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82年

公元前382年

公元前382年,中國歷史上戰亂不斷,各諸侯國競相爭霸,百姓不得安寧。包括:秦獻公三年、魏武侯十五年、楚悼王二十年、晉桓公八年、韓文侯五年、趙敬侯五年、齊康公二十三年、燕簡公三十四年、魯共公元年、宋休公二十二年、越王翳二十九年、周安王二十年等十二個諸侯國年號。

大事件

(圖)公元前382年著名軍事家吳起

1、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用遭魏國排擠的吳起為相,進行變法,強盛一時。後來,楚國與齊聯合抗秦,但秦國派張儀前往,破壞了齊楚聯盟。楚國背齊,齊國聯合韓魏兩國共同伐楚,大敗楚軍。楚國自此一蹶不振,於公元前222年被秦所滅。

2、公元前382年,斯巴達將領弗比達斯公然占領了底比斯的衛城。這一事件對希臘世界的震動極大。據狄奧多羅斯記載,斯巴達很快就因此事聲名狼藉了。即使一向親斯巴達的史家色諾芬也指出,“你們(斯巴達人)總是說,各邦應該自治,可是你們自己卻是他們自治的最大障礙”。這一事件使得底比斯重新與斯巴達對抗,並為伊巴密濃達奪權鋪路。

3、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以圖振興

(圖)公元前382年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修築的長城遺址

楚國。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廢除貴族特權,"三世而收爵祿","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裁汰冗員,精簡無關緊要的職官,節省經費用以訓練軍隊;整頓吏治,對官吏提出嚴格要求。吳起變法沉重地打擊了楚國的舊貴族,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進程,使楚國力迅速強盛。楚悼王死後,吳起被舊貴族射殺,變法也隨之失敗。

著名戰役

(圖)公元前382年公元前382年魏國聯合衛國攻打趙國示意圖

公元前382年(楚悼公二十年、魏武侯十五年、)魏國聯合衛國對趙國發動了侵略戰爭。趙國左右受敵,終於抵擋不住,被打得大敗,於該年年底接連丟掉了剛平和河東之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81年,魏、衛聯軍直逼趙國重鎮中牟城,趙國形勢十分危急。剛才繼位不到六年的趙敬侯,有些驚慌失措,趕忙向中原各國求救。可結果大失趙敬侯之所望——韓國以國力太弱、國內混亂等理由百般推託;燕國則說相距太遠,不便出兵援助;齊國乾脆就沒給答覆。眼看中牟城就要失守了,趙敬侯想到了南方的楚國。雖然趙敬侯也不太相信楚國能打敗以武力稱雄列國的魏國,但還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派信使帶上禮品和求救信,衝出重圍,前往楚國去搬救兵。楚國立即派兵支援趙國,並幫助趙國大敗魏國。

建築

(圖)公元前382年亞歷山大城遺址

埃及的首都亞歷山大城:這座城池是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於公元前382年建造的。城市內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據說鼎盛時期人口超過了100萬。亞歷山大城最令人驚奇的是它擁有世界著名的圖書館博物館。這座圖書館是世界有史以來最早的一個研究機構,學者雲集,其中為首的幾位主要人物是方位天文學的奠基人西帕恰斯(公元前2世紀末),他編制了星座圖,估測恆星的亮度;其次是歐幾里德(約在公元前300年),它的名字膾炙人口,理所當然地使人聯想起幾何學來;被西方尊為“天文學之父” 的伊巴谷,編制星表,第一次記載了850顆恆星位置;泰奧尼西亞是語言學家,他給名詞和動詞下了定義,首創了完整的語言學;阿基米德是眾所周知的力學天才;托勒密是古代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所完成的地球中心說支配西方達1500年之久。

出生名人

(圖)公元前382年腓力二世畫像

根據赫加斯的傳記記載: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於公元前382年10月10日出生在馬其頓,斯利普里王宮,父親叫腓力·阿明塔斯一世,馬其頓公國國王,母親叫西雷蒂·羅塞爾特,是庫馬諾沃公國的公主,阿明塔斯一世有3個兒子,大兒子叫腓力·佩季卡斯,次子叫腓力·奧納西斯,腓力二世是阿明塔斯一世最幼的兒子。公元前367—公元前365年,他在底比斯做人質,在這三年中,他曾經向偉大的伊帕米農達斯學習有關戰爭的各種知識,向派洛皮德學習了關於城邦的治理。因此,當他在公元前359年趁他兄長佩爾狄卡斯三世死亡的機會奪取了馬其頓的王位後,就立即開始著手在馬其頓“半野蠻的”諸部落中開始推行其改革。由於他“好動不息,精力過人,有遠見也有心計”,迅速建立了個人的完全權威,並用這種權威在整個希臘世界建立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隊,並賦予其“民族”精神。誠如赫加斯的說法:他發展出第一個具有近代化意義的歐洲強國——一個武裝的民族國家,具有一個共同的民族意識。腓力最偉大的成就是創建了著名的馬其頓方陣。馬其頓方陣是以底比斯斜線陣型為基礎的,有多兵種構成的複雜化和協作化的戰鬥方式。

逝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