間來招待客人。這些臨江的房間當然是最好的,風涼水清之外,江景盡收眼底.有人上前問價,一人竟只要二十元,真是天堂般的物價.。

在吊腳樓安頓下來後,大家便急不可待地去品嘗當地的美味佳釀.這裡的菜純是苗家風味,單是各類野生茵和山野菜已經讓這些城市人喜出望外了,還有特製的臘肉臘腸,它的煙燻法使得肉味帶淡淡的木香味,和其它腊味是迥然不同;薑糖是本地一絕,甜中帶辣姜味濃而不烈,入口脆香不留渣;再再有辣椒的誘惑;沉釀米酒的香甜;苗家阿哥的迎客鑼鼓;苗家阿妹的動情歌聲-----一切都讓我們食興大增.同行女伴們甚至喝了三斤米酒,還跟著苗家阿妹唱起歌來,席間賓主盡歡,讓人渾然忘我,這氛圍狂放中不失文明,熱情中不失文雅,讓我們鼓腹之餘再一次領略了豪爽的苗家風情。

其實這裡的特色食品一餐是絕吃不完的.比如象醃蘿蔔這種小吃,酸酸的帶點甜,再拌上點辣椒粉,真的好地道!在小街深處還有些人家做的一種蒸糕鬆軟香甜,加上點蜂蜜,現做現賣,非常別致。電影中曾描寫的米豆付也是鳳凰的特色,而澆上骨頭湯配上肉哨的綠豆面那就成為主食了。用琳琅滿目、五彩繽紛、巧奪天工、美艷絕倫這些詞來形容鳳凰城的手工街是再恰當不過了。

蠟染是苗民祖輩相傳的"絕活",現在他們還發展出了扎染工藝.經過"蠟染"和"扎染"過的衣服華美中不失質樸,再加上獨特的剪裁,穿在苗家姑娘們的身上,宛如一幅幅流動的民俗風情畫.再配以做工精良,花式繁多的銀飾,可真令人目不暇接了.據說全套苗家姑娘出嫁的銀飾價值12萬元,這樣的陪嫁便是在都市中也算不菲手工街上的蠟染和銀飾作坊占多數,還有不少挑著擔子走街叫賣的苗家老婆婆,但其間也有個別從事雕刻和繪畫藝術家在展示作品.比如一家"雕刻時光"的主人就是個準專業美術家,他帶著女友在少數民族居住地一邊採風一邊賣木雕.他用杜鵑木雕刻出各種民間傳說和自己對風士人情的感受,女友則運用岩畫和壁畫的風格幫著上色,其中很多絕妙的創意讓旁觀者讚嘆不絕.而另一家叫"原始部落"的店則使用一種膠顏料現場做畫,他們先由客人自己選擇圖畫,然後手工現繪製在各種文化衫小背心上,很受年輕人的喜愛。此外,諸如牛骨飾品,各類鳥羽製品,竹編工藝品等工藝品也是多不勝數,是旅客們鍾愛的收藏對象。 

當晚在"吊腳樓"住了一晚.次日,我們謝過主人家的殷勤招待後,就趕往了著名的"南方長城".沿途,我們踏著彎彎的細長的山路,走過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田,紫色的苜蓿東一叢,西一簇,到處熱鬧地盛開著,遠處,山間小溪歡快地歌唱著陪我們同行,更有無數
昆蟲在草間淺誦低吟.走在這片天蔌里,聞著撲鼻的花香,我們的也心情飛到了天上。

來到肅靜崴嚴南方長城,古戰場沉鬱的歷史振憾著每個遊人的心靈,聽說前不久,這裡還舉行過一次中韓圍棋大戰,昔日的古戰場今天成了紋枰論道之所,倒也真別出心裁.登臨長城,聽導遊說起遠方黃絲橋的落寞與曾經的輝煌,還有苗王曾藏匿過的詭秘神奇的奇梁洞.優美的傳說使我們眼前的古蹟又多了份傳奇色彩。此時,我忽然想起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黃玉良畫中的,這些文化名人也是出自鳳凰城,這片神奇的土地.說一句地靈人傑,該是恰如其分了.。

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我們告別了鳳凰城.那來時一條條青石板路,那江水中的綠油油的水草,那掛滿樓前牆邊的紅辣椒,還有苗家阿妹羞怯的笑、阿婆們眼中的安詳,
孩子們好奇的神情,都在牽動我每一根神經.這就是湘西的鳳凰城,她正在向世人展現她的古老的魅力,她也注定要在和現代文明的交織融合中改變!

