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7年

公元717年,唐開元五年或日本靈龜三年,養老元年。二月,甲戌,至東都,赦天下。二月,甲戌(初三),玄宗抵達東都,下詔大赦天下。夏,四月,甲戌,賜奚王李大妃辛氏號固安公主。夏季,四月,甲戌(初五),唐玄宗將奚王李大之妃辛氏賜號為固安公主。己丑,皇子嗣一卒,追立為夏王,謚曰悼。嗣一母武惠妃,攸止之女也。己丑(二十日),玄宗之子李嗣一去世,玄宗下詔追立他為夏王,贈諡號為悼。李嗣一之母武惠妃是武攸止的女兒。九月,中書,門下省及侍中皆復舊名。九月,玄宗決定恢復中書省、門下省及侍中等官的舊稱。十一月,丙申,契丹王李失活入朝。十二月,壬午,以東平王外孫楊氏為永樂公主,妻之。十一月,丙申(疑誤),契丹王李失活入朝謁見玄宗。十二月,壬午(十七日),玄宗封東平王李續的外孫女楊氏為永樂公主,將她許配給李失活為妻。

簡介

公元717年是開元五年

歷史紀事

因契丹內附,復置營州於柳城(今遼寧朝陽)。中書省、門下省與侍中都恢復原名(參見713年)。日本吉備真備(片假名制訂人)、阿倍仲麻呂(晃衡)從遣唐使到中國

雜譚逸事

姚崇宋璟論災異

開元五年(七一七)正月二日,太廟四室壞,玄宗素服避正殿(不敢坐正殿)。時將幸東都,以問宋璟、蘇頲可行否?對曰:“陛下三年之喪未終(睿宗去年六月崩),急於赴東都行幸,看來不合天心,所以降災(壞太廟四室)以示警。請停止東都之行。”玄宗又問姚崇,崇對曰:“太廟屋材皆苻堅時物(苻秦都長安),歲久朽腐而壞,適與陛下赴東都行期相合,並非災異,況天子以四海為家,陛下因關中歉收而幸東都,主張已定,準備已齊,不可失信。但行前應遷神主於太極殿,今修太廟。”玄宗很高興,從之。待崇恩禮更厚,有大政輒諮詢。

復置營州都督府於柳城

營州失陷已二十年,州治已由柳城移幽州之漁陽。現李失活、李大酺皆降,松漠、饒樂二州都督亦已復土委任,故貝州刺史宋慶禮請復置營州。開元五年(七一七)三月,制復置營州都督府於柳城(今遼寧朝陽南),令兼平盧軍使,管內州縣鎮戍皆如舊。以太子詹事姜師度為營田支度使,與慶禮等築之,三旬而畢。慶禮清勤嚴肅,開墾田八十餘所,招安流散,數年之後,倉廩充實,市里繁榮。

郭知運大破吐蕃

自開元二年薛訥等臨洮一戰大敗吐蕃後,吐蕃請和,仍求用敵國之禮,玄宗不許,於是歲歲犯邊,忽和忽戰。朝廷乃以郭知運、王君葵相次為新置河西節度使以捍之。至開元五年(七一七)七月,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果大破吐蕃於九曲。

蘇祿漸強,唐擬擊之

開元三年,唐以蘇祿為左羽林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蘇祿部眾漸強,雖職貢不乏,然有窺邊之志。開元五年(七一七)五月,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獻欲發葛邏祿擊之,玄宗不許。八月,安西副大都護湯嘉惠奏突騎施別部蘇祿果引大食、吐蕃謀取四鎮,圍撥換及大石城,已發阿史那獻與葛邏祿兵擊之。

置天兵軍

并州長史張嘉貞上言:“突厥九姓(實為鐵勒部)新降者,散居太原以北,請宿重兵以鎮之。”按:唐所置“軍”,多在沿邊重地,開元四年鐵勒五部來降,唐皆安置於大武軍(朔縣)之北,然未增鎮守之兵;懼其為亂,故於開元五年(七一七)七月新置天兵軍於并州(太原),集兵八萬,以張嘉貞兼天兵軍大使。

復三省官舊名

武后以來,因武周"革命"而官名屢換;近期如開元改元(七一三),並改尚書省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改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改侍中官名為(黃門)監。至開元五年(七一七)九月,中書、門下二省及侍中皆復舊名。

貞觀對仗奏事之制

貞觀時規定:中書、門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諫官與史官跟隨,奏事有失誤,諫官則匡正;不論好壞,史官必記錄。主管官員都要在正式上朝時間內奏事;御史彈劾百官,要服獬豸冠,面向儀仗讀彈文。這樣,大臣就不可能專橫於其君,小人也不可能暗中進讒言。後來許敬宗、李義府執政,辦事不敢公開,奏事要等到撤仗以後,在御座前背著人秘密啟奏。監奏御史(通常是“殿中侍御史”)和待制官(值班官員)只能遠遠站著等他講完;諫官和御史只能隨仗出入,撤仗後的奏事都無從知曉。武后靠嚴刑控制臣下,允許諫官、御史捕風捉影地論事,自御史大夫至監察御史互相攻擊,用奸詐手段陷害對方,公開性的對仗奏事制度全遭破壞。及至宋璟為相,決心恢復貞觀之政,開元五年(七一七)九月十二日制:“自今事非的須(的確需要)秘密者,皆令對仗奏聞,史官自依故事。”

永樂公主契丹王

開元五年(七一七)十一月三日,契丹王李失活來朝。十二月十七日,以東平王(太宗孫)外孫女楊氏為永樂公主,妻之。明年,失活死。七年(七一九)十一月,公主隨失活弟娑固入朝。

於乾元殿編校群書

開元五年(七一七),秘書監馬懷素奏云:“省中書籍散亂訛缺,請選學術之士二十人整理校補。”玄宗許之。於是整理藏書,搜訪逸書,選吏繕寫。命國子博士尹知章、桑泉尉韋述等二十人同刊正。以左散騎常侍褚無量為之使,於乾元殿前編校群書。及整編四部書成,玄宗命百姓、官民入乾元殿東廊觀書,無不驚駭。

新羅王子守忠歸國

開元五年(七一七)新羅王子金守忠自唐歸國,攜有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畫像,置於太學。

文化記事

道岸

高僧道岸,光州唐氏子,常居會稽龍興寺。中宗征至京,為菩薩戒師。時江表但知十誦律,不知四分,道岸請帝墨敕執行南山律宗,於是四分律始盛行江淮間。後放還,開元間圓寂

柳沖

沖,自北魏以來,累世簪纓,故精譜學。景龍中修國史及姓族系錄。歷太子賓客,昭文館學士。唐代言譜學者以路敬淳為宗,沖與韋涉略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