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蘇-32戰鬥機

俄羅斯蘇-32戰鬥機

蘇—32戰機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專為海軍研製的新一代(西方稱為第四代半)超音速遠程岸基海上攻擊機。2003年8月25日,俄羅斯宣布,俄空軍計畫將在2005年開始裝備部隊。蘇—32是一種獨特的並排雙座位打擊型戰鬥/轟炸機,機體與蘇—30相比稍大,配備兩台裝有矢量噴嘴和加力燃燒AL—31FP或AL—35渦扇發動機,航程更遠、續航時間更長。

戰機初史

蘇—32重要特徵是採用前置鴨翼,巨大的扁平機頭前部採用邊緣設計,能減少雷達橫截面,類似美國的SR—71高空高速偵察機。裝備新型“甲蟲MFSE”多模式無源相控陣雷達,可發現和同時跟蹤24個空中目標,並同時引導空空飛彈攻擊其中的8個,具有導航/攻擊、地形跟隨和地形迴避模式,發現驅逐艦類目標的距離為135千米,發現殲擊機類目標的距離為120千米。

俄羅斯蘇-32戰鬥機俄羅斯蘇-32戰鬥機

蘇—32飛行速度與蘇—27相比降低很多,海平面高度航速達到1300公里/小時,高空航速達到1900公里/小時。但航程更遠,最大航程4000公里,經空中加油後可達7000公里。蘇—32有12個外掛點,能夠攜帶包括R—73、KH—59M、KAB—1500等各種先進飛彈、雷射制導炸彈,以及各種火箭和集束炸彈等。由此可見,蘇—32的攻擊能力非常強大。

俄羅斯空軍認為,蘇—32首先用於實施對地和海上目標打擊,其次是用於空中格鬥,因而同時具備了蘇—27戰鬥機的格鬥性能和圖—26戰略轟炸機的對地攻擊能力。俄羅斯蘇-27"側衛"戰鬥機的設計相當成功,該機研製中充分吸收了美國"10系列戰鬥機(teenseriesfighter)"的經驗,其改進型在外形尺寸基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達到了4代半戰鬥機的性能標準。由於該機擁有充裕的升級空間,因此眾多改進型不斷出現,如蘇-30、蘇-35、加裝前翼的蘇-30MKI/M及蘇-37,以及艦載戰鬥機蘇-33。

蘇霍伊航空股份公司總經理米哈伊爾-伯克夏宣稱,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蘇-35(蘇-27SM2)戰鬥機不僅俄羅斯空軍有需求,國外訂貨商也有需求.他說,應該為俄羅斯空軍生產蘇-27SM2,這項工作應當積極開展,因為不僅俄羅斯市場需要,國外市場也有需求。將來必須替換現有機庫中的蘇-27飛機,因此為俄羅斯空軍生產的新型飛機需要在2009~2010年間進入市場。他強調,在俄羅斯2015年前國家武器規劃中,已從財政支出角度清楚的提出了航空裝備研製和購買這個重點。

戰機發展

蘇-32/34"鴨嘴獸"也是一個重要改進型。該機採用了並列雙座座艙,從正面看與蘇-24"擊劍手(fencer)"戰鬥轟炸機類似,後者目前仍在服役,並作為一種重要的對地支援飛機在車臣(Chechnya)戰爭大量使用。蘇-34於1986年首次披露,但與最初的設計相比,目前該機已經有可較大變化,例如在該機座艙內為飛行員設定了休息間,甚至還有衛生間。俄羅斯Ria-Novosti通訊社曾經披露過該機的很多相關細節。據報導,該機將於近期正式投產,從而結束該機自1990年原型機(當時編號為T10V/SU-27IB)首飛以來一直處於不斷改進中的狀態。

俄羅斯蘇-32戰鬥機俄羅斯蘇-32戰鬥機

從蘇-27型第三代戰鬥機開始,前蘇聯就力求在技術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並為以後的發展打基礎。蘇-27型家族有基本型、出口型和改進型等多種遠程截擊機,主要包括:蘇-27UB、蘇-30空中指揮與戰鬥機、蘇-32海軍對海偵察與攻擊機、蘇-34空海軍型殲擊與轟炸機、蘇-33艦載戰鬥機、蘇-35空海軍多用途戰鬥機和蘇-37最新型戰鬥機。

蘇-37型戰鬥機的亮相引人矚目。它由蘇-35型機改進而成,1996年4月試飛,同年8月完成第一階段50次飛行試驗,1997年完成第二階段50次飛行試驗後投入大批量生產。蘇-37型戰鬥機是多用途全天候戰鬥機,可攜帶14枚空射飛彈,最大載彈量5噸,能同時跟蹤24個目標。乘員1人,翼展14.7米,全長22.2米,機高6.4米,低空最大速度為1400公里/小時,高空最大速度250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為18000米

