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華鎮

保華鎮

四川省榮縣保華鎮位於縣西,幅員66.05平方公里。東接榮縣度佳、正紫鎮,南鄰榮縣新橋、東佳鎮,西倚犍為縣金井、榮縣留佳鎮,北界榮縣長山鎮。鎮屬丘陵,東西高,南北低。境內有非金屬礦石灰岩礦、石粘土礦(陶泥)、石英沙岩礦,有可燃性有機岩礦煤礦(屬煙煤),有金屬礦菱鐵礦。轄16個村民委員會,149個農業合作社,2個居民委員會,3個居民小組。2001年底總人口2667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45人。耕地面積28121畝,其中田15390畝。鎮政府駐保華場,距縣城33公里。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保華鎮保華鎮
長山鎮緊鄰縣城,新邛川(川藏路)、新大(邑)路經過境內7個行政村,地理位置優越,屬川西典型的“壩子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泗江埝水系自流灌溉。境內團結村緊鄰南河,地勢較低,土壤屬沙土,易受洪災。

在縣委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開放強鎮、富民興鎮”的經濟發展戰略,鎮域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8年,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1128萬元;農業總產值362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1.7%;鄉鎮企業總產值33000萬元。1998年底,農村人平純收入達2610元,比1995年增加55.4%,農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狀況得到較大的改善。鄉鎮企業通過第二次創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全鎮5戶集體企業已有4戶完成改制,共盤活存量資產300萬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鄉鎮企業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農業情況

保華鎮保華鎮
2007年,保華鎮農業總產值5796萬元,主要產品水稻7047噸,玉米2677噸,紅苕3503噸,小麥797噸,花生308噸,油菜籽64噸,油茶籽100噸,蔬菜5178噸,水果317噸,水牛出欄116頭,生豬出欄32024頭,山羊出欄11343隻,出欄100220隻,出欄77527隻, 出欄48665隻,出欄87435隻,漁產品151噸。企業總個數553個,其中私營20個、個體533個,務工總人數2439人,總產值15532萬元,主要產品原煤30萬噸,磚250萬塊,水泥製品460立方米,日用陶瓷305萬件。

農業結構調整栽植豐水梨670畝,枇杷680畝,零星果樹4560畝,櫃桉2061畝,筍材兩用竹1800畝。招商引資金額100萬。項目:旭灣村七組石砂廠、高屋村一組石英砂廠、洋叉坳村白石廠轉辦、紅豆樹村建土陶廠1個、桃源煤礦引資合辦。

公路設施

保華鎮保華鎮
保華鎮通村油路建設工程自啟動以來,全鎮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共籌集資金201.8萬元,結合國家項目實施,2008年共鋪設通村油路26.9公里。

據了解,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鎮黨委、政府抽調精兵強將對工程質量進行全程跟蹤,各村兩委和黨務監督委員會、廉情監督站也成立了工程質量監督組及財務管理組。黨務監督委員會、廉情監督站的同志始終堅持在工程第一線,對公路工程質量嚴格監督,出現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情況及時向施工方提出整改建議,確保工程質量,實現了施工單位和民眾雙滿意的目標。由於民眾修路熱情高漲,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到7.1公里建設指標打通了代家山村通往新橋鎮的跨境公路和一條通組幹線,投資4萬餘元對受損嚴重的大觀橋進行了維修,並新修了一座雙向車道跨境大橋,連線保華鎮與東佳鎮,確保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2008年,為確保公路使用壽命,各村對公路進行了載重限制,並落實了專人對公路進行養護。

水利設施

保華鎮保華鎮
榮縣保華鎮把解決民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作為政府為民辦的實事來抓,2008年以來,通過項目帶動,動員民眾投工投勞,大興農田水利建設,有效緩解了人民民眾飲用水困難。