夢中的鳳凰城

凰山城凰山城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從文學巨匠沈從文到畫壇怪才黃永玉都讓我對鳳凰產生了情愫。

今年五一有幸去湘西一游,終於看到了魂牽夢繞的沱江。

鳳凰城的歷史悠遠可一直追溯至先秦,原名五竿.鎮竿,因清朝年發生於其境內鳳凰山的苗民起義,兼感於“鳳凰”之吉祥,遂更名。鳳凰縣城位於湖南省西部邊緣,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分新舊兩個城區,城中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老城區傍沱江而建,條石鋪砌的街巷.木製吊角樓,完好地保留著苗族、土家族的建築風格。清淺的沱江瑩瑩倒映著威武的城樓;銹跡斑斑的鐵門,記載著悠悠歲月;灰黑的城垣蜿蜒而去,靜靜的守護著小城;將人的思緒變的綿長,回到了遠古......

到達鳳凰匆匆放下行囊就去追尋沈老的足跡。沈老故居在鳳凰古城中營街,是一座典型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特色的四合院,鏤花的門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院內有一座盛滿雨水的大缸,稱為太平缸。故居里的陳設簡陋而古樸,書桌上擺著筆墨紙硯.手稿等,有濃郁的書卷氣息。牆上掛著沈老先生與夫人的合影,溫馨而幸福。(熊希齡故居與沈從文故居差不多)沈從文的墓建在江邊的聽濤山腰,是他親自選定的,掩映在綠蔥鳥鳴之中,很有沈老追崇的意境。墓碑是塊約一人高的天然大石,上面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在碑的背後有張充和的四句話:“不折不人,亦慈亦讓,星半其文,赤子其人。”旁邊還有黃永玉手書“一個士兵不是戰死疆場,就是魂歸故鄉”的幾個行書。拂衫而坐,吸吮著他的味道;聆聽著他的心語;跟隨他的幽思;進入那薄霧繚繞、淡施彩墨的古城小鎮。這時你才能真正讀懂沈老,他與鳳凰已經完全溶為一體。

下山,不知從那戶人家飄來宋祖英的甜美歌聲,“水在雲中蕩漾,雲在水中流淌,水繞四面青山,山間鳥語花香,天下美鳳凰......”

行走在老街上,腳下發出清脆的‘嗒嗒’聲,窄窄長長的至多不過一兩米寬;縱橫交錯的象蜘蛛網分布在江的兩側,青石鋪就的街面平整而講究,全選用質地好而方正的石料,上面還鏨著細細的斜條花紋,有些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坑坑窪窪,最特別的是他們連下水道的滲水洞都要鏨成銅錢狀,實用而有美感。街的兩旁,是一間挨一間擠密的鋪子,每家的鋪子門口,或多或少都擺放著各種貨物小玩意兒,染坊,銀器作坊.酒坊.土特產店.風味小吃店.旅店.還有身著民族服飾的攤販散布其間,構成了一幅湘西市井圖,每每都牽纏著遊人的腳步。而這裡的店鋪招牌,都是木質的或者蠟染扎染的,在不太敞亮的街道上方,還垂下一串紅彤彤燈籠,有一種古氣。

鳳凰的美麗在於與沱江相輝映的吊腳樓群,泛舟沱江清晰可見重重疊疊錯落的瓦面飽含著動感。據說,河畔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現在多半是幾十年的房子,只有在回龍潭那裡尚留有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述說著一段塵封的往事。

鳳凰的母親河--沱江,她如同一條綠飄帶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城牆口下的小碼頭,停泊著數十葉狹長的扁舟。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一篙一篙地在河中飄動。柔波里,青翠潤澤的水草嫵媚的搖曳著身姿,波光粼粼中浸染出一股迷幻的韻,夾雜著柔情的蜜意在心中久久纏綿升騰。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岸歷經風雨的土家吊腳樓,檐下飄動的白色床單,河畔石階上“梆梆”聲中的搗衣浣紗婦......水映山,山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更恍惚似進入清新雋永、淡泊高雅的水墨丹青畫卷。

