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萍

何一萍

何一萍,又名何冰如。"七·七"事變前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8月,受中共河南省委的派遣到山東省棗莊礦區工作,曾先後任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宣傳部長兼魯南中心縣委書記,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政治委員。 1938年,何一萍到前沿陣地視察,返回時,被隱蔽在北塘村的伏敵擊中,經搶救無效犧牲,時年僅2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何一萍(1913—1938) 河南孟縣人。魯南中心縣委書記。“七七”事變前,加入中國共產黨,到延安抗大學習。1937年秋到棗莊礦區工作,10月,任蘇魯豫皖特委宣傳委員和魯南中心縣委書記。1938年3月正式組建嶧縣人民抗日武裝,5月下旬,“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 正式成立,任總隊政治委員,6月下旬,在與滕縣國民黨地主武裝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

生平事跡

1938年3月18日,棗莊被日軍占領,何一萍代表魯南中心縣委積極組建嶧縣人民抗日武裝。5月下旬,特委在嶧縣老古泉村召開緊急擴大會議,決定調沛、滕、嶧三縣抗日武裝,組建"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何一萍被特委任命為政治委員。義勇總隊的建立,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隊伍不斷壯大,鼓舞了戰士的鬥志,震懾了敵人.也引起了地主反動武裝的忌恨。魯南土頑武裝頭子申憲武部於同年6月對義勇總隊進行分割包圍,皆被一一擊潰。

在反圍攻初戰告捷之後,何一萍自指揮部南塘村出發,到前沿陣地視察,返回途經北塘村外的開闊地時,被隱蔽在北塘村的伏敵擊中,經搶救無效犧牲。時年僅25歲。
1938年7月5日,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全體指戰員和當地民眾在兩塘村為何一萍政委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並把何一萍的遺體安葬在南塘村的沙河南岸.墓前石碑上書"河南孟縣何冰如之墓"。

江蘇省蘇州市第十一批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評定對象是普通中學、國小、幼稚園、師範學校、盲聾啞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業中學、教學研究機構、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