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諾索斯迷宮

從史籍的片言隻語中,知道遠古有個克諾索斯城,城中有座美麗而神秘的迷宮。這個謎存在了三千多年,以各種神話和民間傳說傳播於世界各地。整個迷宮面積為二萬多平方米,位於開拉托斯河畔肥沃的谷地,據最保守估計,當年居民有十萬以上。四周丘陵起伏,愛琴海在遠方奔騰,山坡、果園、樹林在默默地承受著苦風淒雨的折磨。

概述

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傳說是這樣寫的:“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自稱是最高天神宙斯的兒子。米諾斯的妻子帕西淮和公牛私通,生下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家醜不可外揚,米諾斯命工匠造一座宮殿囚禁怪物,讓怪物出不來,外人也進不去。怪物每九年要吃童男童女各七名,由當時臣服於米諾斯的雅典城邦國進貢。過了二十六年,米諾斯王派使臣到雅典摧索第三次貢品。剛繼王位的青年英雄提修斯,決意為民除害,自充童男來到克諾索斯。米諾斯王的女兒阿里阿德尼公主,一見鍾情,愛上了提修斯。她送給提修斯一團線球和一柄魔劍,線頭繫於迷宮入口處。提修斯手提魔劍,一路放線,朝撲朔迷離的迷宮中心前進。經過一場惡鬥,斬了牛怪,然後沿著線路走出迷宮,同公主結為夫妻。
克諾索斯迷宮克諾索斯迷宮

簡介

克諾索斯王宮位於克諾索斯一座名叫凱夫拉山的緩坡上,周圍古木參天。它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多層平頂式建築,占地22000平方米,有大小宮室1500多間。1400多平方米的長方形中央庭院把東宮和西宮聯結成一個整體。庭院四周建有國王寶殿、王后寢宮,還有廟宇(雙斧宮)、珍寶庫、住所等等。位於高坡地區的西宮的大部分宮室為三層建築,而在低坡地區的東宮多為四層建築。用來支撐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百年大樹鋸刨而成。為了矯正人們視覺上的差異,所有立柱都鋸刨成倒立的圓錐柱體。但遠遠望去,這些立柱上下一般粗細,顯得十分雄渾協調。各建築之間有長廊、門廳、復道、階梯等相接,真是千門百戶,曲折通幽。在逶迤漫長的屋檐上,裝飾著一對對用陶土燒制的有著宗教含義的U字形黃色牛角。

基本信息

名稱:克諾索斯宮
地址: 伊拉克里翁城(Iraklion)南五公里
如何到達: 公共汽車:2號公車(伊拉克里翁─克諾索斯)
開放時間: 周一─周五8:00─19:00,
周六、周日8:00─17:00,
冬季周一─周五8:00─17:00,

傳說

從史籍的片言隻語中,知道遠古有個克諾索斯城,城中有座美麗而神秘的迷宮。這個謎存在了三千多年,以各種神話和民間傳說傳播於世界各地。英國兒童阿瑟·伊萬斯聽到這個古老的傳說,著了謎,立志長大時找到迷宮。後來他成為考古學家,帶了一支考察隊到克里特島。經過考證,判定該島首府伊臘克林南方七公里的克諾索斯地下掩埋著一座古城。1900年開始發掘。經過八年,清出無數浮土,一座宏偉的宮殿出現在人們面前。其中零散的出土文物,收藏於伊臘克林的考古博物館內。  

據希臘古典作家希羅多德和亞里斯多德記載,克諾索斯宮殿的主人是米諾斯王,他曾稱霸於地中海世界,他是最早的立法者和最早的海軍統帥。希臘神話中“米諾斯牛”及“迷宮”的傳說,即源於這一史實。