殘陽西垂,暮色籠罩下的古城越發妖嬈,沿江的吊腳樓點亮盞盞紅燈籠,映照下的江水五彩斑斕,虹橋的倩影在水中忸怩。小舟上窈窕的小阿妹穿著苗族的盛裝,唱著甜甜的民歌,城樓門口下的阿哥吹著葫蘆絲,歡快而悠揚,他們用湘西特有的方式傳達著情感,裊裊欲界絕滿江飄蕩感染著他鄉的過客。在江邊的酒吧小坐,明月相隨清風相伴,倚欄平眺,霓紅閃爍,目光追逐著江中紅紅綠綠的許願燈,由遠及近,由近及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恰如其份的描繪出曙光中的鳳凰。清晨,遠山如黛,峰巒若即若離,隱隱沉浮在淡青色的霧靄里,有依稀可見玲瓏的小樓冒出的縷縷炊煙。時間尚早,路上行人寥寥,街上的店鋪大都還關著,經過一夜的滋潤,石街除去了浮塵與污濁濕潤又有光澤,多了些韻味。行走於狹長幽深的小巷,只是覺得與昨天有了些不同,多了幾分清新恬淡.安閒舒意,少了往日裡的喧囂與浮燥,展現的是厚厚的風情畫韻。

也許沈老不會想到,他筆下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在慢慢的都市化。社會的飛速發展,藝術的推崇,人們的回歸心理,令四方遊人紛至踏來覓古尋幽,熙熙攘攘的人流改變了小鎮的貧窮,但也打破了她原有的寧靜,小巷中多了摩肩擦踵的紅男綠女,街頭巷尾到處是做生意小販,沿江增加了數倍的湘西小吃,旅遊業富足了鳳凰人,失去了原有清靜與安閒、古樸與舒適,環境也遭到了破壞。真不知道多年以後湘西的土地上還能找到古鎮鳳凰嗎?

“如果你了解沈從文和黃永玉,一定會失望,如果你不了解沈從文和黃永玉,就沒必要去鳳凰。”鳳凰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並不是完美的毫無瑕疵,你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才能從她百年的滄桑中感受到那靈光一現的魅力。

春天,安寧的鳳凰城

小城
湖南·鳳凰是座歷史悠久的小城,曾是湘西重要的經濟、政治中心,有過輝煌的過去,如今只保留下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古城。沱江繞城而過,木結構的吊腳樓沿江而築,城的南岸有城牆,還保有幾座古老的城樓,見證著小城的歷史變遷、興衰存亡。

在鳳凰城,人們的生活節奏就如靜靜流淌的沱江水,有條不紊地、亘古不變般地,緩緩地進行著。稚氣的孩子,慈祥的老人,還有沱江邊搗衣的女人,是那么的寧靜與安詳。

許多人愛把鳳凰與沈老筆下的邊城作緊密聯想,覺得是如此之詩情畫意,那么的神秘美麗:撐船的老渡人、美麗多情的苗家少女,還有那隻忠心的老黃狗,在小說的世界裡是那么的唯美……而我卻覺得這裡不是一座特別美麗的城市,但充滿靈氣,洗滌人們心頭的煩囂,讓人放慢都市裡急速的步伐,悠然地在寫滿歲月滄桑的青石板小巷中行走著,思考著,回味著,感受那不一般的寧靜氣息。

沱江·跳岩·搗衣女人
沱江水淺且清,喜歡站在跳岩上,來到河的中間,看著江水沖刷下來,嘩啦嘩啦的水聲,激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當地人在跳岩上箭步如飛,在高低不一的兩排石頭墩子上如履平地,我只能在較矮的那一層石頭上一小步、一小步的跨過去,小心翼翼地,跟在我身後的人實在不耐煩了,只好跨上高的一層石頭,繞過我,輕快地就過到了對岸,只留下我看著堤岸興嘆不已。

跳岩旁還有一座木板橋,遠遠一個石頭的橋墩,橋面由5、6根木頭鋪成,約半米寬,離水面1米高,天長日久,磨痕深刻,嘗試走上去,總覺得懸懸的,哎呀,還是放棄算了。

沱江邊上,不論早晚,總傳來搗衣女人“棒、棒、棒”的搗衣之聲,甚至雨天她們也披著雨衣下到河邊。我看了許久,產生一個殺風景的疑問:她們的衣服會很容易被打穿洞嗎?

