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雞

瓢雞

瓢雞體型獨特,屬肉蛋兼用型品種,是中國稀有的地方雞種之一。瓢雞原產地為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主要分布於田壩鄉的田壩村、瓦橋村、三河村,者東鎮的者整村和按板鎮的磨慶村、宣河村,相鄰的寧洱縣梅子鄉也有少量分布。該品種具有性情溫順、適應性強、易肥、產肉性能好,肉品質優良等特點。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是一個山區縣。這裡山高林密,溪流淙淙,風景秀美,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這裡有一種很受歡迎的特色農產品——瓢雞。那么,瓢雞有什麼特別呢?畜牧師李應明:"跟普通雞相比,瓢雞缺少主羽和鐮羽。如果比較宰殺後的普通雞,它還缺少了尾綜骨,尾椎骨和尾脂腺。"

體形外貌

瓢雞(公) 瓢雞(公)

瓢雞俗稱閉毛雞,因無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鐮羽、尾脂腺,尾部形狀似瓢,故名瓢雞;瓢雞體型小而緊湊,尾部羽毛下垂,臀部豐腴圓滑,形似葫蘆瓢。喙短粗,有黑、黃青、鐵灰等色。多為單冠,冠齒6~8個,少數復冠。冠、肉髯多呈紫黑色,少數呈紅色。皮膚多呈黑色,少數為白色。脛多呈黑色,少數為黃色。少數個體為翻毛雞、絨毛雞、裸雞、毛腳雞。公雞冠大,厚而直立,羽毛顏色有赤紅色、黑白花、全白三種,富有光澤。母雞冠小而薄,羽毛有黃麻花、黑麻花、黑白花、全黑、全白、灰白等色。雛雞絨毛為麻色、黃褐色、白色、黑色等。

生產性能

成年雞體重:公雞平均為2078克,母雞平均為1683克。532日齡半淨膛屠宰率:公雞為82.3%,母雞為79.%;全淨膛屠宰率:公雞為72.3%,母雞為65.1%。

繁殖性能

瓢雞(母) 瓢雞(母)

瓢雞開產日齡為160~190天,年產蛋數100~130個,平均開產蛋重47克,平均蛋重52克,自然交配條件下,種蛋受精率60~80%,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母雞就巢性較強,一年內就巢5~6次。

養殖

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林下養殖產業發展,縣委、縣政府對林下養殖產業提出了指導意見,要求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思路,以林地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選擇適合林下生長的動物進行合理養殖,形成“山上種樹—林下養畜禽—畜禽糞肥地—林畜發展”的立體林畜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林下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確保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提升,實現林畜結合、以短養長、長短結合、互動發展,有效彌補林業自身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林下資源,拓展畜牧業發展空間,促進畜禽養殖技術的提升和農民養殖收益穩定增收。

保種方式

採用基因庫保護,國家級地方雞種基因庫(江蘇)於2009年引種進行異地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