相傳,在克里特島上有個克諾索斯國,國王米諾斯是個牛首人身怪物,他力大無窮,又十分兇殘,但克諾索斯國相當強大,稱霸愛琴海區域。他命人建造起一座別致的王宮,任何人要是進入這座王宮,就無論如何也無法走出來,所以稱它為“迷宮”。這位妖王十分殘忍,他要求雅典每9年向他進南7個男童、7個女童年, 這些童男童女都被投入迷宮,為牛首人身怪物所害。這年又輪到雅典進貢,雅典王的獨生子忒修斯自告奮勇帶著其他童男童女渡海來到克里特。他勇敢英俊,智慧過人,贏得了克諾索斯國王的女兒阿里亞娜的芳心。

克里特公主阿里亞娜去戴達魯斯請示他助意中人一臂之力,戴達魯斯給了阿里亞娜一團線,幸虧這團線,提修斯在殺掉怪獸之後才得以走出迷宮。米諾斯王一下子失去了殺人怪獸和心愛的女兒,惱羞成怒,追查一番,得知是戴達魯斯的線團幫助提修斯走出了一旦進入就休想出去的迷宮。與此同時,戴達魯斯,這位極其聰慧的發明家也認識到了他的危險境地,決定帶著他惟一的獨生子伊卡洛出逃。米諾斯認為只要守住克里特所有的港口,戴達魯斯就插翅難飛,卻沒有想到戴達魯斯真的能夠插上翅膀。戴達魯斯先用輕薄的木頭製成了翅的形狀,然後在上面塗上蠟,在蠟面粘上密密的鳥羽。伊卡洛和父親同飛,不一會兒便迷失方向,忘記了父親臨行前的囑咐,漸漸越飛越高,太陽的熾熱使蠟熔掉、羽毛削落,伊卡洛墜入海中,葬身魚腹。痛苦的戴達魯斯無望地在雅典城等待他那永遠飛不到的兒子。  

克諾索斯迷宮克諾索斯迷宮

神話雖然是無稽的,一但它也往往與當時的現實有一定聯繫。從考古發掘到的資料分析,當時的克里特統治者的確十分兇殘,他們不僅對內剝削和壓迫奴隸,而且對外進行侵略和掠奪,把搜刮來的大量珍寶藏於王宮密室,供自己肆意享樂。

宏大而奇特的克諾索斯宮,經過屢次破壞和重修,內部空間奧妙非凡,確實好像一座迷宮。王宮的中間是個長方形庭院,四周建有國王寶殿。王后寢宮、王族屋室以及包括祭祀室、貯藏庫等在內的各種宮室共1700餘間。一條條長廊、復道和一扇扇重門,將整座建築物連線在一起。房屋和院落之間曲折多變,多級石造樓梯又使樓上樓下變得高低暢通、錯落有致,難怪人們不由得眼花繚亂。初次進宮,真是很難按原路復出呢!現存的這座王宮被證實是建於公元前一千多年的“第二王宮時期”,因為它是克里特島北部克諾索斯城中的第二座王宮,座落在凱夫拉山的斜坡上,占地二萬多平方米,為多層平頂式建築,宏偉壯觀,被認為是米諾斯燦爛文化的代表之作。

宮內建築裝飾精彩多樣,其中那形式奇特,上大下小的倒柱很有藝術價值,各個宮室和長廊上裝飾的壁畫也更是瑰麗多姿、富有情趣。內容有歡慶舞蹈、向神獻禮、奔牛比賽的場面和一些動物、風景畫,尤以中央庭院南側一宮室內一幅題為《戴百合花的國王》最為著名。畫面上,國王頭戴飾以百合花的孔雀羽的王冠,身穿短裙,腰束皮帶,神采栩栩如生,正是當年米諾斯王的寫照。由於採用的是從植物和礦物中提煉出來的顏料,至今丹青依舊,鮮艷如初。這在公元前兩千年前,的確是難能可貴的。這也說明距今三千多年的米諾斯文化已經相當發達了。

