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諾

孫晉諾

孫晉諾,男,山東省特級教師、中學語文優秀教師,國家級課題“積累·審美·創新”高中語文教改實驗主持人,先後榮獲省市優秀教師、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市十大創新人物、區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在省級以上語文教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編寫教輔資料十五本。 著有教學文集《我教語文》 ,《繽紛藝術——中華十萬個為什麼》 ,《中國小說讀本》 。

基本信息

簡介

孫晉諾,山東省特級教師、中學語文優秀教師,市教學能手、市2007度十大教育創新(教師系列)人物、市先進班主任,區高考先進個人、區科技工作先進個人。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積極踐行“尊重生命價值,激揚精緻人生”的教育理念,潛心於課堂教學研究,醉心於教學藝術追求,傾心於管理育人探索,形成了“知識積累·審美閱讀·創新作文”全新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高中語文教學界享有一定威望。

理念

做一個具有書卷氣的教師
多年來,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師學習觀,他認為教師首先應是一個會學習的人,是一個會讀書的人,是一個帶有書卷氣的人。為此,買書是他的樂趣,讀書是他的生活。他說,讀書使他的人生具有境界,使他的生活富有情調。他用自己廣博的視野為學生營造了一片廣闊的知識風景,他用自己刻苦的精神點燃了學生求知的欲望。
做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早在2000年,率先進行了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語會教改研究中心立項的“積累·審美·創新高中語文教改實驗”。提出了生命化閱讀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教學理念框架,以積累、審美、創新為教學層次框架,以生活、生命、實踐為教學拓展框架;描繪出了生命化閱讀的三個維度,即具有生活化的閱讀形式、審美化的閱讀追求、富有健康個性的閱讀結果。並深入探討了三個維度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操作程式。設計出了生活化閱讀形式的兩個基本思路,首先,讓學生走進作品人物的生活;其次,讓作品中的人物走進學生的生活。同時,提出了生活化閱讀設計的三個原則,即找到一個準確的嫁接點,選取一個恰當的嫁接體,播種優秀的閱讀種子。並探索出了三種課堂設計策略,即找到一個入口讓學生去發現,留下一段空白讓學生去填寫,抓住四個環節讓學生去轉化。實施了“一日一思”的作文教學形式,開拓出了 “心靈對話”、“生活寫真” 寫作教學渠道。該課題於2004年12月在棗莊八中經中語會學術委員會專家組現場鑑定順利結題。
做一個引領教學方向的教師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大環境下,他始終堅定地站在三尺講台上,用自己的行為引領著老師們向教學的明天前進。 自2001年調入八中以來,他的課題組由最初的高一語文備課組的8個人迅速擴展到整個語文組60多人。他精心編制實驗方案,分配科研任務,調度進展情況,認真進行階段總結,把課題實驗落實在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活動里。他的課堂是敞開的,他的課件是公共的,他的教學資料是共享的,在南北校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聽孫老師的課,聽孫老師評課。他還利用業務活動時間給全體教師上公開課、研究課,並對教學目標的制定、教案的編寫、課堂教學的藝術設計等教學常規進行了多次專題講座,他把深奧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為老師們點燃了教育科研的希望之火,極大地提升了八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學術水平。
不僅如此,他還先後在山東省教師培訓會議、棗莊市教師培訓會議、薛城區教育幹部名師論壇、骨幹教師培訓、棗莊四中、舜耕中學、滕州華美中學、南石中學教師培訓會議上做專題報告多場。在他周圍形成了苦心經營教學藝術的群體,掀起了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的風暴。課題組的老師們每學期發表省級以上論文達一百多篇,八中語文學科組被市教研室譽為全市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面旗幟。
做一個珍藏收穫的教師

他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要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還必須把那些抽象的美麗的靈魂交融化作具體的教學故事才具有真正工程師的意義。因此,他非常堅定地把教學中的最有價值的教學行為整理成文本或電子資料,讓教學的記憶不會隨著時間而風化。
在這短短的四五年的課改實驗過程中,他寫出20萬字的文本解讀資料,15萬字的課堂實錄資料,20萬字的教案資料,30萬字的自編閱讀材料,20萬字的自編教材資料,2萬餘字的散文作品,20G的課件等電子檔案,50餘公斤的紙質文本資料……這些收穫使他的生命厚重而令人敬佩。
披沙揀金,砥礪追求,他個人先後在語文教學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出版論著5部,獲得各種教學評優一等獎十餘次,他用辛勤的雙手把教學的享受一一珍藏在他的靈魂里。
二十年風雨歷程留下了一串串教研足跡,三千餘桃李競芳散發出濃濃的育人芳香,他行走在教研之路上。

江蘇省蘇州市第十一批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評定對象是普通中學、國小、幼稚園、師範學校、盲聾啞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業中學、教學研究機構、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