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

人類從自然界的雷擊、山火等獲得火種,學會了用火來燒烤獵物、塊根,開始熟食;學會用火來禦寒取暖、驅暗照明,大大擴展了人類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上古時,商丘稱燧明國,燧人氏與眾人在此休養生息。燧明國有燧木,屈盤萬頃,雲霧出於其間。有鳥啄燧木,粲然火出。燧人氏頓悟,遂折下燧枝鑽木取火。因此,商丘是燧人氏最早開始人工取火的地方。

基本概述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火種雖然能被保存,但畢竟不方便。遇上連綿陰雨天氣,火不是淋濕熄滅,就是因沒有乾燥的柴草接續不上而熄火。火種——經熄滅,人們就犯愁了,向鄰近的原始群落去借火,因那時人煙稀少,談何容易。要重新找到野火,不知又要等到何時。因此,火種熄滅的後果比我們今天停電要嚴重得多。對——個氏族或一個家庭就意味著巨大的災難。因此,“‘熄滅的火’和‘熄滅的氏族’在希臘人中間是同義語”。窮則變,變能通,正是火種的熄滅,才迫使人們發明人工取火。

從利用自然火併保存火種不滅,到學會人工取火,這才算是第一次控制了這種變革物質的強大的自然力,這是文明的一大飛躍。人類何時學會人工取火,至今還未找到可信的證據,仍然說不清楚,在世界各地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有報導稱,直到今天,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的土著仍然不會人工取火,依然像原始人類一樣,小心地保存從鄰近部落借來的火種。但在中國,大約要到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才有可能用人工方法取火,曾有學者認為:“古人和新人用火更加普遍了。他們不僅能像北京人那樣小心地保存火種,而且已經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以便必要時使用。”這裡說的古人和新人,在考占學分期上,古人,即早期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智人階段,相當於舊石器時代中期;新人,即晚期智人,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晚期。

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發現了火的用途。周口洞北京人遺址中厚達幾米的石化了的灰燼和燃渣層說明,至少在四五十萬年前人類就學會了用火。人類從自然界的雷擊、山火等獲得火種,學會了用火來燒烤獵物、塊根,開始熟食;學會用火來禦寒取暖、驅暗照明,大大擴展了人類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到了舊石器時代後期,人類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在德國杜塞道夫附近的尼安德特人遺址中已經發現了用敲擊燧石的方法進行人工取火的遺蹟。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已經掌握了通過敲擊和摩擦把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經驗知識,也掌握了通過燃燒利用燃料能源的方法。這樣,火就成為人類隨時可利用的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

歷史考證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1972—1976年甘肅省居延考古隊,對在內蒙古自治區額齊納族和甘肅省金塔縣境的漢朝張掖郡居延、肩水兩都尉所轄邊塞上的烽燧、塞牆遺址進行考查。這個遺址是始建於漢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廢棄於東漢末年的邊防設施,全長200餘公里。他們在這裡發掘了甲渠侯官治所、甲渠四燧和肩水金關三處遺址,出土漢簡2萬餘枚。同時出土點燃烽火用的草苣和取火工具——木燧。木燧由一根木桿和一塊有孔的木板組成。現藏甘肅省博物館。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也是在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鑽木取火工具。

進入鐵器時代後,出現了一種稱為“燧火”,即鐵片擊石的取火方法,是在上述摩擦等取火方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取火方法在我國各民族中世代流傳,流行很廣,直到火柴問世,此法才逐漸消亡。

鐵片擊石的取火方法,須有三件東西配套使用才行。一是火鐮,實際上就是一塊鐵片,一般長8—12厘米,中寬3-4厘米,兩頭尖,成月牙形,刃為鈍刃,背面有棱作抓手;二是火石,又稱燧石,多分布於石岩中,顏色有白、黑、灰、黃等。通常用一種白石頭,砸成鋒利的小塊作火石;三是火絨,一般用艾絨,在西南地區有用“紙媒子”的,即用草紙搓成筒狀,用火點燃後,插在竹筒內,使其窒熄,在捲紙上形成一層紙炭。將這三件東西放在用皮或布縫製的包袋中,稱為火石袋。用火時取出火絨或“紙媒”放在火石上,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右手拿火鐮撞擊火石數下,即可點燃,再用易燃物引火。

這種取火方法,在古代西域遊牧民族中早已流行。他們常用一種名叫“砧碟”,亦稱“站鰈”的腰帶,這種腰帶用皮革製作,上面釘綴有垂飾的帶環,環上懸掛各種必備的如佩刀之類的什物,其中就有火石袋。魏晉南北朝時傳人中原,盛行於唐朝。《引日唐書•輿服志》《新唐書•車服志》均有記載:“武官五品以上,佩鑽碟七事:佩刀、刀子、礪石、契必真、噦厥、針筒、火石是也。”在胡服盛行時,連宮廷婦女也喜佩帶。到了清朝,武官也常佩帶此物。至於在民間用火石取火,就更普遍了。在唐朝的文學作品中就有不少描繪,如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白居易詩:“熔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等。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上游廣大農村地區,這種火石袋仍在流行,不少農民把這種火石袋吊在旱菸桿上。

