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嶺古道

何嶺古道

福建省何嶺古道,相傳二千多年以前,何氏九仙曾經此往九鯉湖煉丹,因而得名。

簡介

何嶺古道何嶺古道
何嶺古道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城東北隅約20公里處,是仙遊最長的古道之一,漢何嶺古道以前號“虎嶺”,因山頂一巨石似虎而得名。漢代何氏九兄弟往九鯉湖隱
莆田仙遊何嶺古道莆田仙遊何嶺古道
居,登上虎嶺,故改稱為“何嶺”。何嶺是一條盤山蜿蜒的石階古道,高峻陡峭,海拔600多米,全長5公里,寬3米。據《仙溪志》載:先是里人陳符俊捐資鋪築石階,姓鮑的居士建庵於嶺畔,僧如月砌以巨石,明萬曆年間,鐘山湖亭下岳後張二田植護路林。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歷經10年。

何嶺現存石階4045級,全長5公里,嶺道兩旁,松楓古樹挺拔蒼翠,路亭和摩崖點綴其間,原每隔一彎曲處有一座路亭,計18亭,現僅存5座。何嶺從前是仙遊通往古邑、永泰、福州、尤溪等地的關隘,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要地。嶺頂有座高聳的古建築——何嶺關。關上石額“何嶺關”三個大字,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仲夏知縣銓慶所書,在關口還有小古塔、土地廟、哨所等古建築物。

何嶺古道傳說

福建何嶺古道,相傳二千多年以前,何氏九仙曾經此往九鯉湖煉丹,因而得名。
何嶺關,聳立在榜頭鎮北部山麓,東南距大坑裡山1公里,海拔600多米,地形險要,氣勢雄偉,是仙遊縣東部的主要關隘,向為兵家用所必爭。何嶺古道即從嶺麓盤山蜿蜒而上,長五公里,鋪砌石階,便於行人登跋,現存4045級。過去,這是仙遊永泰間的交通要道,興泰山區的土特產,也多經由此道外銷。
何嶺古道歷史

初,林居裔在游洋山區舉義旗宋廷派楊克讓帶兵前往討伐。林據險固守何嶺,楊不能克,後分兵繞道莆田莒溪,才被平定。1925年北伐軍入

何嶺古道
我見何嶺古道
閩,北洋軍閥周蔭軒團聞風取道何嶺夜遁。1934年1月,十九路軍“閩變”失敗後,蔣介石嫡派衛立煌部八十三師先頭部隊494團,也從永泰取道何嶺南下,追剿十九路軍。1949年,中共閩中游擊隊集結興泰,扼守何嶺關。同年8月,也從何嶺進軍,會師榜頭,解放仙遊城。

宋代以前,何嶺大道原從“仙腳跡”處轉向“攀九鯉”,經“白蛇過路”,再沿舊嶺上關。後因原道地處偏僻,易遭匪盜劫掠,才改辟成這條嶺路。之後,折桂里人陳符復首先捐資輔築嶺路石級,以便行人登跋。明萬曆年間,興泰里下廳(在今鐘山鄉)張二田營造嶺路護路林。清光緒十年至二十六年(1884--1900),大磨(今榜頭下明)鄭君疇,用十年時間,募資重修嶺路。光緒十九年(1893年)六月,仙遊知縣王某把嚴禁砍伐路林的告示刻在路旁的大石上,其字跡至今尚存。還有一姓鮑的居士,建庵於嶺路旁,供往來行人歇腳。過去曾有“何嶺十八亭”之說,現只剩下六亭。其中以“半嶺亭”建築最為壯觀,該處古樹成蔭,岩泉清甜,俯瞰東鄉平原,屋宇櫛比,阡陌縱橫,一派風光,盡收眼底,是個憩息的好地方。
何嶺古道旁摩崖石刻甚多,在嶺上“白蛇過路”旁,太師亭下的大石上,刻有“何嶺”二字,是南宋孝宗時書法名家陳讜所書,筆跡雄渾峻逸。大石上還刻有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何晉的五言詩:“仙興何嶺間,嶺我姓何同。”關隘橫楣上的“何嶺關”三字,是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仙遊知事張銓慶所書,民國初年,仙遊民軍旅長吳威率軍過何嶺,作詩“劍氣破山裂,馬首來自東,高歌大風起,天與一雄關”,也刻在嶺頂路旁的石壁上。舊嶺路邊的一塊石上,還有宋代後坂陳說之題刻的篆書甘泉”。
題詠何嶺的詩詞,自古及今,連篇累帙。如宋代大學士蔡襄楓亭人)的“何嶺巍峨欲插天,回頭人與白雲連;桃花不點尋常路,從此依稀度九仙”的詩作,給何嶺古道增添無限情趣。
自1958年何嶺公路通車以後,何嶺古道雖已日漸衰廢,但其十里雄姿,千年古蹟,仍不失為人們遊覽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