保華鎮是全縣典型的缺水大鎮,鎮黨委、政府通過向上爭取項目,同時動員民眾投工投勞,形成了“上面撥一點,政府補助一點,民眾投入一點”的籌資投工模式。2008年全鎮新修建自來水廠1個,整治病險水庫3座,修建蓄水池50餘口,打水窖120口,山平塘標準化建設50口,維修清淤水渠30公里,新修水渠5公里。據保華鎮負責人介紹:“以前場鎮5000餘名民眾的飲用水是直接從芭葉灣水庫引進的,沒有經過水廠處理,水質得不到保證,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在保華場口新修建了一個自來水廠,工程已竣工,待正式運行後將解決場鎮居民飲水問題。”

工作思路

保華鎮保華鎮
1、以“三級聯創”建設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爭創“五好”村黨組織活動。一是進一步貫徹落實“三級聯創”建設活動精神,把村黨組織的建設的目標要求統一規範為“強核心,爭創領導班子好;強素質,爭創黨員幹部隊伍好;強管理,爭創工作機制好;強服務,爭創農民民眾反映好;強實力,爭創小康建設業績好”等“五強、五好”。二是著力健全“三級聯創”建設活動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加大對各村推進措施和工作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加強分類指導,堅持典型引路。三是進一步加快村級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步伐,建立健全制度,並切實抓好落實,在解決“有章理事”的同時,利用現有資源,著力解決好部分村支兩委協調配合問題。

2以進一步深入開展農村黨員“雙培雙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為載體,著力建好一批“雙帶”示範戶。圍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以建立特色農業為工作思路,依靠各村的“雙培雙帶”示範基地,充分發揮無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著力建好一批“雙帶”示範戶。

3、以鞏固主題教育活動成果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支部建設,增強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確保各村支部成為帶領民眾致富的堅強堡壘。二是加強農村幹部的作風建設,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通過“學教”活動,農村幹部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作風有所改進,要鞏固“學教”成果,必須繼續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克服工作中的隨意性、盲目性,要求幹部要做到“四要”。一要樹立民眾觀念,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二要了解民眾,了解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三要團結民眾,把廣大民眾團結到黨和政府的周圍。四要實踐宗旨,要做到在任何情況下與人民民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要“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切實解決民眾的實際困難,紮下根,撲下身,老老實實,多為民眾辦實事、好事。並將每周一定為各村集體辦公日和民眾接待日。

三是要緊密聯繫農村黨員幹部的實際,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學習培訓,創新培訓機制和方式,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採取以會代訓、現場參觀、典型示範等方式,加強對農村黨員、村幹部思想政治和實用技術的培訓,使他們成為破難題的高手,帶頭致富的能手。四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為抓手,細化要求,創新措施,確保幹部能夠真心真意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五是各村支部要將優秀青年,特別是鄉土人才、致富能人、退伍軍人、優秀外出務工人員納入村級後備幹部視野,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以解決當前農村黨組織後繼乏人等問題,2008年建立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要進一步加強培養與鍛鍊,以促使他們早日成熟。六是紮實開展“雙向承諾”制,接受民眾監督,做好工作,服務好民眾。

4、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以農戶為基礎,以產業為依託,以專業協會為載體,以富民為目的,通過支部抓協會,協會帶農戶,讓幹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長期得實惠的一種新的工作模式。另可採取租賃、承包賣等多種形式,進一步盤活集體資產,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5、繼續以“村務公開”制度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當前,民眾民主意識日益增長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相對滯後的問題日益凸現。現今“村務公開”制度仍然是實現當前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有效途徑,各支部要進一步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沒有的補齊,既要重建章又要重落實,村務公開欄內容要保持更新,一季度必須公開一次,防止各項工作流於形式,給民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

6、落實工作責任制,建立村建工作常抓常新的工作機制。繼續推行黨政領導分片抓黨建村建的工作責任制,各位黨政班子領導按分片分線要求抓好片區各村的黨建村建工作。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繫一個村,具體負責指導該村的黨建工作。

鄉鎮榮譽

保華鎮黨委獲中共榮縣縣委“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集體”稱號。鎮黨委副書記張明虎獲“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個人”稱號。鎮黨委副書記吳秀英獲中共榮縣縣委、榮縣人民政府“三五”普法“先進個人”稱號。鎮黨委委員程躍前獲中共榮縣縣委、榮縣人民政府“九五”期間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