神話傳說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之鑽木取火
中國古代有“鑽燧生火”和“鑽木取火”的神話傳說。《管子•輕重》載:“炎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胃之病,而天下化之。”《韓非子•五巍》:“上古之世,民食果硫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太平御覽》卷七六引《拾遺記》:“遂明國有大樹,名遂,屈盤萬頃。後世有聖人游明之外,至於其國,見此樹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

有學者研究指出:最早的神話是炎帝作火,到後世演化成了燧人氏鑽燧取火的傳說。①這個傳說一起,不脛而走,廣為流傳,以致一般人只知“燧人氏鑽木生火”,而不知道更早的“炎帝鑽燧”了。但從中也不難看出,對於自己祖先所取得的“對自然界的第一個偉大勝利(恩格斯語)”,後世人民是永遠保持愉快的緬懷的。當然,這種已經經過後人加工、把原始時代人們集體創造的取火技術歸之某一個聖人的靈感,是原始社會瓦解以後才產生的觀念。

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開始,至公元前2000年,我國的遠古文化進入了銅石並用時代。這時,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了冶銅,並且已會製造簡單的銅器。隨著銅鏡的出現,一種新的取火方法誕生了。這種取火方法叫“陽遂”或“陽燧”,又稱“金燧”。在先秦古籍中累有記載。《周禮•秋官》:“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漢鄭玄註:“夫遂,陽遂也。”唐賈公彥疏:“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遂。”原來這陽遂是一種銅製的凹面鏡,將其對著太陽,利用陽光聚焦的原理獲取火種。《脅記•內則》在規範“子事父母”,“婦事舅姑”必須佩帶的器物中,都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記載。這裡的“木燧”是鑽火用的木桿。為什麼既要帶“金燧”,又要帶“木燧”呢?唐孔穎達疏:“晴則以金燧取火於日,陰則以木燧鑽火也”。原來“金燧”是晴天用的,“木燧”是陰雨天用的,二者都須備用。由此亦可見當時這種取火工具,如同現代人攜帶火柴、打火機一樣普遍。

關於陽燧取火記述最詳細、最精闢的數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他在《夢溪筆談》中說:“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我們的祖先發明陽燧取火,比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得利用凹面鏡燒毀羅馬戰艦的傳說要早四五百年。

1995年9月,陝西省扶風縣黃堆村周原遺址出土一件西周時期的陽燧,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工取火工具實物。該陽燧為銅質,形似圓形凹面鏡,直徑8.8厘米,出土時通體生滿翠綠色銅斑。鑒於文物的珍貴,不可輕易除銹和打磨拋光,同時又要證明該陽燧確存其取火功能,周原博物館便將其翻模複製了一件和它一模一樣的複製品,經過打磨拋光,置於陽光之下,果然能取陽光之火,使這件名為“陽燧”的文物得以確認。

古代取火的器物除金燧外,還有像玻璃一類的材料製成的凸透鏡。這在東漢王充《論衡•亂龍篇》載有:“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三時,消煉五色石為器,乃能取火。”顯然,“消煉五色石為器”是指用石英砂等原料經高溫熔煉後,製成能夠聚焦的凸透鏡無疑。這又比金燧進了一步,較之從歐洲傳人的玻璃技術又早了數百年。晉張華的《博物志》,還記載了一則用冰取火的奇異方法:“削冰為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承真影則得火。”這說明古人對凸透鏡的原理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熟練的運用。

優點注意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優點篇

1、可以控制,包括了你要用火的時間、大小、範圍;

2、人工取火具有可預料性;

3、人工取火具有可協作性,可實現性。

人工取火注意篇

1、人工取火是由人工自行取火,皮膚很容易接觸到火,要小心燙傷

2、人工取火要小心發生火災。

人工取火是原始人類不知經過多少萬年的摸索,在長期勞動實踐中,不斷總結用火和保存火種的經驗逐步發明的,原來,人類的祖先在“整修”洞穴、或在製造石器的過程中,看到岩石碰撞有火星飛濺,又發現用黃鐵礦石赤鐵礦石作錘子,敲擊石英石或燧石時能產生較大的火花,,這些火星、火花有時落到乾枯的枝葉、亂草上會燃燒起來。原始人為了製造一種工具,用石錐在木棒上鏇鑽,鑽的時間長了,便會冒煙生出火來。先民從這些重複無數次的勞動實踐中得到啟發,明白了其中的因果關係,從而發明了撞擊和摩擦取火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儘管用材不同,方法也有區別,但都屬於摩擦取火的範圍。這種原始的取火方法,在許多民族中曾經廣為流行。