山江
鳳凰有好幾個圩場,差不多每天都有集可趕。山江的集市是縫農曆的三、八,到鳳凰的第二天是農曆潤二月的十八,我去趕集了。

和同伴包車前往,一路上見許多的苗家婦人頭上捆著層層的黑色頭巾,穿著乾淨的苗服,背著籮筐,一步一步往山江而去。幾十里的山路她們也能走去,實在是佩服得不得了。後來又見到一卡車一卡車擠滿人的趕集車子,絕對屬於嚴重超載車輛,實在讓人驚訝。山江的集市規模應該算大的,商販都自發擺賣在公路的兩旁,車流、人流擠得水泄不通。仔細看看,集市上擺賣的都是些便宜的小商品,如土製的粉、面、綠色的解放鞋、舊版的連環畫、菜籽、柑橘什麼的。路旁一個小小的卡拉OK電視旁,密密麻麻擠有十幾個人在電視前看得津津有味;一連幾個牙科的手術椅擺在一起,在人來人往的路上還可以施行手術,真是一絕。在這裡,時光似乎倒流了三、四十年。

在山江還有一個苗族博物館,館長原是湖南省的某領導,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不少苗族的服飾器物,在原苗王府的遺址上修築了一家博物館。儘管對門票的價格有點異議,但這裡還是相當值得一游的,聽講解員的解說,對苗族會有更深入一些的了解。

苗寨
一共去了三個苗寨:黃絲橋附近的岩砬(la第二音)窠苗寨,山江的馬鞍山苗寨,臘爾山的老洞苗寨。由此深切地覺悟,除了商業化的表演之外,是不可能見到穿著盛裝苗服的美麗苗家少女的,滿臉皺紋的苗家老太太倒是不少。但就如老外來到中國也不是隨便能見到穿著旗袍的高挑女子的道理一般,是不能強求的。

苗人有許多分支,鳳凰地區是花苗,山都是石頭山,故就地取材,苗寨的房子都是石頭砌成的,屋頂蓋瓦,路也是石板鋪成的,古樸而美麗。有的苗家僅用樹枝栓著大門的鐵環上,不用鎖,可見當地的民風非常淳樸,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當地苗民的生活並不富裕。

在馬鞍山苗寨進了一戶苗民的家,堅實牢固的石頭房子,石塊圍起來的小小院落,簡捷的線條,樸素的色彩,仿佛置身於石頭城堡里。但是,真實的世界與幻想之間是存在相當大的距離的。

小姑娘打開兩扇木門,請我們進去參觀。房子挺大的,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並未間隔開,只是從柱子和床的分布可依稀看出。房內的光線並不充足,暗暗的,空空洞洞的房子裡除了三張老舊一字排開的床和一個灶台、一個破舊的柜子外,再沒別的什麼。樓下是生活起居的,有一木板隔層,擺滿了稻草和枝椏,生火用的。屋內唯一的電器是一盞普通的照明燈泡,掛在燻黑了的柱子上。小姑娘已經失學了,和她一起充當我們導遊的另三個小姑娘也已經失學了。她們為了當導遊穿著美麗乾淨的苗服,笑得天真而爛漫,毫無心機的樣子,我的心卻如此的沉重。

苗寨除了石頭房子外,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遍地有機肥。牛和豬都可以自由地走動,未圈養起來,尤其在老洞苗寨,胖胖的豬媽媽帶著三五隻活潑可愛的小豬豬在寨子裡的石頭路上閒庭漫步,自由自在,似乎比人過得都還要舒服,只是它不能夠規矩地將肥料撒到地里去,而是隨興而發,愛擱置到哪就是哪。所以走路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路上遍地黃金。哎,農村的衛生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

都羅寨
都羅寨是個土家寨子,和漢家的村莊區別不大。寨子裡有一所國小,總共有2個老師,4個班級,分屬4個年級,每個班大約有十來個學生,校長說沒辦法讓孩子們讀下去了,這么窮的寨子沒有老師肯來。

都羅寨的門票是30元/人,以當地物價來說,是相當貴的了。每年有那么多的遊客,相應就有那么多的門票收入,可村民沒有受惠,旅遊配套也一點沒見到,只是在路邊隔老遠插了幾個紅燈籠,對於錢的去向真值得考究。

都羅寨的狗特別有意思,都不怎么象狗,捲起尾巴躺在那的象狐狸,在石板路上蹦達的象小豬。進寨子的時候,看到一個2、3歲的小孩,抱著一隻小狗,那狗狗任小主人橫抱豎抱都柔順得很,一聲不吭,和人親密得不象話。看著這一人一狗相親相愛的樣子,覺得特別好玩。

