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會

光復會

清光緒三十年(1904)冬,蔡元培、陶成章等在上海創立“光復會”,以蔡為會長,聯絡紹興地區“平陽黨”、“烏帶黨”以及其他各地會黨,組織光復軍,籌劃反清起義,為推翻封建帝制,驅除列強侵華勢力,創立中華民國,發揮了重要作用,是辛亥革命時期中國三大革命團體之一。

簡介

光復會的宣言光復會的宣言

1904年(光緒三十年)11月20日,近代革命團體光復會正式成立於上海。由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發起,蔡元培任會長,宗旨是“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以暗殺和武裝暴動為革命的主要手段。總計會員272人(一說560餘人),其中婦女5人,多數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會黨成員和商人,也有少數地主士紳和工匠。會員的徽章為中刻一“復”字篆文,旁刻正楷的金牌。陶成章曾奔走聯繫浙江溫州、台州、處州等地的會黨,計畫以浙江、福建革命力量作兩湖後盾。起義失敗後,陶成章避至日本。1905年與興中會華興會聯合成立中國同盟會,但仍有部分會員獨立活動。如徐錫麟秋瑾熊成基都單獨發動過起義。1910年(宣統二年)陶成章又在日本東京成立光復總會,1912年解體。

歷史階段

前期在中國

光復會活動分前﹑後兩期。光復會於1904年(光緒三十年)冬在上海成立。會長為蔡元培。重要活動人物有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龔寶銓等。他們激烈宣傳革命﹐而宗旨著重”反滿”﹐有著比較濃重的漢族傳統民族思想色彩。活動重點在聯絡會黨。陶成章﹑秋瑾等都曾在浙東各地奔走﹐在會黨中做了不少革命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組織比較嚴密﹐入會者對家人也不能泄露﹐具有比較明顯的地域性。會員大抵是浙江籍人﹐尤以紹興府人為多。主要的活動範圍在浙江﹑安徽和上海。1905年8月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時﹐光復會的主要成員大多仍留居國內﹐並未與聞其事。這年10月﹐蔡元培在上海秘密加入同盟會﹐並擔任了同盟會上海分會會長。秋瑾﹑陶成章也先後加入了同盟會。而徐錫麟等並沒有參加同盟會﹐仍繼續在浙江﹑安徽等地獨立地從事革命活動。同年底秋瑾從日本歸國後﹐也同徐錫麟密切合作﹐發展光復會會員﹐聯絡會黨﹐準備武裝起義。1907年7月﹐徐錫麟在安慶刺殺了安徽巡撫恩銘﹐發動起義﹐事敗被殺。同月﹐秋瑾也在紹興被捕﹐英勇就義。此後﹐光復會的組織無形解體。

後期在國外

光復會第一任會長蔡元培光復會第一任會長蔡元培

後期始自1910年2月(宣統二年)光復會在日本東京重建。以章炳麟為會長﹐陶成章為副會長。在南洋設立行總部﹐以李燮和﹑魏蘭﹑沉鈞業為執行員。其成員大多是對孫中山抱有各種不滿的原同盟會會員﹐其中也有一部分光復會舊人。章﹑陶兩人都受漢族傳統民族思想影響較深﹐“反滿”特別激烈﹐對農民土地問題比較關心。重建的光復會在政治上的準備並不充分﹐沒有獨立提出完整的政綱。注重教育和暗殺﹐而輕視民眾性的武裝起義。陶成章甚至說:“如不用暗(殺)﹐轉用地方起兵﹐喪民費財﹐禍莫大焉。一有不慎﹐必引外國人干涉﹐後事益難著手。”可是﹐當同盟會策劃廣州“三.二九”起義時﹐陶成章﹑李燮和等仍積極參加。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光復會會員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積極回響。此後﹐章炳麟﹑陶成章相繼歸國﹐陶並在上海籌組光復義勇軍。1912年1月3日﹐章炳麟同程德全﹑張謇等另組中華民國聯合會﹔1912年1月14日﹐陶成章被暗殺。從此光復會實際上即不再存在。