結構

整個迷宮面積為二萬多平方米,位於開拉托斯河畔肥沃的谷地,據最保守估計,當年居民有十萬以上。四周丘陵起伏,愛琴海在遠方奔騰,山坡、果園、樹林在默默地承受著苦風淒雨的折磨。
迷宮最後一次被摧毀大約是在公元前1380年,它從此被完全廢棄。克里特在公元前十一世紀進入純粹的希臘時代。之後三千年即為世人所遺忘。讓這處文明遺蹟重見天日,當歸功於英國考古學家阿瑟·伊凡斯。他出生於一個喜歡收集古董的家庭並在牛津受教育。在他之前,德國考古學家亨利希·施萊曼在土耳其境內的特洛伊戰爭遺址以及伯
羅奔尼撒半島上的麥錫尼文明遺址作出了震驚全球的考古挖掘。1894年伊凡斯旅行到克里特,一踏上這塊土地,他即看到在開拉托斯河畔被早先的訪問者注意到的大量的古代遺物的蛛絲馬跡。施萊曼曾試圖把這塊場地買下開掘,惜未成功。而伊凡斯幾經周折才於1900年3月獲準開掘。
也許是因為後世居民對此遺址有一種迷信的敬畏,所以人們經歷了希臘羅馬時代都未在上面重複建築。也可能純粹是偶然,近年的挖掘發現一條七世紀的小路在迷宮的西南角擦肩而過。因此,迷宮的斷層雖然離地表相當淺,卻基本上沒被觸動過。為期9周的首次發掘挖出的二英畝左右很快地揭示出邁諾斯文明的主要特徵。邁諾斯這個稱號是伊凡斯從神話中移植來的,與希臘本土的麥錫尼文明相對偶。也許這個名字是從克里特所有的君主世襲來的,正如法老的稱號之於埃及。
伊凡斯的最幸運的是第一間出土的宮殿即所謂的“王位宮室”。令人吃驚的是,那張雕刻的王位石椅仍然依牆而立,兩側輔以石頭長凳,牆上畫的是對稱的兩隻兇猛的半獅半怪獸。三千年後的今天,這兒似乎仍然維持著王家的威嚴氣氛。王座對面是下沉的祓除壇,和宮室主廳用欄桿和柱子隔開。宮室地面上立著一組石容器,在宮殿毀滅之前也許作避禍之用的。也有人認為這兒是由男女牧師居住的神龕。從當年的照片看,宮室只餘下斷壁殘垣,而今日我們看到的是伊凡斯按照自己想像恢復的整體。情形總是這么矛盾,殘址固然更具學術真實,但它很快即會被風化,保存不易,而且對於一般遊客又不賞心悅目。但修復過度,歷史又會被塗抹得面目全非,怪不得後人甚至譏諷克諾索斯迷宮也許是伊凡斯的創作物。
宮室西翼是一長串窄長的儲藏室,那兒發現了許多闊嘴水罐。再西面是宮殿的西庭院。宮室的東面是開闊的長方形庭院,它處於迷宮中央,當年東翼還未被開掘時,人們以為是東庭院。我們站在這兒,整個遺址一百多間的建築團團簇簇地在四周環繞,這是所有邁諾斯宮殿的典型格式。所有的建築物都被恢復了一半,保持原狀還是略加整治實在是見仁見智的事,完全重建則是絕對禁忌的,無論是從科學的還是從美學的觀點看。
邁諾斯考古最令人驚喜的是從一開始就發現了許多壁畫,不僅是宮室的半獅半的怪獸,還有“飛長流短的女人們”、“持杯者”等等。這都已轉移到考古博物館去,留在原址的是複製品。伊凡斯雇用了一位瑞士畫家。這位畫家和他的兒子工作了二十五年左右。這些壁畫已經傳遍全球。值得注意的是,從博物館藏品可以看出,殘留的真
跡如此之破碎,這位畫家大可馳騁其想像力。譬如“蘭色女性”中的髮飾神態確實遠離現代人,至於是否與原作有何相關似乎無關緊要。
迷宮主要有四個入口,命名為東西南北進口。南入口的大迥廊中有兩幅行進者壁畫,附近還有神聖的犄角闊嘴水罐。西入口附近的儲藏室有幾十米長,排列著一列與人等高的重飾的陶罐。從東入口進來不遠即是“正面大樓梯”,結構恢復得較完整,柱廊和牆壁一律漆成黃色,圓柱形廊柱上寬下窄,這是迷宮的一般體例,壁畫和裝飾如同
新作,除了圖案略有古意而已,這些顯然是後人的臆造。離大樓梯不遠是皇后客廳,壁畫上是五條蘭色的鯨魚。
從迷宮的北入口進入,登上幾十級石階,右手的柱廊被漆成大紅色,壁畫是牡牛。這兒是遺址的制高點。環顧四方,天已轉晴,後的松林蒼翠欲滴,這片綠色似乎為這死亡了三千年的城闕略添幾分生氣。
從北入口往西是約一百多米長的皇家大道。這是一條松柏夾翠的巨石鋪成的大道,也是迷宮幾千年來既未被時光消蝕也未被考古學家觸動的那僅有的部分。從皇家大道出來即結束了迷宮的全部遊覽。
這裡確實存在過一種輝煌的文明,但是那時人們的社會、政治和思想情感仍然處於一片迷茫之中。在迷宮中發現了線形文字,線文B已被譯讀成功,而線文A也許永遠不能被破譯出來。這種神秘的確具有莫大的魅力。在中國考古學中,有一個例子與此非常相似。這就是四川廣漢三星堆西蜀遺址的發現,人們以為這是古蜀國蠶絲、魚鳧、杜宇、 開明王朝的實證。其實在唐代、李白就發出這樣的感嘆:“蠶絲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可以想見,曾經還有多少文明,被永遠淹沒在時
間的長河之中!中午回到城裡,在聖摩諾亞古教堂瀏覽一陣,又坐在廣場上觀賞鴿子遊戲。從舊城徒步走到海港,夜間七時乘邁諾斯五號
遊輪回雅典,結束了我對希臘的全部遊程。
在遊輪上欣賞希臘的器樂,得到一種我從未經歷過的喜悅,正如印度的舞蹈。我想,唯有深厚的文明才會孕育出這樣珍貴的藝術。

