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灘鎮

保灘鎮

保灘鎮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城西南3公里,地處漣水與楚州、淮陰三縣區交界處,東臨廢黃河,與周恩來總理故居隔河相望,西傍鹽河,309省道縱穿全鎮南北26公里,淮江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鎮耕地面積3.21萬畝,2.43萬人口。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境東的廢黃河,原是淮河下游的入海故道,古代稱淮河宋光宗紹熙5年,也就是公元1194年,黃河缺口改道,從此奪淮入海,河水流經此地,洪水泛濫,當地百姓全力保護,使附近的灘地得以耕種,故而取名保灘。保灘鎮不僅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全國綠化先進鎮、省科技先進鎮,而且是淮安市明星鎮,素有“草雞大鎮”、“建築大鎮”和“林業大鎮”之美稱。

招商引資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充分發揮區位、交通、資源等優勢,集中精力抓招商,全鎮現有私營企業30個,個體企業163個,從業人員1800個。近3年累計投入固定資產6000萬元。新引進的邦克洗化、同利工具、暢吉製衣、天成膠業、創州木業、文明木業等一批標誌企業相繼投產運營。客商前來保灘鎮投資興辦企業,享受三大優惠政策。

用地優惠:在用地上,凡是投資興辦工業企業的,土地按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方式供地。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按投資額大小,在繳納徵地成本後,以宗地標定地價的20%-40%收取出讓金,投資額越大,收取的出讓金比例越小,興辦科技型企業和投資500萬元以上重點企業,只收取民眾補償和省市規費。外商通過租賃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可採取年租金制,租金按不高於省定最低標準的50%收取,一次性繳納8年以上租金,可繼續優惠。興辦交通、能源基地設施項目,需要征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5年內減半徵收。投資興辦教育、文化、科學技術、衛生等社會公益事業項目,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只需繳納用地補償,投資額達到一定規模的,視不同情況給予更加優惠,直到零地價供地。

稅收政策:(1)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獲利年度起,前3年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減半徵收,往後逐年10%遞增。(2)從事養殖業、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的外商投資企業,銷售自產產品,免徵增值稅。新開發荒地、荒灘、水面自行經營的項目,農業稅、農業特產稅減半徵收。(3)來料加工、來料裝配企業,加工裝配後的出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先征後返。(4)外商投資企業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城市房產稅、車輛使用稅,實行先征後返。

保灘鎮保灘鎮
費用優惠:(1)整體收購該鄉鎮企業一次性交款的,可按公開售價優惠30~40%;購買倒閉企業或停產一年以上企業,可優惠50~70%;一次性付款不少於應付款的50%。(2)外商投資企業,免交地方集資收費以及各種地方一次性收取的基金和費用。(3)外商投資企業的生產、辦公用房等建築工程,除上繳省市部分,其它如基礎設施配套費、增改發展基金、白蟻防治費、散裝水泥專項基金等收費項目一律免除。(4)外商投資企業申請立項、報批、登記等費用,只收工本費註冊費,其它費用一律免收。(5)外商投資企業,5年內免增水資源費。(6)外商投資企業,免收水、電增容費。(7)外商投資企業排污達標的不收排污費,超標的按最低限額收排污費。
(8)外商投資企業招收工人,縣內在職職工和下崗職工的勞動部門免收除有關保險金以外的所有費用;招收外地勞動力免繳就業調節金;引進的科技人才,享受本地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9)對外商投資企業,公安部門免收治安聯防費、人口暫住費。(10)投資者及相關人員的子女入學、入托,免收借讀費、擇校費、建校費。

企業風采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全鎮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引進的邦克洗化、同利工具、暢吉製衣、天成膠業、創州木業、文明木業等一批標誌企業相繼投產運營,效益明顯。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一區三園的工業帶建設穩步推進,全鎮工業經濟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同利工具漣水縣同利工具製造有限公司是浙江瑞安老闆唐開業先生投資500萬元在保灘創辦的五金製造業。企業占地6000平方米,擁有生產廠房和辦公,生活用房2800平方米。主要有磨砂車間、噴漆車間、拋光車間、熱處理車間、裝配車間和色裝車間。該公司堅持靠大靠外,不斷發展壯大。2001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市列統企業,公司現有行管、技術人員26人,員工118餘人,主要生產手工具、鐵制農具、圓藝工具、建築工具等四大系列52種產品,並通過ISO9002認證,為省外貿重點企業,產品全部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地區。

暢吉製衣:暢吉製衣廠是由浙江平湖富士製衣顧士明老闆投資興辦。現有裁剪、縫紉、銬邊、裝機、整燙、服裝六大生產線,年生產成衣30萬件以上,服裝產品全部銷往歐美東南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保灘鎮保灘鎮
天成膠業:坐落在保灘鎮區中心,始建於一九八二年,於2000年八月份由連雲港市新浦區個體老闆徐成租賃經營。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現有廠房40間近10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18萬元。主要設備有2噸鍋爐一台,反應釜5台,攪拌機1台,濾油機1台,貨運汽車1輛,廠內水電路三通,擁有200KVA變壓器1台等。該項目主要原料為甲醛和尿素,經催化反應,通過二級分餾等工藝流程,生產尿醛膠,產品無毒,無環境污染,是新型高科技板材粘合劑,產品銷往上海張家港等地。