歷史發展

籌建組織

光緒二十八年(1902)三月,蔡元培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教育會”。同年八月,蔡元培資助陶成章赴日本留學。二十九年一月,浙江留日學生創辦《浙江潮》。三月,徐錫麟東渡日本,在東京與陶成章相識。四月,黃興陳天華蔡鍔等在東京將“拒俄義勇隊”改建為“軍國民教育會”,內組暗殺團,此為光復會前身。陶成章、龔寶銓等加入“軍國民教育會”。“浙學會”(光緒二十八年九月在東京的浙江留學生所組織的同鄉會)於十月、十一月兩次集會密議,邀陶成章、龔寶銓魏蘭等參加,共商籌組革命團體事宜。

光緒三十年(1904)初,陶成章、龔寶銓、魏蘭受“軍國民教育會”和“浙學會”指派,到上海與蔡元培商議籌組革命團體事宜。同年冬,在上海成立光復會,推蔡元培為會長。

發展會員

光緒三十年(1904)十二月上旬,徐錫麟到上海,在愛國女校晤見蔡元培、陶成章,並加入光復會。陶成章、魏蘭又赴東京,成立光復會東京分部。先後入會的有蔣尊簋許壽裳周樹人等。

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月至二月,徐錫麟去嵊縣、諸暨、義烏、東陽等縣奔走聯絡,結交了不少俊傑之士,並介紹他們參加光復會。三月,徐錫麟向光復會友、紹興富商許仲卿借銀5000元,以紹興府學堂學生進行體操演習需要為名,請準知府熊起蟠,從上海買來後膛九響槍50支,子彈2萬發。又囑光復會員竺紹康從嵊縣會黨中挑選20名青年,由徐錫麟親自督率,每晚在紹興東湖訓練。同月,秋瑾至上海,由陶成章介紹在愛國女校拜會蔡元培。四月,秋瑾回紹興,去東浦熱誠學堂會見徐錫麟,鏇去萬安橋明道女校任體育教習,與光復會員尹銳志尹維峻相識。六月,秋瑾由陶成章、徐錫麟介紹,參加光復會。

建立據點

光復會在浙江的大本營光復會在浙江的大本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夏,陶成章、龔寶銓回紹興。時徐錫麟正籌建學校,作為光復會據點。乃共議,借紹興城內古貢院豫倉空屋數間,作為校舍。陶成章主張辦成師範學堂,設體操專修科,不論何府何縣人,均可入學。陶成章又召呂熊祥、趙卓從嘉興來紹興,襄理教務。學校定名為“大通師範學堂”。陶成章、龔寶銓等又出諸暨,道東陽,經永康,至縉雲,遍招會黨頭目,入紹興大通學堂練習兵操。八月二十五日(9月23日),紹興大通師範學堂開學。自此,光復會浙江聯絡點移於大通學堂,光復會本部之事權亦由上海移至紹興。

秋末,根據當時各省新軍增多的情況,陶成章提出捐官去日本學習陸軍,回國謀握軍權,出清政府不意,實行襲取重鎮、搗穴覆巢之計。徐錫麟等皆贊同。捐官去日本學陸軍的5人:徐錫麟捐道台,填步兵科;陶成章捐知府,填步兵科;陳志軍捐知府,填炮兵科;陳魏捐同知,填騎兵科;龔寶銓捐同知,填工兵科。光復會員、紹興富商許仲卿為捐官出資。大通學堂校務由曹熙欽主持。冬,徐錫麟等到東京,謀求進振武學校,不果,先後回國。

光緒三十二年(1906)四月,大通師範學堂第一期學員畢業。畢業生皆如約返里,或辦體育,或開團練。陶成章為免日後暴露,欲乘時停辦,徐錫麟、竺紹康呂熊祥等皆不同意。於是續招各地會黨骨幹來校。課程有國文、英文、日文、輿地、歷史、教育、倫理、理化、算術、博物、琴歌、圖畫、兵式體操等。十一月,徐錫麟去安慶,就任陸軍國小堂會辦。