介紹

米諾斯王宮基本完整,座落凱夫拉山麓,總面積22,000多平方米。主體為二層建築,低坡地的東宮是四層樓,共擁有大小宮室1,700多間。支撐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大圓木刨光而成,上下一般粗,極其整齊協調。1,400平方米的長方形中央庭院將東宮和西宮聯成一體,各個建築物以長廊、門廳、復道、階梯連線。國王寶殿、御寢、后妃居室、貯寶庫、亭閣等等,巧妙配置。千門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後通,神機莫測,確實是座名副其實的迷宮。牛精之說不一定有,但米諾斯王殘暴成性,怕人暗算,造一座刺客進不來的王宮供己享用,倒是合乎情理的。據說設計師代達羅斯在工程完畢後,自己也陷入迷津出不去了。
宮內裝飾有的保持原樣,有的略加修補復原,讓參觀者重見三千多年前的輝煌場面。在迷宮核心的國王覲見室,石膏造的御座相當完整。它同現代常見的高背靠椅相差無幾。據說,海牙國際法院為了顯示其權威,首席法官的座位就是照此御座仿造的。
各個宮室和廊道上為數眾多的壁畫,集中代表了米諾斯文化的水平。幾千年前留下的彩繪至今未褪,色彩相當鮮艷.顏料都是植物、礦物和骨螺提煉的,且在泥壁將乾未乾時揮毫成畫,色彩滲入牆壁,故能經久保存。
覲見室的壁畫是三隻鷹頭獅身、帶有翅膀和蛇尾的怪獸,伏在蘆葦中眈眈惡視。據說此怪的頭、身、尾分別代表天上、地面、地下的神靈,是克里特人膜拜的圖騰。皇后寢宮描繪著舞女和海豚在水中遊蕩的圖畫。長廊上有《藍色的姑娘》、《持杯者》、《蛇神》等大幅壁畫。
不少壁畫表現米諾斯王的武功和生活情景。中央庭院南側宮牆的《戴百合花的國王》,國王圖像如真人一般大小,頭戴綴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過肩的頭髮往後飄拂,脖掛金色百合串成的項鍊,身著短裙,腰束皮帶,風度翩翩地朝前走去;西宮北牆的《鬥牛》富於生活情趣。那頭黃牛同現代牛略有不同,正向前方猛衝。一少年堵在牛前,用力按住牛角。牛身後的少年雙腳離地,雙手揚起,將一名紅裝少女彈向空中,少女則穩穩倒立在牛背之上。如此雜技式的鬥牛,比之今日可怖的西班牙式鬥牛,不是更富於美感嗎!

