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豬

保山豬

保山豬主分布於雲南省保山地區的保山、施甸、昌寧、騰衝、龍陵等地。產區海拔750-2600m,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降雨量961mm。產區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蠶豆、大麥、甘薯等。豬的飼養管理以放牧為主,育肥豬在催肥期、母豬在臨產前後10-15d才在圈內飼養,其餘時間均在外放牧,晚上補飼1次青粗飼料,有時在放牧過程中撒餵一些苞谷、蠶豆等籽粒飼料。壩區養豬以舍飼為主,飼養管理比較細緻,一般每天飼餵2次,農作物收穫後將豬放入田地里找食散落的籽粒、落穗。

基本信息

簡介

保山豬保山豬
名稱:保山豬(又稱保山大耳豬)
產地(或分布):雲南省保山、施甸、昌寧、騰衝等縣。
數量:1980年統計約90萬頭。
主要特性:體型分三種類型:分別為大骨、細骨豬、二浪子豬。二浪子豬介於前面兩個之間。被毛有黑色和棕色(火毛)兩種,而以黑色豬為最多。成年公豬體重為82千克,母豬體重68千克(大骨型)。經產母豬窩產仔為7~8頭,60日齡斷奶個體重5.8千克。肥育期日增重為130~170克,屠宰率為68.2~71%,瘦肉率為42.6%。

繁育

保山豬保山豬
“保山豬”屬雲南省地方優良品種,其表面性狀為純黑毛、背毛稀疏、頭似八卦、身腰長、個體大,四肢粗壯有力。保山豬的特性是耐粗飼、不挑嘴、好飼養、飼料轉化利用率高、適應性強、抗病性強、肉質細嫩風味口感好,其肉質好較適合醃製優質火腿。“保山豬”既適合一家一戶散養、發展家庭經濟,也適合規模的飼養。
為更好地利用雲南省地方豬種資源、保護豬種的遺傳多樣性,提高養豬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及周邊地區養豬業持續、健康、優質高效穩步發展。雲南省科技廳於2001年立項進行“保山豬優良母系選育及雜交優勢利用”的研究。 基礎群組建對種豬場原有的保山豬進行整群鑑定,選優去劣,初選母豬47頭,公豬3頭。同時從隆陽區(新城、楊柳、瓦度)、施甸(老麥、永保)、昌寧(卡斯、苛街、漭水)選購健康無病的(由保山市畜牧獸醫站協助進行相關疫病監測)保山豬母豬37頭,公豬6頭。組建基礎母豬84頭、公豬9頭(含9個血緣),完成了當年選組基礎群的任務。
科學選育方法一:是採用開放核心群選育(ONBS),核心群種豬來源廣泛,定期開放,優秀的進行世代重疊;不追求代數,兼顧血緣結構,根據選育進展從產區發現的優秀個體或推廣的種豬後代中補充核心群。
二是初產與經產結合,以經產為主要選擇依據。採用控制與隨機交配相結合,即優秀或不同性能優秀個體交配和一般性能隨機交配,對特別優秀個體如產仔多的公母豬可在核心群中利用3胎。世代重疊,即經產母豬在完成第一胎後,第二胎作雜交配合力測定或生產二元雜交仔豬,一般三胎完成後退群。
三是階段選擇,即在70日齡、6月齡和配種前進行選擇。70日齡按照品種特徵、乳頭數、窩重、個體重進行選擇;6月齡按照測定成績,以體重、體長、活體背膘構成的指數進行選擇。一般留種比例35%~50%、公豬25%~30%。初產結束時,以產活仔數和斷奶重構成指數進行選擇。
四是雜交配合力測定選用不同國家來源的杜洛克、大約克進行雜交組合測定,每個品種公豬不少於3頭,雜交組合依據區內已接受的杜×保、約×保和杜×(約×保)等,其中以約×(杜×保)為重點。每個雜交組合分年度重做2次,進行育肥試驗,測定其日增重、料重比、瘦肉率和肉質等指標。
五是制定核心群各類豬群的飼養標準及飼料配方、青飼料或青貯飼料合理利用。
六是試驗、示範、推廣在核心群選育過程的同時,在保山、昌寧、施甸選擇示範區,進行母豬普查整群,建立擴繁場逐步推廣選育的保山豬或二元雜母豬,並制定實施相應操作措施,按目標要求組織農戶科學飼養和經營,以提高全區養豬業良種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促進養豬生產水平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