光復會在紹興的活動據點,尚有東浦的熱誠學堂,東湖的通藝學堂,城內府橫街的明道女學堂,越王台西側的紹興府學堂,橫街軒亭口的特別書局,和暢堂的秋瑾住宅,倉橋頭的諸暨冊局,水澄巷的嵊縣公局,東街的開元寺,嵊縣城內鼎成藥房樓上的大同學社等。

籌划起義

秋瑾光復會重要成員--秋瑾

光緒三十二年(1906)夏,陶成章聯絡浙、閩、皖等省同志,成立光復軍,陶受任為五省大都督,下分浙東、浙西、江南、江北、江左、江右、皖南、皖北、上閩、下閩十軍,計畫在杭州起義,作大規模行動。十月,秋瑾為光復會刻一木戳,作“”字樣,以為標記。又佩一枚“光”字頭、“復”字腳的戒指作聯絡暗號。十二月十九日(2月1日),湘人來約,謂於十二月晦日在長沙起事。秋瑾決定聯絡浙江黨人預謀接應。於是奔赴金華、衢州、嚴州各地發動會黨。

陶成章與南京軍人共謀襲取南京,計畫從嚴州經湖州取道廣德,率勇士數十人暗入南京,接應兵營暴動。不期南京內應志士行動不密,清吏預作戒備,陶成章避走日本。

十二月廿九日(2月11日),秋瑾回紹,與紹興、金華、處州三府會黨首領等待長沙起義訊息。後長沙義旗未舉就告失敗。秋瑾乃決心獨立起義。光緒三十三年(1907)正月初,秋瑾被公舉為大通師範學堂督辦。二月十三日(3月26日),大通師範學堂第二期開學。時陶成章從日本潛回安徽,在蕪湖中學任教,以便就近與徐錫麟聯繫,商討起義事宜。徐錫麟是時已任安徽巡警學堂監督,仍兼巡警處會辦。

一月下旬,秋瑾第二次去金華聯絡會黨,準備獨立起義。又以大通師範學堂為中樞,往來杭、滬,運動軍學兩界起義。三月,光復會員裘文高召集台州義勇,由東陽至嵊縣,在西鄉廿八都樹旗起義,殺死清軍數十名後退入東陽。

三月初旬,秋瑾又一次從諸暨經東陽、永康至縉雲壺鎮,聯絡會黨。回紹後,函召金華、處州各會黨首領到紹興議事,並令在體育會學習兵操,前後相繼百餘人。三月中,秋瑾接待由蔣尊簋帶隊來紹演習的杭州弁目學堂學生,學生多半是“大通”老生,大部分是光復會員。又接待由竺紹康介紹來的仙居會黨人士。秋瑾命永康龍華會呂阿榮負責永康光復會事宜。至此,秋瑾已組織起一支約有四五萬人的反清地下軍——光復軍。她改約束,頒號令,分光復會職員為16級,以七絕詩一首為標記。詩曰:“黃禍源溯浙江潮,為我中原漢族豪;不使滿胡留片甲,軒轅依舊是天驕。”從“黃”字至“使”字,16個字皆有標記。推徐錫麟為首領,秋瑾自任協領,“源”字為分統,“溯”字為參謀,“浙”字以下為部長、副部長。勢力所及,上達處州,中亘金華,下及嵊縣、浦江,而以紹興為中心。

四月初一日後,秋瑾復編光復軍為8軍,用“光復漢族,大振國權”8字為8軍記號。任命張恭、竺紹康、王金髮等為分統,共28人為領導。商定起義計畫為:先由金華起義,處州應之,俟杭城清兵出攻金、處,即以紹興義軍渡江,襲擊杭城,軍學界為內應,與皖軍會師金陵。若攻杭不拔,則返軍紹興,入金華,道處州,出江西,以通安慶。定為五月二十六日(7月6日)起義。秋瑾又起草一系列檔案,如《光復軍起義檄稿》、《告國人書》、《光復軍軍制稿》,還寫了《同胞苦》、《支那逐魔歌》等通俗宣傳稿。

