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新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

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稱作京新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G7),是連線北京和烏魯木齊的高速公路,以及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長2540公里,2012年9月動工。沿線經過北京-張家口-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臨河)-阿拉善(額濟納)-酒泉(馬鬃山)-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京新高速起點段(北京五環路-六環路段)於2014年5月24日通車。2016年9月25日,全長930公里的京新高速臨白段貫通,為2017年京新高速全線通車奠定基礎。

基本信息

規劃設計

京新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
北京—烏魯木齊

途經:北京-張家口-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臨河-額濟納旗-酒泉馬鬃山-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

全長2540公里(北京五環至河北土木段為京包高速,內蒙呼市至臨河段跟G6京藏高速重線,哈密至烏魯木齊段與G30連霍高速重線)

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第六條放射線——北京至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公路)全長2582公里。北京、河北、內蒙古、新疆境內部分路段已建成,正在建設的還有北京北清路至六環路11公里,德勝口至延慶35公里;河北膠泥灣至呼市約290公里路段,其中河北64公里,山西9公里,內蒙古217公里;內蒙古臨河至新疆哈密約1230公里路段,其中內蒙古890公里、甘肅160公里、新疆180公里。該公路貫通後,將構築一條從祖國北部進入新疆的最快捷大通道,開闢一條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北部沿邊最快捷出海通道。打造一座天津港至荷蘭鹿特丹港最為快捷的亞歐大陸橋。與經星星峽進入甘肅進而到達北京相比,從烏魯木齊、哈密、伊吾、明水並經甘肅、內蒙古通往北京的高速公路,里程將縮短1300多公里。

建設歷史

北京段:五環到北清路於2011年12月31日下午14:00開通,北清路到六環在建,北五環至三環段正在規劃設計中,通車時間未知,六環到德勝口已通,德勝口到延慶縣城已建成單幅高速公路,延慶縣城到京冀界已通

河北段:冀京界至膠泥灣段已通,膠泥灣至冀晉界段在建,2012年12月開工,預計2015年通車

山西段:冀京界至晉蒙界段在建

內蒙古段:晉蒙界至呼市段於2011年4月27日開工,呼市至臨河段四擴八改造中,臨河至額濟納旗甘界段完成

甘肅段:蒙界至疆界段在建,於2012年開工

新疆段:甘界至哈密段在建,計畫2013年通車,哈密至烏魯木齊段已通.

規劃路線由原國道主幹線丹拉線北京至臨河段,國家重點公路丹東至伊爾克斯坦線臨河至哈密段,原國道主幹線連霍線哈密至烏魯木齊段組成。其中呼市到臨河段與G6京藏高速重線,哈密到烏魯木齊與G30連霍高速重錢

重要路段

北京段

京新高速公路(五環路-六環路段)工程是國家高速G7京新高速公路的起點段。該工程位於G6京藏高速公路以

西3公里處,起點五環路箭亭橋,終點是在北六環與京新高速公路相接處的樓自莊橋,全長19.9公里。公路為三上三下六車道加連續停車帶,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全線設互通式立交8座、分離式立交8座、跨河橋5座、通道3座。京新高速公路(五環路-六環路段)工程於2009年11月開工建設。其中,上地斜拉橋是京新高速(五環路-六環路段)控制性重點工程,是華北地區跨徑最大的橋樑。橋全長3公里,主橋長510米,主塔高99米,上有斜拉索88根,其中最長索222米,最大索重27噸。施工採用的頂推法作業是國內迄今為止重量最大的頂推作業。由於上地橋上跨國鐵京包線、捷運13號線和規劃中的京張城際鐵路,與捷運13號線成15度夾角,夾角小、獨塔跨徑達230米,為了不影響鐵路和捷運運行,加上施工用地不足,上地斜拉橋沒有採用常規的施工工藝,經過專家組的多次研究討論,最終採用了頂推法作業,頂推長度212米,頂推距離213米,頂推總重量25000噸。