海南省的黎族,曾長期使用過鑽木取火。他們折一根山麻木,弄成扁平狀,在上面刻一個淺淺的凹穴,在凹穴邊刻一個缺槽,再折一根山麻木細枝作為鑽桿。取火時坐在地上,用兩腳把刻有穴、槽的山麻木板壓著,然後將鑽桿一端接在凹穴上,雙手用力搓轉鑽桿,使其急速鏇轉,發生劇烈摩擦。這時凹穴里生出一些木屑粉末落在缺槽里,繼續搓轉鑽桿,便產生火花,引燃木槽中的木屑。然後把燃著的木屑放在事先準備好的一把乾茅草里,用口一吹,茅草就燃起火焰。

取火分類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鑽木取火:倘若火柴受潮,或沒有火柴打火機,仍然有很多辦法取火,但沒有一個辦法是容易的。無論是用何種方法取火,首先要準備引火物。森林中的雜草、落葉、鳥巢、鼠窩、針葉松的乾果、松樹的樹脂、羽毛、幹了的動物烘和苔蘚,以及布頭,棉花等等都可以。

用放大鏡(凸透鏡):透過陽光聚焦照射易燃的引火物(腐木、布中抽出的紗線、撕成薄片的乾樹皮、乾木屑等)取火,為人所熟知。此外,放大鏡透過陽光聚焦照射,還可將受潮或被水浸濕後曬乾的火柴點燃,由此可見放大鏡是一種重要的引火工具。

如果沒有現成的放大鏡,可從望遠鏡或瞄準鏡照相機上取下一塊凸透鏡來代替。曾有這樣的事例:100多年前,一支外國的探險隊在冰天雪地的南極,突然發生了火種斷絕的意外事故。有一位探險隊員把一塊晶瑩剔透的冰塊,加工成中間厚、周邊薄的一個圓形特大凸透鏡,再將這冰制的凸透鏡立起來使其在陽光下聚焦,最後燃著了引火物獲得了火種。另外,在手電筒反光碗的焦點上放引火物,向著太陽也能取火。

擊石取火:是人類最早的取火方法,這種方法的使用可能是受到製作石器時迸發出火花的現象的啟發。我們可以找一塊堅硬的石頭做為“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鋼鐵向下敲擊“火石”,使火花落到引火物上。當引火物開始冒煙時,緩緩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如果“火石”打不出火來,可另外尋找一塊石頭再試。當然並不是任何一塊石頭都能點燃引火物,石頭擊出的火花必須有一定的熱量和持續時間才能點燃引火物。用黃鐵礦打擊火燧石而產生的火花可以取火。

弓鑽取火:用強韌的樹枝或竹片綁上鞋帶、繩子或皮帶,做成一個弓子。在弓上纏一根乾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塊硬木上迅速地鏇轉。這樣會鑽出黑粉未,最後這些黑粉示冒煙而生出火花,點燃引火物。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熱發火。待劇烈摩擦時,將引火物吹燃。

藤條取火:找一根乾的樹幹,一頭劈開,並用東西將裂縫撐開,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長約兩尺的藤條穿在引火物後面,雙腳踩緊樹幹,迅速地左右抽動藤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引火物點燃。還可用兩塊軟質的木頭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墊以棕櫚樹皮或椰子葉底部的乾燥物作引火物。

取火意義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
由於人類終於掌握了駕御火的自由,進而才能燒制陶器、冶鍊金屬。並且,正是由於火的利用,人類才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化學知識。人工取火的發明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正如恩格斯所說:“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分開”,人工取火“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第一個偉大勝利”。

雲南省的苦聰族,他們曾用兩塊竹子鋸摩擦取火。用一塊長40厘米的竹板,在一側中央砍一個缺口,將另一塊長條竹板作為鋸子,取火時用左手按著竹板,拇指靠近缺口,並在旁邊放置少量艾絨或芭蕉根纖維,右手握好竹鋸,在竹板鑽口上用力推拉。由於竹子外表有一層易燃的矽質層,技術熟練的人只要推拉五六分鐘,就把艾絨或芭蕉根纖維點燃了。

達爾文在1813年環球旅行,途經南美洲時,也曾看到印第安人摩擦取火的情形:他們用一根木棍的鈍端,在另一根木棍上刻有槽縫的地方用力摩擦,於是就得了火種。除上述“鑽”、“鋸”法外,在雲南的少數民族中還有佤族的摩擦法和傣族的壓擊法等。這種摩擦取火的工具,在我國古代稱為“木燧”,並有了出土的實物。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