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紫砂壺

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供春壺,是祖國茶文化寶庫中的無價之寶。提起這把供春壺,就不得不提起江蘇宜興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實業家儲南強。1952年,儲南強將英國皇家博物館曾高價購買的供春壺捐獻給國家,其高風亮節,讓人敬佩。

基本信息

簡介

供春紫砂壺 供春紫砂壺

供春
(約1506—1566)供春又稱供龔春、龔春。正德嘉靖年間人,生卒不詳。原為宜興進士吳頤山的家僮。吳讀書於金沙寺中,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時間,學金沙寺老僧制壺。所制紫砂茶具,新穎精巧,溫雅天然,質薄而堅,負有盛名。當時製成的樹癭壺,世稱“供春壺”令寺僧嘆服,後以制紫砂壺為業。款式多種不一,受當時愛陶人們的稱頌:宜興妙手數供春。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樸,指螺紋隱現,把內及壺身有篆書“供春”二字。

此壺原為吳大澄所藏,於三十年代被儲南強先生在蘇州一個古玩攤上購得,但缺蓋,經民國制壺名家黃玉磷配上瓜鈕蓋,後經當代書法大師黃濱虹先生(已故)鑑定,覺得在樹罌的壺身上不會長出瓜鈕,後又由近代制壺名家裴石民(已故)配靈芝蓋。解放後,獻給國家收藏。

此壺連蓋高8.6公分,口徑4公分,通長13.6公分,底部5.2公分。
壺蓋上面雕有靈芝與小猴(代代封候),壺把、壺嘴的是樹根,樹根旁邊還有一隻小猴,壺身雕有樹葉與小草、小蟲。此器物工藝獨特,雕工講究。更為奇特的是兩隻小猴與小草、小蟲不是固定在壺身上的,是可以活動的。

背後的故事

供春紫砂壺 供春紫砂壺
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供春壺,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無價之寶。提起這把供春壺,就不得不提起江蘇宜興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實業家儲南強。1952年,儲南強將英國皇家博物館曾高價購買的供春壺捐獻給國家,其高風亮節,讓人敬佩。儲南強愛女,今年92歲的儲煙水女士,向筆者講述了緒南強從收藏該壺,到慷慨捐獻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