邦克洗化:項目是由遼寧錦州德泉公司高俊華淮安美佳麗洗化公司宋文來共同投資1060萬元在保灘創辦的淮安邦克有限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生產消殺用品的定點廠家,於2002年3月18日破土動工,徵用土地56畝,建設標準廠房1萬平方米,辦公用房、生活用房4000平方米。2002年5月初開始投產。

文明木業江蘇省文明木業有限公司是淮安市民營大戶胡文明投資300萬元興辦的細木工板加工企業。企業占地17500平方米,擁有廠房850平方米,主要生產各類旋切板和細木工板。現有行管、技術人員19人,工人140人。

特色農業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農業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四季分明,發展農業潛力較大。全鎮的種植業和養殖業達到布局區域化、品種特色化。農業科技含量較高,全鎮小麥13500畝,水稻9380畝,特種蔬菜5000畝,全年糧食總產13834噸,油料總產量1504噸,年出欄生豬27800頭,家禽400萬隻。鎮內擁有成片林4000畝,木材蓄積量達80萬立方米,年可採伐1萬立方米。保灘鎮初步建成了以糧食、油料、棉花為主的糧油棉基地,以草莓、清蘆筍薹韭等為主的特種蔬菜基地,以草菇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弘保禽業為龍頭,建成了蘇北較大規模的設施化家禽養殖基地。“漣淮草莓”、“厲渡草菇”、“弘保活珠”等農副產品暢銷省內外。全鎮新添置大型聯合收割機68台,組建跨區作業聯合體。全鎮近5000人外出搞建築,成為遠近聞名的建築大鎮。

社會事業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境內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建設實力雄厚,1.5平方公里的中心小城鎮內,各類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農貿市場、商貿新區和工業園區拔地而起,鎮內的商業、餐飲、娛樂及其它服務業門類齊全。水、電、通訊設施配套,現有5座自來水廠,家家戶戶飲用上自來水。日供水4.5萬噸。220KV變電所一座,主變容量600KVA,可滿足大型投資項目用電需求,全鎮70%的居民擁有電話。鎮、村道路達到黑色化,村組道路實現砂石化。機關辦公自動化,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鎮。

農業合作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這根主線,確立“發展率先、建設領先、和諧爭先”的總體目標,以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載體,引領農民闖市場奔小康。實現以幹部帶動、黨員創業和農民合作的規模化養殖、設施化種植和休閒開發為主體的農民增收新格局,先後組建了5個經濟合作組織,吸納入社農戶達750多戶,年可為社員增收1000餘萬元。在組建經濟合作組織、打造引領農民抗擊市場風險的“聯合艦隊”過程中,保灘鎮不斷創新發展思路,積極走圍繞產業建支部、建好支部促產業之路,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初步實現了組織、產業比翼齊飛的良好態勢。弘保禽業黨總支下設的禽業支部、鴨業支部、兔業支部和企業4個黨支部,發展勢頭迅猛,黨員人數增加到161名,合作社採取黨員帶農戶、大戶幫小戶的結對幫扶方式,形成個個支部有產業、有特色。保灘鎮還按照基地規模化、產品多元化和產業特色化的要求,注重延伸特色產業鏈條。弘保禽業合作社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擁有1000噸冷庫、兩條現代化生產流水線的三森食品有限公司,採取合作社+農戶+企業的合作模式,產業鏈條的拉長,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該合作社在原有飼養肉雞150萬隻的基礎上,又新上了草雞、長毛兔弘保活珠綠殼雞蛋炕孵等項目,有效地擴大合作社經營規模和輻射空間,帶動四個村1200多戶農民致富,養殖效益節節攀升,戶均可增收4000元。文明豬業合作社的發起人唐文明,他在原有飼料加工、生產、銷售的基礎上,積極籌集200萬元資金興建了4600平方米標準化豬舍,同時利用三森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和冷庫資源,大大降低了養殖戶市場風險,文明豬業合作社組建以後,入社農戶已達168戶,投資入股總額達560萬元,該社已累計出欄生豬2584頭,現存欄生豬達1500頭。
保灘鎮保灘鎮
保灘鎮還注重科技培訓與規模化發展的有機結合,堅持向科技要效益、向規模要市場。在科技培訓方面,弘保禽業合作社充分利用省級科技素質培訓基地的優勢,承擔著全鎮合作經濟組織的各類培訓,認真實施輔導培訓、試點示範、信息網路、規範建設等“四大工程”,固定培訓基地與20多個現場教學示範點相銜接,涵蓋草莓、西瓜、溫室蔬菜大棚種植、生豬、家禽養殖、農機等十多個專業技術培訓,年培訓兩千多人次。在基地建設方面,周集土地合作社能夠以土地入股方式將土地進行流轉,合作社成立後,按照“憑股付息、承包管理、利潤分紅”經營管理方式,實行統一經營,綜合開發,建成了一個花卉種植示範基地。環宇農機跨區作業合作社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實現農業機械市場化、合作化。實行統一安排作業區域,統一對外簽訂作業契約,形成了比較規範的經營運作機制,形成了對外服務主導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