山西段

項目名稱:北京至新疆國家高速公路山西境內段工程

工程分為主線和支線。工程主線全長8.869公里,起點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平遠堡村東北晉冀界與“北京-新疆高速公路膠泥灣至冀晉界工程”相接,終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韓家營村南晉蒙界與“京新高速公路韓家營(蒙晉界)至集寧段”相接,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33.5米,設計行車速度100公里/小時。天鎮支線長2.4355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24.5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接山西S45天黎高速。主線全線設大橋1座、中橋1座、小橋7座,涵洞21道;樞紐立體交叉1處,分離式立交1處,天橋1處;設停車區1處。支線設大橋1座,小橋1座。項目總投資61589.9208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439.4萬元。

內蒙段

京新高速臨白段 京新高速臨白段
2011年4月27日上午,G7京新高速公路韓家營(內蒙古山西界)至呼和浩特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估算總投資約156億元。這是繼G6京藏高速公路後又一條內蒙古進京高速公路。

該項目路線起點為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韓家營,接擬建的京新高速公路(北京-新疆烏魯木齊)山西境段,經喇嘛營、張皋、巴中夭、旗下營等地,止於呼和浩特市保合少立交,接已建成通車的呼和浩特繞城高速公路和已完成四擴八的呼和浩特至包頭高速公路(G6),全長約212公里。全線採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33.5米,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00公里,項目計畫總工期3年。

京新高速公路韓家營至呼和浩特工程是G7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京新高速公路起點為北京,途經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6個省份,終點為烏魯木齊,全長約2760公里。

京新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線建成後,新疆進京距離將比現有公路通道縮短約1000公里,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西部省區進京車輛,有效緩解京藏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2016年9月25日,全長930公里的京新高速臨白段貫通,為2017年京新高速全線通車奠定基礎。

臨白段始於內蒙古臨河市,經青山、額濟納旗,止於內蒙古和甘肅交界的白疙瘩,橫穿內蒙古西部巴彥淖爾市河阿拉善盟境,是亞洲最大的單體公路交通工程,總投資370億元,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以上。全線穿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灘,多次經過無人區,施工環境異常惡劣。

甘肅段

G7在甘肅境內途徑酒泉市肅北縣馬鬃山鎮,路線起自白疙瘩(蒙甘界),接內蒙古擬建的臨河至白疙瘩(甘蒙界)高速公路,經馬鬃山鎮,止於明水(甘新界),接新建的明水(甘新界)至哈密高速公路,線路全長137公里。全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馬鬃山鎮至橋灣連線線約147公里,採用三級公路標準,項目估算總投資約61.3億元。目前,即將完成建設。屆時從酒泉肅州區將引出一條酒航高速作為京新高速的重要聯絡段。

該項目的建成,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路,改善酒泉北部交通條件,促進酒泉馬鬃山邊境口岸的發展,推動酒泉與新疆,內蒙古,蒙古國,青海的交流作用,為河西走廊直達北京多了一條出行通道。

臨白段

再創紀錄!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貫通

全長930公里,位於內蒙古西部的京新高速臨白段2016年9月26日全線貫通。

線路橫貫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全境,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一段高速路。

意義影響

京新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
G7京新高速公路橫貫東北、 華北西北,也稱“三北大捷道”,全長約2739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7條北京輻射線之一,是西北新疆和河西走廊連線首都北京、華北、東北及內地東部地區最為便捷的公路通道,也是一條新的出疆陸路大通道,它使新疆至北京公路里程縮短1000多公里,可顯著節約運輸成本。

技術難題

施工難點

隨著國內山區高速公路建設規模逐步加大,大斷面、大跨度特長隧道也逐漸增多,這類工程項目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中交承建的京新高速公路 金盆灣隧道就是全程Ⅴ級軟弱圍岩大斷面特長隧道,由於工程規模大、地質條件差、成洞困難,該項目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公路橋樑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點項目”,施工安全總體風險等級被評定為Ⅳ級(極高風險),施工難度被鑑定為全國第三。 半斷面中隔壁法增大施工空間施工過程中,隧道初期支護施工完成後,常出現開裂、掉塊、拱架變形、仰拱底鼓、塌方冒頂等病害,向深埋段深入後,更頻繁出現過大沉降,拱架變形帶來的換拱危險,使施工安全風險加劇,工期受到影響,原設計中單純的中隔壁法(CD法)、三台階法已不能滿足施工要求。

