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3年

公元前313年

公元前313年,戊申年,紀年為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楚懷王十六年。秦國派名叫疾的右更官員,率軍討伐趙國。攻占藺地,俘虜趙將莊豹。在世界另一端的中美洲,瑪雅文明把公元前313年作為它的曆法的開始,把這一年確定為創世的日期。

張儀欺楚

(圖)張儀,橫縱謀士張儀,橫縱謀士

秦王想征伐齊國,又顧慮齊國與楚國有互助條約,便派張儀前往楚國。張儀對楚王說:“大王如果能聽從我的建議,與齊國廢除盟約,斷絕邦交,我可以向楚國獻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讓秦國的美女 來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兩國互通婚嫁,就能永遠結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興,允諾張儀的建議。群臣都前來祝賀,只有陳軫表示哀痛。楚王惱怒地問:“我一兵未發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麼不好?”陳軫回答:“您的想法不對。以我之見,商於的土地不會到手,齊國、秦國卻會聯合起來,齊、秦一聯合,楚國即將禍事臨門了。”楚王問:“你有什麼解釋呢?”陳軫回答:“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就是因為我們有齊國作盟友。現在我們如果與齊國毀約斷交,楚國便孤立了,秦國又怎么會偏愛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張儀回到秦國以後,一定會背棄對大王您的許諾。那時大王北與齊國斷交,西與秦國生崐出怨仇,兩國必定聯合發兵夾攻。為您算計,不如我們暗中與齊國仍舊修好而只表面上絕交,派人隨張儀回去,如果真的割讓給我們土地,再與齊國絕交也不晚。”楚王斥責道:“請你陳先生閉上嘴巴,不要再說廢話了,等著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於是把國相大印授給張儀,又重重賞賜他。隨後下令與齊國毀約斷交,派一名將軍同張儀前往秦國。

張儀詳墮車,不朝三月。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遺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以事秦,齊、秦之交合。張儀乃朝,見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里。”使者怒,還報楚王。楚王大怒,欲發兵而攻秦。陳軫曰:“軫可發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賂之以一名都,與之併力而攻齊,是我亡地於秦,取償於齊也。今王已絕於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而來天下之兵也,國必大傷矣!”楚王不聽,使屈帥師伐秦。秦亦發兵使庶長章擊之。

張儀回國後,假裝從車上跌下,三個月不上朝。楚王聽說後自語道:“張儀是不是覺得我與齊國斷交做得還不夠?”便派勇士宋遺借了宋國的符節,北上到齊國去辱罵齊王。齊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討好秦國,齊國、秦國於是和好。這時張儀才上朝,見到楚國使者,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何還不去接受割地?從某處到某處,有六里多見方。”使者憤怒地回國報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發兵攻打秦國。陳軫說:“我可以開口說話嗎?攻秦國還不如用一座大城的代價去收買它,與秦國合力攻齊國。這樣我們從秦國失了地,還可以在齊國得到補償。現在大王您已經與齊國斷交,又去質問秦國的欺騙行為,是我們促使齊國、秦國和好而招來天下的軍隊了,國家一定會有大損失!”楚王仍是不聽他的勸告,派屈率軍隊征討秦國,秦國也任命魏章為庶長之職,起兵迎擊。

嚴君樗里子

惠文王的弟弟樗(音初)里子足智多謀,人稱“智囊”,到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其爵位才升至“右更”,為第十四爵。後來由於樗里子統兵作戰,不斷拔城虜將,屢建戰功,才於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公元前313年)被封為嚴君。

大事記

(圖)屈原,楚國名人屈原,楚國名人

1、公元前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天主教結束了被迫害的時期,重獲自由,於公元前318年,被欽定為國教。從此,教會的節日,漸漸地成為公眾的法定假期。七天作為一個星期的計算,也成為社會的法制。

2、公元前313年~前310年左右,屈原在流放期間撰寫《抽思》歌劇,以期能夠在楚王宮廷演唱,希望藉此感化懷王。在此期間,楚懷王曾派人了解(包含監視)屈原的情況,並由其(鄭詹尹)撰寫《卜居》,向懷王匯報(或者另有宮廷文人根據鄭詹尹的匯報撰寫成《卜居》一文)。

3、公元前313年,亞歷山大大帝侵略埃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