俄羅斯空軍計畫於2005年前,將現有戰機的80%加以改進,並將四分之一戰機的性能,改進到第4代以上。俄空軍總司令科爾努科夫大將昨天透露,俄羅斯空軍在2006年將會配備新技術,而蘇32戰機也將開始服役。他說,俄空軍未來最多只保留三種戰機,即強擊機、用於執行殲擊任務的中型戰機,以及重型戰機。科爾努科夫又說,俄羅斯擬於2007年前,研發出新的的航空系統,並希望能於2010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

蘇—32φH飛機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專為海軍研製的新一代(西方稱為第四代半)超音速遠程岸基海上攻擊機。1997年在法國“列—布爾熱97航展”中首次公開亮相。在此次航展中外表塗為海洋迷彩色的蘇—32φH以其精湛的空中飛行表演令在場的眾多專家和觀眾驚嘆不已。有位瑞典空軍代表團官員興奮地說:“要知道蘇—32φH飛機是一種攻擊機,可飛起來卻像殲擊機一樣。”

設計完美

蘇—32φH飛機外型新穎、座艙舒適。設計師在設計時不僅特別注意飛機的戰鬥潛力,而且還對機組人員的工作條件、飛機的操作方便性及戰鬥壽命都格外的重視。與蘇—27型機相比,蘇—32φH的機身結構和起落架均有重大改進,增加了前水平翼。而且,其機翼前緣和後緣能根據遙控系統的指令自動跟蹤迎角和過載瞬時值。該系統可自動控制飛機前水平翼的狀態。蘇—32φH的機頭部分布有電子設備前艙和後艙、飛行員座艙、前起落架艙、空中加油系統伸縮套管、帶電源系統的TⅢ—301高速機炮。飛機頭部截面呈橢圓形,並適當加長以便安裝雷達天線。蘇—32φH裝備有焊接防彈座艙,駕駛員和領航操作員座位為並列,保證機組人員能更好地協同.

俄羅斯蘇-32戰鬥機俄羅斯蘇-32戰鬥機

駕駛艙內的生命保障系統在一萬米高度上可保持座艙內的空氣壓力,保證飛行員在不帶氧氣罩的情況下正常工作。另外,駕駛艙內安裝有K—36ⅡM彈射座椅,必要時機組人員可在任何狀態下棄機。該機基本性能與蘇-34型轟炸機相似,也為雙飛行員並排式配置。與蘇-34型轟炸機不同的是,在飛行員彈射座椅後設有休息區,配有食品、飲用水和藥品,兩名飛行員可輪流在休息區站立活動,這樣就可保障該機長時間在空中行動。經一次空中加油,該機可連續飛行10小時。蘇—32φH飛機的全動式前水平翼和帶鋸齒形前緣的主翼與機身輪廓線平滑相連。機身中部和中翼掛載燃油箱。機尾裝備有磁探儀,該磁探儀是搜尋潛艇的主要裝備之一。

設備精良

蘇—32φH飛機裝備了全套“海蛇”機載電子設備,能保證在使用條件的所有範圍內高度自動化地執行戰鬥任務。該設備用於偵察、監視海面、搜尋潛艇、發現水雷及攻擊水面艦艇,其結構內部各個信息系統作為獨立設備配設,包括安裝在“氬”計算機上的計算裝置,以及一系列專門的程式軟體。所有這些裝置均由中央計算機系統控制。中央計算機系統全面協調工作、交換信息數據及在執行戰鬥任務時為機組人員提供智慧型化幫助。“海蛇”全套設備的模組結構、確定的程式軟體和設備的備份系統以及各信息系統工作的同時性,可保障當部分設備甚至某些信息系統出現故障時,飛機仍能繼續完成戰鬥任務。此外,系統的分散式結構使得更換系統內的組成部件更為容易,也就是說,必要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增設新的信息系統。出口型飛機可以配置國外生產的設備。

俄羅斯蘇-32戰鬥機俄羅斯蘇-32戰鬥機

反潛作戰能力強:裝備全套“海蛇”機載電子設備的蘇—32φH飛機能執行各種反潛任務。當飛機通過其它手段包括衛星設備接收到敵潛艇的信息時,“海蛇”也能參與搜尋潛艇的工作,繼而確定潛艇位置,實施有效跟蹤,最終消滅敵潛艇。