活人祭祀的悲劇

最近幾年,克諾索斯遺址的發掘工作又有新的進展。在清理一座神廟遺物時,發現三具人體骨骼。第一具的腿被砸斷;第二具身長180厘米,仰面躺著,雙手捂住臉,左手戴有銀質和鐵質戒指;第三具身長165厘米,置於供台上,台邊有一個盆狀盛器,附近有一把不到半公斤重的青銅尖刀。考古學家考證,第一具是祭司的助手(劊子手),第二具是祭司,第三具是被宰殺供祭的青年,尖刀是宰人的兇器,盆器是接血用的。
人們對這場活祭悲劇作了合理的推測:公元前1700年前後的一天,米諾斯人進行莊嚴的祭祀儀式,要將活人的鮮血獻給上蒼,祈求地震災難遠遠離去。就在犧牲者血流盡的時候,大難臨頭,山崩地裂,屋頂猛然坍塌,覆蓋了祭祀現場。
克諾索斯迷宮克諾索斯迷宮

在祭祀現場,還發現了許多放置祭品的陶製器皿,當時必定盛著水果、糧食、牛奶、蜜糖、美酒。殿堂正中的木製神像已被焚毀,剩下木炭秘底座。離祭台較遠地方,還有許多雜亂的骨骼,顯然是參加儀式的官員和祭司的隨從們,還沒有跑出廟堂便被砸死了。
正是從這些陶器和銅刀,斷定了神廟被毀滅的年代,找到了米諾斯時代用活人做祭品的證據。當時,一般祭耙都是用活牲畜,只有大災難降臨時,在絕望的情況下才使用活人。由此可見,公元前1700年前後愛琴海頻繁發生大地震是可信的。

面貌

著名的克諾索斯米諾宮坐落在距伊拉克利翁南部大約5-6千米的地方。克諾索斯宮是拜占廷時期(2800-1100 BC) 整個歐洲最氣派、最豪華的建築。

出土的文物原先由Minos Kalokairinos負責,而後由英國人阿瑟·埃文斯管理。王宮總共建了兩次,一次比一次漂亮。

在克里特島上總共有4個米諾王宮,而克諾索斯宮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在各王宮的庭院、寺廟和儲藏室你能看到他們都有其相同之處。在克諾索斯宮你可以看到兩個很大的石鋪院子、為數教多的儲藏室、寺廟、個人房間以及劇院。王宮的一些地方有4-5層樓那么高。引領你上樓或者下樓進入地下層的樓梯是由薄薄的雪花石膏所制。

克諾索斯王宮位於克諾索斯一座名叫凱夫拉山的緩坡上,周圍古木參天。它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多層平頂式建築,占地22000平方米,有大小宮室1500多間。1400多平方米的長方形中央庭院把東宮和西宮聯結成一個整體。庭院四周建有國王寶殿、王后寢宮,還有廟宇(雙斧宮)、珍寶庫、住所等等。位於高坡地區的西宮的大部分宮室為三層建築,而在低坡地區的東宮多為四層建築。用來支撐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百年大樹鋸刨而成。為了矯正人們視覺上的差異,所有立柱都鋸刨成倒立的圓錐柱體。但遠遠望去,這些立柱上下一般粗細,顯得十分雄渾協調。各建築之間有長廊、門廳、復道、階梯等相接,真是千門百戶,曲折通幽。在逶迤漫長的屋檐上,裝飾著一對對用陶土燒制的有著宗教含義的U字形黃色牛角。

