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5年

公元前365年

公元前365年,戰國時期的魏國,都城原在山西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為實現其中原爭霸的目的,遷都於大梁(即今開封。大梁這個名稱始於西周,初名儀邑、浚儀,戰國初期名梁,當時名“梁”的地方不少,河南省臨汝、陝西省韓城均名梁,為加以區別,臨汝名南梁、韓城名少梁、開封則為“大梁”)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他引黃河水入圃田澤(今鄭州市圃田)開鑿鴻溝、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興,農業、商業得到極大發展,日趨繁榮。他還修長城、聯諸侯,國力日盛,乃得稱霸於諸國,使大梁城與秦國的鹹陽、楚國的郢都並列,成為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名都大邑。

中國大事件

(圖)公元前365年深得楚王信任的屈原畫像

公元前365年:秦攻河內,魏獻安邑。

公元前365年:魏惠王自三晉而來,遷都大梁,魏惠王自此成為梁惠王。

公元前365年:屈原官至左徒,三閭大夫,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深得楚王信任。

公元前365年:商鞅入魏求仕,在魏相公叔痤門下任家臣,其間商鞅受李悝《法經》的影響尤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法治理論。公叔痤臨終之際,向魏惠王舉薦商鞅,魏惠王未予理睬。

(圖)公元前365年公元前365年魏國都城大梁(今開封)遺址

公元前365年:韓滅鄭,京人申不害(約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37年),相韓昭侯, 《申子》一書,言刑名之學,為“法家”之所宗。

公元前365年: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將刑書寫在鼎上,打破了“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的傳統制度,開創了法律公布的先例。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公布的成文法。

西方大事件

(圖)公元前365年古代希臘著作家色諾芬

公元前365年:畢達哥拉斯派的阿啟泰發現震動弦的音高和音長之間的數字比例。據推測,也是他最先發現地球是球形的。

公元前365年:雅典與斯巴達結盟反對底比斯,因而解除了對古代希臘著作家、歷史學家色諾芬的放逐令。

公元前365年:奧運競技會名聲遠播四方,已成盛大集會,現場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奧林匹亞也由此發達起來,不但是神聖之地,也是財富堆積之地。

公元前365年:赫克拉米斯亦稱帝,是為尼尼微王朝。因三個地區皆奉亞辛國名,且均自稱為正統,所以歷史上都列入亞辛帝國,認其為一個時期的三個不同的王朝,史稱三朝時期。

公元前365年前後:當伊利亞人愚蠢的背棄了中立政策,捲入希臘人的爭論,比薩人從中看到了機會。他們同伯羅奔尼撒半島內的山地居民,對厄利斯城不抱任何感情的阿卡迪亞人聯合,出兵占領了奧林匹亞——為了頌揚新的統治,他們決定由自己舉辦奧運會,以洗刷世代以來的恥辱。

公元前365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軍隊在波斯灣最里端,一個近岸的、有水源的小島法拉克,修築了一座小要塞,作為其東征大軍的補給基地。後來,在小島對開近岸1.7萬多平方公里沙質平原上定居下來的貝都因人就將他們建立的國家稱之為“科威特”

出生名人

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65年—公元前300年):歐幾里得是幾何學的創始人,他帶給人類第一本數學課本。在課本中,他通過邏輯推論證明了各種定理,他是所有數學科目的“基石”。

逝世名人

克米勒斯(公元前446—公元前365年):羅馬共和國早期著名的獨裁者和軍事家,出身貴族。根據羅馬歷史學家李維(Livy)和普魯塔克(Plutarch)的記載,他曾於前390年前後挽救羅馬於危亡,擊敗高盧人,一生中五度出任獨裁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