引人注目的一點是,上述所有任務基本上是在自動狀態下完成的,飛行員只要監控戰鬥任務的執行情況,並視情況做出決定即可。機載智慧型系統在極大程度上幫助機組人員,它可以保證在沒有操作員參與的情況下不間斷地執行戰鬥任務。其發現目標的主要手段如下:

綜合水聲探測系統。該系統包含有水聲測位儀聲納浮標、爆炸波形成設備等。水聲測位儀為塊狀結構,由4個獨立裝置組成。每個裝置能在與8個聲納浮標同時工作時完成整個測量循環、數據收集及數據處理。

2.磁探儀。能夠發現受潛艇磁性殼體影響而出現的地球磁場參數變化。如果將磁探儀和水聲測位系統合用,則能提高發現和跟蹤目標的效率。

3.PⅡC雷達系統。該系統可以發現諸如潛艇潛望鏡通氣管這樣的小目標,配合聲納浮標的工作及?據收集通道----電視(光學)通道和紅外通道。它們可根據天氣條件和白晝、黑夜時間不同而選擇單用或合用。

5.電子偵察系統。雖然此系統能發現、識別和確定敵潛艇正在工作的無線電設備的方向,但由於潛艇在搜尋區域內發出信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該系統主要是在等待狀態下工作。

6.中央計算機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操作員工作檯、中央計算機和數據傳輸複合線路。在操作員工作檯上裝有兩台陰極射線管矩形大螢幕和液晶板顯示器。當螢幕上顯示從不同系統來的信息數據時,顯示器在“大畫面”狀態下可復錄圖像。

巡邏反艦

O8D雷達系統、水聲測位儀和NK電視系統是蘇—32φH執行海上巡邏任務的主要信息系統。在執行海上巡邏任務時,上述系統可保證收集指定搜尋區域內目標的數據,並發現其暴露的雷達和聲納特徵,在特定條件下還可以遠距離發現目標易暴露的光學特徵。上述系統還可用於監視岸上情況及控制港口局勢。其中的雷達系統並可發現和確定150~200公里距離上的空中目標(包括小型目標)。上述信息系統還可使蘇—32φH飛機處於敵艦艇防空設備作用區域之外,並在敵人主、被動干擾條件下執行反艦作戰任務。

俄羅斯蘇-32戰鬥機俄羅斯蘇-32戰鬥機

⑸主要武備和飛機性能:

蘇—32φH的武備負載可達8000公斤,外掛架多達12個(機身、發動機短艙和外翼下方)。其攜載的主要武器裝備有:作用距離達250公里的ASV—MSS和ASM一MS型空對艦飛彈,射程分別為70公里和180公里的ASM—MASM—M2空對艦飛彈,電視指令系統制導的AGM—TVC飛彈,魚雷,P—73和PBB—AE空對空飛彈。此外,還可以懸掛普通型和制導型航空炸彈。蘇-34作戰半徑不超過1130公里,蘇-34裝備有全新的無線電電子設備、衛星導航系統和獨特的通信系統。所配備的新型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具有地形跟蹤/迴避能力,可保障戰機在任何天氣和晝夜條件下打擊空中和地(水)面目標。它採用了AL-37FU推力矢量控制發動機,加力推力達142.2千牛,推重比為8.7。為滿足長途奔襲的需要,蘇-34座艙左前方設有空中加油頭,經一次加油航程可達7000公里。如果再加上巡航飛彈的射程,那樣,蘇-34就一躍成為一種令人生畏的戰略飛彈攻擊平台。

蘇-27戰鬥機家族

型號 特點
俄羅斯蘇-27戰鬥機 蘇霍伊設計的單座雙發全天候重型戰鬥機,其假想敵是美國F-15戰鬥機
俄羅斯蘇-30戰鬥機 具有遠程截擊、對地攻擊和指揮單座蘇-27作戰的三位一體作戰功能。
俄羅斯蘇-32戰鬥機 專為海軍研製的新一代遠程岸基海上攻擊機,採用並列雙座和鴨翼結構。
俄羅斯蘇-33戰鬥機 當今世界上唯一的重型艦載戰鬥機,在蘇-27基礎之上第一次添加了鴨翼結構。
俄羅斯蘇-34戰鬥機 下一代俄羅斯空軍主力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其海軍型號為蘇-32FN。
俄羅斯蘇-35戰鬥機 稱第4++代的多用途戰鬥機,擁有矢量推力發動機,具備極高的機動性。
俄羅斯蘇-37戰鬥機 試驗性質的戰鬥機,只生產了一架編號為“711”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