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藏豬

迪慶藏豬

迪慶藏豬中心產區在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地。產區地處青藏高原,地形複雜,大體可分為高山區、半高山區和河谷區。高山區海拔3000米以上,屬牧區。年平均氣溫1~7℃(最高27.7℃,最低-28.6℃),無霜期40~129天,年降水量640毫米左右。境內牧場寬廣,屬高原草甸草地,牧草以禾本科,莎草科為主,少量為豆科、薔薇科

基本信息

區劃品種名稱

迪慶藏豬

類別


典型圖片

迪慶藏豬迪慶藏豬

產地及環境

迪慶藏豬中心產區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地。產區地處青藏高原,地形複雜,大體可分為高山區、半高山區和河谷區。高山區海拔3000米以上,屬牧區。年平均氣溫1~7℃(最高27.7℃,最低-28.6℃),無霜期40~129天,年降水量640毫米左右。境內牧場寬廣,屬高原草甸草地,牧草以禾本科,莎草科為主,少量為豆科、薔薇科。農作物一年一熟,以青稞、春小麥、馬鈴薯為主,蕎麥、燕麥、蔓青等次之。畜牧業較發達,以氂牛,綿羊量多,馬次之,豬較少,以常年放牧為主。半山區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屬半農半牧區,是藏豬的主要產區。年平均氣溫7~12℃(最高30.2℃,最低-15℃),無霜期110~190天。氣候乾燥,日照長。農作物—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以青稞、小麥、玉米和馬鈴薯為主,蠶豆、豌豆次之。畜牧業以羊、牛為主,其次是豬。河谷區海拔在2000米以下,屬農區。年平均氣溫12~18℃(最高35℃,最低-3℃),無霜期180~300天,年降水量850毫米左右。農作物一年兩熟,主產小麥、玉米,其次為水稻、青稞、馬鈴薯等。畜牧業以豬、羊為主,其次是牛、馬。

地理分布

迪慶藏豬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地。

品種特徵

迪慶藏豬體小,嘴筒長、直,呈錐形,額面窄,額部皺紋少,耳小直立,或向兩側平伸,轉動靈活。體軀較短,胸較狹,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線較平,後軀較前軀高,臀部傾斜。四肢結實緊湊,蹄質堅實、直立。鬃毛長而密,鬃毛一般延伸到薦部,其長度一般12~18厘米,每頭豬可產鬃93~250克。此外,部分初生仔豬的被毛有棕黃色縱行條紋,但隨著日齡增長而逐漸消失。乳頭以5對居多;迪慶藏豬終年放牧,飼養管理粗放,與牛、羊混群或單群放牧,以采食蕨麻、酸酸草、野蒿、野胡蘿蔔、珠芽寥、野苜蓿等牧草、草籽和橡樹等的落果、農作物的落谷為主。夏秋季(約5~10月份)野生飼料豐富,冬春季則以蕨麻和草根為主。迪慶藏豬放牧性能良好,每日放牧10小時左右,據測定放牧採食時間占86%.遊走和休息時間占15%,採食率14.07%,全日可採食3.71公斤飼草。

品種性能

迪慶藏豬成年公豬平均體重42.20公斤,體長96.50厘米,胸圍77.20厘米,體高52.10厘米;成年母豬相應為:54.34公斤,100.13厘米,87.01厘米,53.95厘米。在放牧條件下,母豬一般年產仔一窩。仔豬初生重0.4~0.6公斤,2~3月齡時自然斷乳,斷乳體重2~5公斤。由於飼養管理條件差,母豬性野和野獸猛禽的侵害,哺育率較低。迪慶藏豬在終年放牧條件下,肥育豬增重緩慢。12月齡體重20~25公斤,24月齡35~40公斤。在舍飼條件下,用每公斤含消化能3.3兆卡,消化粗蛋白166克的混合料不限量飼養,307日齡體重達53.0公斤,日增重173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5.24公斤。迪慶藏豬能適應惡劣的高原氣候、終年放牧和低劣的飼養管理條件,但屠宰率不高,皮較薄,胴體中瘦肉較多,採用舍飼不限量飼養,雖增重較快、屠宰率提高,但胴體中脂肪含量增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