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錐蟲病

伊氏錐蟲病

伊氏錐蟲病又稱蘇拉病,是由錐蟲屬的伊氏錐蟲寄生於犬體內引起的。本病的臨床持征為進行性消瘦、貧血、黏膜黃染、水腫等。

基本信息

概述

馬傳播途徑馬傳播途徑
伊氏錐蟲病又稱蘇拉病,是由錐蟲屬的伊氏錐蟲寄生於犬體內引起的。本病的臨床持征為進行性消瘦、貧血、黏膜黃染、水腫等。

病原學

病原病原
伊氏錐蟲屬於錐蟲科錐蟲亞屬。蟲體細長,呈捲曲的柳葉狀,長度一般為15~34微米,寬1.5~2.5微米,平均25微米×2微米。前端尖,後端鈍,中央有一較大的橢圓形核,後端有一點狀的動基體。動基體也叫運動核,由位於前的生毛體和後方的副基體組成,鞭毛由生毛體長出。鞭毛與蟲體之間有薄膜相連,蟲體運動時鞭毛鏇轉,此膜也隨著波動,故稱波動膜。一般以姬姆薩染色效果較好,核和動基體呈深紅色,鞭毛呈紅色,波動膜呈粉紅色,原生質呈淡天藍色。伊氏錐蟲的繁殖在宿主體內進行,一般沿體軸做縱分裂,由1個分裂為2個。伊氏錐蟲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很弱。在乾燥、日光直射時很快死亡,消毒藥液或常水能使蟲體立即崩解,50℃5分鐘死亡。

生活史

伊氏錐蟲寄生在犬的造血臟器和血液(包括淋巴液)內,以縱分裂法進行繁殖,、螯蠅及虱蠅是其主要傳播者。伊氏錐蟲在虻、螯蠅及虱蠅體內並不進行發育,生存時間亦較短,在螯蠅體內的生存時間為22小時,3小時內有感染力;在虻體內一般生存33~44小時。

流行病學

各種帶蟲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包括急性感染、隱性感染和臨床治癒的病畜,特別是隱性感染和臨床治癒的病畜,其血液中常保存有活潑的錐蟲,是本病最主要的帶蟲宿主,如水牛、黃牛及駱駝等,有的可帶蟲5年之久。此外,某些食肉動物,如貓、犬、野生動物、齧齒動物、豬等也可成為本病的保蟲宿主。
傳播途徑主要經吸血昆蟲(虻及廄螫)機械性傳播。此外,本病還能經胎盤感染,食肉動物採食帶蟲動物生肉時感染。在疫區給家畜採血或注射時,如消毒不嚴也可傳播本病。伊氏錐蟲具有廣泛的宿主群,家畜中有馬、、驢、駱駝、水牛、黃牛、山羊、綿羊、犬及貓等,其中以馬、騾最為易感。發病季節和流行地區與吸血昆蟲的出現時間和活動範圍相一致。我國南方各省以夏、秋季發病最多。因此,每年7~9月流行。

症狀

本病潛伏期為4~11天。
急性病例多為不典型的稽留熱(多在40℃以上)或弛張熱。發熱期間,呼吸急促,脈搏增數,血像、尿液、精神、食慾、體質等均有明顯新變化。一般在發熱初期血中可檢出錐蟲,急性病例血中錐蟲檢出率與體溫升高比較一致,而且有蟲期長,慢性病例不規律,常見體軀下部浮腫。後期病馬高度消瘦,心機能衰竭,常出現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為步態不穩,後軀麻痹等。騾對本病的抵抗力比馬稍強,驢則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多為慢性,即使體內帶蟲也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且常可自愈。

病理變化

屍體消瘦,皮下膠樣浸潤,漿液腔中有漏出液。漿膜、黏膜、腎臟和膀胱可能有出血點。脾臟有時急性腫脹,有時慢性腫脹,脾髓常呈銹棕色。淋巴結髓樣腫脹。肝臟腫大、淤血、脆弱,切面呈淡紅色或灰褐色,肉豆蔻狀,小葉明顯。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或特效藥診斷性治療,可作出初步診斷。但最後確診尚需進行伊氏錐蟲體檢查及血清學檢查。
血液(骨髓液)內蟲體檢查。
血片檢查:由病犬耳尖或頸靜脈採血,混於2倍鹽水中,放玻璃片上觀察有無活動的蟲體。或將血液、骨髓液或脊推液塗片染色後,在油鏡下觀察有無蟲體。
集蟲檢查:採取多量血液,加抗凝劑,離心沉澱後鏡檢沉渣,查找蟲體。
血清學診斷伊氏錐蟲病血清學診斷方法很多,如凝集反應、沉澱反應、升汞反應、福馬林反應、團集反應和補體結合反應等。
動物接種試驗用上述各種診斷方法不能確診本病時,可用凝似病犬的血液0.2m1接種於實驗動物(小白鼠、天竺鼠家兔等)的腹腔或皮下。小白鼠和天竺鼠每隔l~2天採血檢查一次;家兔每隔3~5天檢查-次。如連續檢查1月以上(小白鼠半月)仍不見蟲體出現,可判定為陰性。如動物接種後,能檢出蟲體,可判定為陽性。
鑑別診斷:犬梨形紐病在臨床上也有高熱、消瘦、貧血等症狀,但其把子蟲寄生於犬紅細胞內,在血液塗片上易與伊氏錐蟲相區別。

治療

對於本病的治療應抓住三個要點,即早期治療,藥量要足,觀察時間要長。一般在臨床治癒後4~14周,紅細胞數才逐漸恢復正常。可選用下述藥物治療。蘇拉明(納加諾爾、那加守,萘碘苯醯腺,拜耳205)1~2mg/kg,以滅菌蒸餾水或生理鹽水配成10%溶液,靜脈注射,一周后再注射1次,對伊氏錐蟲、布氏錐蟲均有效。此藥與銻劑、砷劑及安錐賽等配合套用可提高療效。
注射蘇拉明後,犬可能出現副作用,如眼瞼、腹下部等處水腫,口炎,肛門糜爛,跛行及等麻疹等,輕度的一周左右自愈,重度的需對症治療。為了減弱副作用,可加強運動,或在注射蘇拉明朗同時;套用鈣劑(氯化鈣1.0安鈉咖0.5,葡萄糖3.0、生理鹽水10.0,溶解過濾,水浴鍋內煮沸滅菌30分鐘,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3天。
安錐賽(硫酸喹啉嘧啶胺)4.4mg/kg,以滅菌生理鹽水配成10%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可隔日注射1次,連用2~3次,亦可與蘇拉明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安錐賽可能會使犬出現腹痛、肌肉震顫、頻排糞尿等副作用、乙超可能在12小時內消失。腹痛嚴重者,可皮下注射10%鹽酸嗎啡0.5ml。
溴化二氨甲苯菲暖1mg/kg,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用藥後頭幾天可引起體溫稍升高,隨後有時會出現光敏反應。除使用特效藥物治療外,還應根據病情進行對症治療。

預防

在疫區及早發現病畜和帶蟲動物,進行隔離治療,控制傳染源,同時定期噴灑殺蟲藥,儘量消滅吸血昆蟲,對控制疫情發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時可進行藥物預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