總覺得鳳凰這帶的狗都特別乖,淳樸的人養的狗也是溫順的,見到有客人來了,就跟前跟後,不吵不鬧,不象別的地方的農村,家裡養的看門狗都是極其兇惡的。

寨子後面有一個峽谷,爬過一座山頭下去就來到谷底,延著清澈的溪流順流而下,可從另一邊走石階路上山回到寨子。有山有水有瀑布,就自然風光而言,在鳳凰這附近應該是好的了,只是回程上山的那段路實在是太長了,好象走個沒完沒了,一級一級往上爬還真是累人。

離別
離開鳳凰是在一個明媚的早晨,告別了數日為伴的驢友,告別了客棧慈祥的阿姨,坐上往吉首的班車,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經過鳳凰大橋時,不禁回首,沱江還在靜靜流淌著,滋潤著這方土地,靜謐的古城在朝陽下顯得如此安詳,而飄蕩在風中的幡旗似乎在揮手道別。

在鳳凰,感受清淨與安寧,體會從容。

揮走淡淡的哀愁,道一聲再見。人生的旅程在此重新出發。

旅遊小貼士

1,鳳凰鄉鎮趕集為五天一集,各鎮時間不一,所以幾乎天天都能趕上。而且各種難得一見的民族特色產品也偶有出現,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買到一兩件珍品。

2,苗鎮趕集同時還是苗族少女爭妍鬥豔的場所,女人們身著絢麗多彩的民族盛裝,場面煞是熱鬧好看。安排一天這樣的趕集,相信你會收穫頗豐。

3,在古城裡你可以選購到蠟染、扎染、牛角製品、老布、苗族刺繡和銀飾等手工藝品。老街上的“六色坊”就很有特色。也可去印染工藝師(劉大炮)、蠟染工藝師(熊承早)、扎染工藝師(張桂英、吳花花)、織錦工藝師(葉水雲)處都可去看看。哪怕不買也可以飽飽眼福。如果去苗鎮集市你會發現那裡的物價較便宜,而且有機會花小錢買到好東西,例如竹編、銀器等。阿拉營的趕集日逢陰曆的二、七;山江集市是逢陰曆的三、八。其中阿拉的集市規模較大;山江鎮是苗集,可見到身著盛裝的苗族婦女。

4,國慶節五一節建議不要到鳳凰,一個小小的小縣城,晃動著成千上萬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加之外地工作的人們探親訪友,還有鄉下人進城看熱鬧.....擁擠、排隊、漲價、堵車.....煩惱、沮喪、興奮、憤怒.....為什麼節日去鳳凰?
一般遊客:一年四季皆可,以春秋季為佳。
攝影愛好者:三月一日左右,四月十五日左右,九月十日左右,十一月二十日左右...
民俗愛好者:春節,農曆四月八,農曆六月六,端午節。
有情趣的旅遊者:鳳凰古城青山綠水賞春,盛夏沱江河天然浴場冰水浴,秋收後苗鎮趕邊邊場(男女青年情愛表達),隆冬鳳凰城清冷石板街尋古。

鳳凰詳細介紹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屬楚國疆域。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鳳凰曾屬不同的縣郡,名稱也多次的變遷,直至1957年才最後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鳳凰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洞風光無限。(非去不可的“夢中的鳳凰城”)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3萬餘畝,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8%以上。珍奇動、植物品種100多種,到處鬱鬱蔥蔥,鳥語花香。奇梁洞被譽為華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點於12公里長的洞中,奇詭莫測,引人入勝。風光旖旎的屯糧山風景區,山形千姿百態,流瀑萬丈垂紗。風景名勝裝點鳳凰奇幻無窮的大地,給鳳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鳳凰山川秀美,更是人傑地靈,據不完全統計,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間,這裡就湧現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游擊73人等三品以上軍官。民國時,鳳凰出中將7人、少將27人。當代以來,鳳凰人才輩出,湧現出一批將軍、高級領導幹部、作家、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特別是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

凰山城依偎著沱江,群山環抱,關隘雄奇。這裡的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澄清,峰嶺相摩、河溪縈迴,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鐘兼鳴,河畔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可謂天人合一。(一起領略下“春天,安寧的鳳凰城”)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韻味獨特的鳳凰土話、別具一格的苗族服飾、苦辣鹹酸的飲食習慣,還有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蠟染、紙紮、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構成鳳凰獨具特點的民族民俗風情。

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築68處,古遺址116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築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牆”,成為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

鳳凰地圖

凰山城凰山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