五月十四日(6月24日),秋瑾宣布大通師範學堂提前放暑假,分發學生去各地籌划起義。又以光復軍協領名義,向浙東各地光復軍發布五月二十六日(7月6日)起義的命令。同時派周華昌俞煒等32名壯士組成“敢死隊”去杭潛伏。因準備不及,秋瑾又把日期改為六月十日(7月19日)。而各地光復軍不知起義改期,以致舉事受挫,頗多傷亡。

五月二十六日(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槍殺安徽巡撫恩銘後,被執犧牲。五月二十七日(7月7日),紹興紳士胡道南等向紹興知府告發秋瑾、王金髮等將於六月初十起事。知府貴福連夜赴杭,先見在杭的山陰巨紳湯壽潛,後稟浙江巡撫張曾揚。同日,《上海時報》披露皖案經過,秋瑾女友王璧華派專人來紹告知,勸秋瑾去上海暫避。六月初一日,秋瑾得知安徽事敗。

六月初二日,秋瑾集在校學生議事。有人提出:先殺貴福,占領紹城,再圖其餘。秋瑾認為必須待六月初十日起事。會後,秋瑾遣學生20餘人赴杭城分頭埋伏,以為內應。六月初二,浙撫張曾揚派300餘清兵來紹。六月初三,杭州會友密書至大通師範學堂,言清兵已發,速定謀抵制。眾學生又集議,無結果。會後,秋瑾率學生藏匿槍械。是日,光復會骨幹周亞衛與程毅自杭到紹。下午,秋瑾派周亞衛去嵊縣與竺紹康聯繫。

起義失敗

光復會領導人在日本合影光復會領導人在日本合影

六月初四,上午九時,王金髮自嵊縣來,與秋瑾商議六月初十舉事之約。午後離去。已而清兵進城,學生集議,勸秋瑾離校。王金髮復至,力勸秋瑾暫離。秋瑾毅然說:“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如果他們將我綁赴斷頭台,革命至少可以提早五年成功!”促王金髮速離,王忍悲告別,逾牆而走。下午四時,知府貴福、山陰縣令李鍾岳、會稽縣令李瑞年,會同清兵第一標第一營管帶徐方詔帶兵300餘人包圍大通師範學堂。秋瑾居內舍,被清兵逮捕。同時被捕的有:徐頌揚徐福昌傅有堂陳樹南蔣繼雲、金阿意、魯阿敖、王植槐、王植松、劉連貴、程毅、錢應仁、僧明心、張仁有、馬錫鈞、馬開先、魏仁恩、周聚昌等19人。搜走手槍1支,毛瑟槍41支,子彈6000餘發,檔案及秋瑾詩詞作品一包。

皖浙起義失敗後,光復會員仍在全國各地繼續革命活動。光復軍多次起義,為辛亥革命作出貢獻。死難者約5000人。

後期活動

秋瑾犧牲後,紹興的機關被破壞。杭州的機關設在西湖邊上的白雲庵內。因浙江新軍第二標標統蔣尊簋是同盟會員,其部下多為光復會員,所以,杭州的光復會員與同盟會合作得較好。浙江的光復會員除來自會黨外,相當數量是新軍中的官兵。他們是後來浙江獨立的主要力量。光復會在上海的秘密機關設在法租界平濟利路良善里的銳俊學社內。銳俊學社是以光復會員尹銳志和尹維俊姊妹二人的名字命名的,是丁末起義失敗後實際負責光復會對外通訊聯絡和偵查工作的總機關。

