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體詩

雜體詩

古典詩歌正式體類以外的各種各樣的詩體。這些詩多把字形、句法、聲律和押韻加以特殊變化,成為獨出心裁的奇異之作,一般帶有文字遊戲性質。

正文

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說:“按詩有雜體:一曰拗體,二曰蜂腰體,三曰斷弦體,四曰隔句體,五曰偷春體,六曰首尾吟體,七曰盤中體,八曰回文體,九曰仄句體,十曰疊字型,十一曰句用字型,十二曰藁砧體,十三曰兩頭纖纖體,十四曰三婦艷體,十五曰五雜俎體,十六曰五仄體,十七曰四聲體,十八曰雙聲疊韻體,十九曰問答體,皆詩之變體也。”實際上可以歸為雜體詩類的遠不止上述這些。諸如藏頭詩,神智體,轆轤體等等。雜體詩多為漢魏六朝時文人所創製,雖表現出一定的巧思和駕馭文字的能力,但“終非詩體之正”(明代吳訥《文章辨體序說》),一般不能列為正規的文學作品。

配圖

雜體詩雜體詩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