解決方案

施工方高度重視金盆灣隧道的建設,從施工初期就對隧道施工難題全面跟蹤,對全程Ⅴ級圍岩大斷面隧道的開挖方法比選最佳化、初期支護大變形治理措施進行了專題立項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對中隔壁法、中隔壁三台階法、三台階法、半斷面中隔壁法等多種開挖方法進行比選最佳化,並多次通過專家論證後,項目部將中隔壁法(CD法)進行最佳化,依據隧道不同圍岩特點,採用了半斷面中隔壁法及雙層初期支護法與三台階法結合,引用了機械開挖,保障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進度。 半斷面中隔壁法是為了更有效地避免中隔壁法(CD法)的施工風險,通過中隔壁將隧道上半斷面大斷面分割成兩個小斷面,減小挖斷面,保證了上半斷面開挖時的穩定;在下半斷面施工時,利用台階法,以加快下半斷面施工進度,儘快使支護結構封閉成環。通過減小上半斷面的開挖面積,增大了下半斷面的工作空間,從而引入機械施工,提高了功效。 據介紹,半斷面中隔壁法的局限性是,在整個斷面支護結構未封閉之前,穩定性相對降低,適用圍岩無過大沉降與收斂的施工條件。 隨著淺埋段向深埋段的深入,隧道開挖過程頻繁出現異常的過大沉降與收斂,在分別採取了增加鎖腳錨管、增大預留變形量、在拱架上焊接加強鋼筋、縮短安全步距等多種措施應對後,項目部最終採用了雙層鋼拱架初期支護與三台階法結合的施工方法,較好地控制了隧道的沉降與收斂,抵禦初支開裂掉塊、拱架變形,確保二次襯砌的厚度。 雙層初期支護,採用三台階法進行施作,開挖時採用銑挖機,減少對圍岩的擾動。施工時,左右中導、下導、仰拱交替進行開挖,最後仰拱採用外層鋼支撐閉合成環,共同受力,避免同一斷面左右兩側同時處於臨空狀態。 雙層初期支護法與三台階法結合,從根本上抑制了初支沉降,有效控制了大斷面隧道變形,避免了單拱變形後換拱的高危作業風險。 之後,金盆灣隧道一直採用雙層初期支護施工方法,沒有再發生侵限、換拱現象,月進度達到了55—60米,左洞已順利貫通。

國家高速公路首都放射線

首都放射線為G1-G7 首都放射線為G1-G7  
編號簡稱起始點途徑主要城市里程
G1京哈高速北京-哈爾濱北京-唐山-秦皇島-錦州-瀋陽-四平-長春-哈爾濱1280公里
G2京滬高速北京-上海北京-天津-滄州-德州-濟南-泰安臨沂淮安江都江陰-無錫-蘇州-上海,1245公里
G3京台高速北京-台北北京-天津-滄州-德州-濟南-泰安-曲阜-徐州-蚌埠-合肥-銅陵-黃山-衢州南平-福州-台北2030公里
G4京港澳高速北京-港澳北京-保定-石家莊-邯鄲-新鄉-鄭州-漯河信陽-武漢-鹹寧-岳陽-長沙-株洲-衡陽-郴州-韶關-廣州-深圳-香港(口岸)
並行線:廣州-澳門 (G4W,廣澳高速):廣州-中山-珠海-澳門(口岸)
2285公里
G5京昆高速北京-昆明北京-保定-石家莊-太原-臨汾-西安-漢中-廣元-綿陽-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昆明2865公里
G6京藏高速北京-拉薩北京-張家口-集寧-呼和浩特-包頭-臨河烏海-銀川-中寧-白銀-蘭州-西寧-格爾木-拉薩3710公里
G7京新高速北京-烏魯木齊北京-張家口-集寧-呼和浩特-包頭-臨河額濟納旗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
2540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