1911年6月,陶成章去南洋募款,光復會的日常工作實際由尹氏姊妹主持。10月武昌起義爆發,尹氏姊妹力謀回響,以陶成章名義運動滬上各界人士,聯絡滬軍管帶陳某、吳淞海軍朱庭燎、陸軍黃漢湘參加光復會,共同策劃革命。不久,李燮和從南洋回到上海,任光復軍總司令。上海製造局的滬軍反正後,同盟會員陳其美提出擁有製造局所存槍械的大部分、平分製造局存銀、在製造局設立滬軍都督府、由他任滬軍都督、光復軍總司令部移駐吳淞等要求,尹銳志都一一答應。(周亞衛,《辛亥革命親歷記》)

上海、吳淞光復後,尹銳志等又派人前往蘇州,遊說江蘇都督程德全,程權衡形勢後表示同意,江蘇遂宣告獨立。上海、江蘇獨立後,浙江巡撫增韞仍負隅頑抗,尹銳志率部親往杭州,會同朱瑞呂公望等商謀浙省光復,發動起義。起義中年僅17歲的尹維俊手持炸彈、帶領敢死隊率先衝進巡撫衙門。至此,江、浙、滬連為一片,不僅鞏固了上游湖北的獨立,而且推動了長江沿岸安徽、江西及其他省區的獨立,從而將反清革命推向高潮。

南京是兩江總督駐節之地。上海、江蘇光復後,兩江總督張人駿命令提督張勛在城內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對抗革命。革命黨人潛入南京,聯絡第九鎮統制徐紹禎和巡防營、督署衛隊起義失利。徐氏前往上海乞師求援。光復軍派出黎天才所部,會同浙軍、滬軍、蘇軍,組成江浙聯軍,以徐紹禎為總司令,從東、南、北三面向南京清軍守軍發起進攻,於12月10日攻下南京。在攻奪南京的戰鬥中,光復軍“在諸軍中最號稱能戰者矣”。南京光復後,革命勢力完全控制了長江下游地區。其時,適逢漢陽失守,武昌形勢孤危;黃興急至上海,要求江浙派兵增援武昌。經江、浙、滬三都督協商,光復軍總司令李燮和受命為援鄂軍總司令,統兵四標,炮隊二營,前往武昌,為保衛武昌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意義

光復會史稿光復會史稿

光復會的底定東南是“厥功甚偉”。武昌首義後,第一個回響起義的是上海。上海的光復又連帶推動了江蘇和浙江的獨立,而江浙聯軍會攻南京的勝利則為日後民主共和政治的實現,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礎,而這一切均與光復會分不開。

正如日本歷史學家中村哲夫教授指出的:光復會在上海率先回響鄂省獨立,連帶推動江蘇、浙江的獨立,“直接影響和決定了清朝日後的傾覆”。辛亥革命前,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武裝起義始終放在兩廣和西南地區。光復會在浙江的紹興、杭州和上海均設有秘密指揮機關。當時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是江、浙、皖一帶,革命勢力最大的還是光復會。由於光復會的不懈努力,這一帶革命聲勢最為高漲,為江、浙、滬、皖日後光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縱觀光復會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動,不難看出它為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底定東南、鞏固武漢和推進北伐,奪取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歷史評價

1912年1月28日,章太炎在給孫中山的信中把光復會的貢獻講得很清楚:“自癸、甲以來,徐錫麟之殺恩銘,熊成基之襲安慶,皆光復會舊部人也。近者,李燮和攻拔上海,繼是復浙江,下金陵,光復會新舊部人,皆與有力。雖無赫赫之功,庶可告無罪於天下。”

同一天,已經成為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致電陳炯明及同盟會,對光復會的評價基本上認同章太炎的看法,措辭幾乎都一樣,他說:“光復會則有徐錫麟之殺恩銘,熊成基之襲安慶,近者攻上海,復浙江,下金陵,則光復會新舊部人皆與有力,其功表見於天下。”(他後來在《建國方略》里回顧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史時,也充分肯定了光復會的歷史功績)

光復會為推翻滿清政府的專制統治,創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崇高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理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光復會的歷史功績也必將永遠銘刻在國人的心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