遊客可以通過敞開著的窗戶、門、進光孔觀看整個宮殿。米諾斯熱愛自然也熱衷於用壁畫裝飾宮殿的牆壁。他們的題材取自於日常生活或者自然本身。據說沒有一個遊客是可以在沒有人帶領的情況下獨自一人進入王宮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人能走出著名的“迷宮”。“迷宮”這個名字來自於"Lavrys"一詞,這個詞的意思是“雙面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斧子(在王宮裡也找到了很多斧子),甚至在克諾索斯宮的牆壁上也繪有斧子。所以迷宮的意思是“雙面斧房子”或者就是指宮殿本身。

參觀克諾索斯米諾宮,欣賞王帝與王后裝飾有可愛的藍色海豚的宮殿實在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除此之外,也不要忘了參觀歐洲可能最古老的王座:米諾斯王帝的由雪花石膏所制的放置在金鑾殿的寶座。

迷不虛傳

稱克諾索斯宮為“迷宮”,的確名不虛傳,儘管經過好幾次破壞和重修,但其內部空間仍顯示出它的奧妙非凡。宮內蒙古自治區過道和樓梯曲折迂迴,穿堂入室,樓上樓下高低錯落,確實使人眼花繚亂。一般人初次進宮就好像進入迷陣,幾次都轉回剛剛走過的地方,很難按原路箸出。難怪神話中的阿里阿德沓公主擔心提修斯迷途難返,給了他一個線球,讓他把線的一端拴在入口處,然後再深入“迷宮”。

“覲見室”位於西宮的底層,這是修復得比較完整的宮室之一。室內有一張保存完好的御座。它暖和石膏製成的,樣子同今天我們通常坐的高背靠椅相差無幾,遠不如中國古代帝王的御座那樣考究。據說海牙國際法庭首席法官的座椅就是按照這張御座仿造的。

為了解決如此一座錯綜複雜、樓屋眾多的建築的空氣調節和採光問題,古代克里特建築師運用光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在緊密相連的各幢樓室間建有一個個天井,讓光線和空氣通過靠著天井的窗戶和通風口進入室內。由於底層光線較暗,在天井的一角裝有一塊磨光的大理石。光線通過大理石的反射投入房間,使位於底層的屋室照樣光線明亮。
王宮還鋪設有至今看來依然比較科學、完備的供水、匯雨和排水系統。在東宮王后寢宮旁邊的盥洗室看到的部分排水管道相當別致,它是由一節節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狀陶土燒制的圓筒銜接起來的。當污水通過管道排到外面時,根據水力學原理,水流隨著管道口徑的變化產生衝力,達到避免堵塞排水系統的目的。

壁畫藝術

這座王宮確可稱做藝術之宮。建築裝飾十分精彩多樣,特別是那些為數眾多的壁畫更是古代克里特文化的瑰寶。這些壁畫,形象生動,又富有情趣,這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成為古希臘繪畫藝術最突出的代表,這也說明距今3000多年的克里特文化已經相當發達了。

克諾索斯迷宮克諾索斯迷宮

壁畫大體分兩類:一類描寫宗教活動場面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神話;另一類運用寫實的方法刻畫人的日常活動和動物的形態。

覲見室的壁畫是表現三隻臥伏在蘆葦叢中的鷹頭獅身、帶有翅膀和蛇尾的怪獸。據說這種怪物的頭、身和尾分別代表天上、地面和地下的神靈。壁畫畫面款式奇特,色彩鮮艷,形象生動。

西宮北側壁畫間裡一幅描寫克諾索斯王的宗教活動中的競技活動,三名青年男女“鬥牛”的巨幅壁畫。畫中一頭同今天所見的不盡相同的黃牛占去絕大部分的畫面,這頭牛正向前猛衝,一個少年在牛前全力按住牛角。牛身後的少年則腳跟離地,雙手揚起,把一名體態輕盈、身著紅裝的少女拋向空中,少女在空中做完空翻動作後,穩穩是倒立在牛背上。

