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雜俎詩

五雜俎詩

五雜俎或作五雜組,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偶句押韻,其內容多寄予哲理。古樂府名,其詞曰:“五雜俎,岡頭草。往復還,車馬道。不獲已,人將老。”後人仿其作,成為詩體的一種。見明馮惟訥《古詩紀·統論》。唐顏真卿有《三言擬五雜俎》詩。後世蓋因唐人段成式有《酉陽雜俎》,遂訛為{五雜俎


五雜俎詩

五雜俎或做五雜組,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偶句押韻,其內容多寄予理。古樂府名,其詞曰:“五雜俎,岡頭五雜俎詩草。往復還,車馬道。不獲已,人將老。”後人仿其作,成為詩體的一種。見明馮惟訥《古詩紀"統論》。唐顏真卿有《三言擬五雜俎》詩。
這也是填空式的詩體,一、三、五句與《古五雜俎》同,唯更改二、四、六句:五雜俎, 。往復還, 。不獲已, 。
在明謝肇淛的《五雜俎"序》中說:
五雜俎詩三言,蓋詩之一體耳,而水部謝在杭著書取名之。何以稱五?其說分五部:曰天、曰地、曰人、曰物、曰事,則說之類也。何以稱雜?《易》有雜卦,物相雜故曰文。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說之旨也。天數五,地數五,河圖、洛書,五為中數宇宙至大,陰陽相摩,品物流形,變化無方,要不出五者。五行雜而成時,五色雜而成章,五聲雜而成樂,五味雜而成食。《禮》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食味別聲被包而生。”具斯五者。故雜而系之五也。《爾雅》組似組產東海,織者效之,間次五采。或綰璽印,或為冕纓,或象執轡,或詠千旄,或垂連網,或偕玄入貢,或玄朱純綦,辨等威,或丈二撫鎮方外,經緯錯綜,物色鮮明,達於上下,以為榮飾。在杭產東海多文為富,故雜而系之組也。

古五雜俎詩

五雜俎,岡頭草,
往復還,車馬道,
不獲已,人將老。
代五雜俎詩齊 王融
五雜俎,慶雲發,
往復還,經天月
不獲已,生胡越。
擬古五雜俎詩梁 范雲
五雜俎,會塗山,五雜俎詩
往復還,兩崤關,
得已,孀與鰥。
五雜組雍裕之
五雜組,刺繡窠。
往復還,織錦梭。
不得已,戍交河。
五雜俎 孔平仲
五雜組,同心結。
往復還,當窗月。
不得已,話離別。
五雜組,流蘇縷。
往復還,臨行語。
不得已,上馬去。
五雜組,回紋機
往復還,錦綾飛。
不得已,獨畫眉。
五雜組,采絲針。
往復還,鳥投林。
不得已,夢孤衾。
五雜組,綬若若。
往復還,大車鐸
不得已,去丘壑。
五雜組,侯門戟。
往復還,道上檄。
不得已,天涯客。
五雜組,漢旌旆。
往復還,賓鴻宇。
不得已,餐氈使。
五雜組,非煙雲。
往復還,胡馬塵。
不得已,攖龍鱗。
三言擬五雜組聯句顏真卿
五雜組,盤上菹。
往復還,頭懶梳。
不得已,罾里魚。 ——李崿
五雜組,郊外蕪。
往復還,櫪上駒。
不得已,谷中愚。 ——殷佐明
五雜組,繡與錦。
往復還,興又寢。
不得已,病伏枕。 ——顏真卿
五雜組,酒與肉。
往復還,東籬菊。
不得已,醉便宿。 ——袁高
五雜組,闤闠間。
往復還,門上關。
不得已,鬢毛斑。 ——陸士修
五雜組,繡紋線。
往復還,春來燕。
不得已,入征戰。 ——蔣志
三言重擬五雜組聯句 顏真卿
五雜組,四豪客。
往復還,阡與陌。
不得已,長沙謫。 ——張薦
五雜組,五辛盤。
往復還,馬上鞍。
不得已,左降官。 ——李崿
五雜組,甘鹹醋。
往復還,烏與兔。
不得已,韶光度。 ——顏真卿
五雜組,五色絲。
往復還,迴文詩。
不得已,失喜期。 ——皎然
五雜組 權德輿
五雜組,旗亭客。
往復還,城南陌。
不得已,天涯謫。
五雜俎宋戴表元
五雜俎,斑斕衣。
往復來,反哺兒。
不獲已,為人師。
五雜組宋陸游
五雜組,山雉羽。
往復還,江頭路。
不得已,貴臣去。
五雜組 宋陸游
五雜組,機上綺。
往復還,冶遊子。
不得已,富兒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