在中央一庭院南邊一間宮室牆上有一幅關於克諾索斯王的壁畫。壁畫同真人一般大小,畫中的國王頭戴裝飾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過肩的長髮向後飄動,脖子上掛著用一朵朵百合花串在一起的項鍊,腰束皮帶,身著短裙,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由於王冠和項鍊都裝飾著百合花樣的飾物,所以這幅壁畫被叫做“戴百合花的國王”。 畫這些壁畫所使用的顏料都地從植物、礦物以及骨螺(一種海生貝類)中提煉的,色彩自然、鮮艷。古代畫家通常是在牆壁上的泥板尚未乾透時揮筆作畫的,這樣能使色彩滲入泥板,經久不退。

生動逼真的壁畫在王宮中到處可見。皇后寢宮中描繪舞女和海豚在水中遊蕩的壁畫以及其他宮室和長廊中的諸如“藍色的姑娘”、“持杯者”、“蛇神”等,也都無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充分表現了古代克里特人的藝術智慧。

在王宮中還發現了數以千計的石印章,刻有象形文字的泥餅和兩種象形文字的泥版文書,以及金器、銀器、陶器等。這些珍貴的文物都收藏在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館。

消亡

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50年間,地中海克里特島上的克諾索斯宮是米諾斯文化的中心。在克里特島以北的約110千米處有一個火山島,即桑托林島(現稱錫拉島—譯註)。

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在難能可貴的托林島和克里特島發生了若干次破壞性極大的地質變動。人們不知道這些變動是間隔幾年才發生,還是同時總爆發的。但是大家已知道,桑托林島有過巨大的火山爆發,之後又遭海嘯侵襲。桑托林島上的居民點完全被熔融的岩流毀滅。同時,大量的火山灰雲升入空中。而根據一些考古學家的意見,火山灰掩埋了克諾索斯宮。

可以肯定的是,當20世紀初克諾斯宮被發掘出來時,考古學家們必須挖穿火山噴出的物質。他們還發現了受地震嚴重破壞的痕跡,地震可能是同一次地質變動引起的。有一種推測認為,地震可能先發生,使米諾斯人有時間離開克諾索斯宮,駕船逃跑。後來他們可能被海嘯淹沒。

事件發生的具體經過不可能知道,但這次災難標誌著米諾斯文化湮沒的開始。

桑托林島在歷史上一直是火山噴發的場所。最壯觀的一次是公元前196年的海底火山噴發,當時從海面噴射出的火焰持續了4天。這次火山噴髮結束後,形成了一個新的島嶼。

克里特島以北的桑托林島如草圖和照片所示。出自該島火山噴發的火山灰,被認為完全掩埋了宏偉的克諾索斯宮。

挖掘

1900年3月19日, 英國考古學家亞瑟-翰-伊文思開始挖掘赫拉克利翁的克諾索斯宮。這是公元前16世紀克里特的文化中心,也是希臘神話中虛構的米諾斯國王的首府。他的舉動是大膽的、具有獨創性的,無疑要花費伊文思的一大筆金錢。他個人有著可觀的財富,計畫自費重新修建這座古老的宮殿。目前尚不知完成這項工程需用多長時間,但是,總有一天,他會發現彌諾斯文明的一些重要的科學資料。

克諾索斯迷宮克諾索斯迷宮

文明

米諾斯文化是愛琴海周圍地區最早出現的古文化之一。直到100多年前,米諾斯文化還只被認為存在於神話中。

傳說有一個名叫米諾陶洛斯的半人半牛的怪物,住在一所迷宮裡。他是王后帕西淮的兒子。王后米諾斯國王人建造迷宮,用來隱藏這令人恐懼的怪物。每年米諾陶洛斯要吞食7名童男和7名童女,直到希臘王子修斯把他殺死。

當英國人阿瑟-伊文思爵士在克里特島上發現克諾索斯宮時,他便確信它就是傳說中的迷宮。他開始在遺址上發掘,並認為那是一座有5層,1000多間房間的巨大王宮。 王宮建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450年間。建築物不連貫,散布在山麓上。王宮由一位經驗豐富的人設計建造,他甚至設計了複雜的排水系統。

許多人把米諾斯文化看作是最早出現的歐洲文化。

盤點世界上最著名的迷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