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雜俎

一部文論隨筆集。《藝文雜俎》里這一百多篇或長或短的文字,既是作者從事文藝工作的心路歷程,也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經驗的結晶。

圖書簡介

藝文雜俎點擊查看大圖
本書是作者繼《文談詩話》和《文譚百題》之後,新近出版的又一部文論隨筆集。《藝文雜俎》里這一百多篇或長或短的文字,既是作者從事文藝工作的心路歷程,也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經驗的結晶。通讀全書,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具有詩的風格,生動活潑,凝鍊精粹,再加上一些形象的比喻,幽默的嘲諷,讀起來趣味橫生,引人人勝。《藝文雜俎》的文筆是優美的。《藝文雜俎》是作者繼《文談詩話》和《文譚百題》之後,新近出版的又一部文論隨筆集。《藝文雜俎》里這一百多篇或長或短的文字,既是作者從事文藝工作的心路歷程,也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經驗的結晶。通讀全書,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我覺得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大力倡導“文以載道”的文藝理念。在多篇文章里,作者都談到文與道的辯證關係,並提出“非此道,即彼道”的觀點,這一提法雖然看起來似乎極端,但確實說到了文藝社會功能的根本所在。二是正確處理創新與傳承的關係。作者反覆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藝,應當繼承一切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特別是革命文藝的成功經驗,從孔孟到李杜,從魯迅孫犁,書中列舉的許多文化史上的故實,都為讀者提供了可信的佐證。三是一以貫之的文藝思想。在當前各種文藝,思潮相互衝撞的大形勢下,作者固守自己的信念,特彆強調文藝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其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當然,個別文章里也有一些“偏激之辭”,可能與流行的某種觀念相悖,和讀者的某些意見相左,但是也許正因為這樣,才形成作者的一家之言。我甚至覺得,正是從這一角度來看,這一本文論隨筆才更顯得具有鮮明的特色。四是典雅精緻的文學語言。作者是一位詩人,他的散文也具有詩的風格,生動活潑,凝鍊精粹,再加上一些形象的比喻,幽默的嘲諷,讀起來趣味橫生,引人人勝。《藝文雜俎》的文筆是優美的,相信讀過此書的朋友,也會和我有同樣的體會。

作者簡介

浪波:本名潘培銘,1937年生於河北平鄉縣霍洪村,1963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在基層文化部門任民眾文化輔導員,劇本創作員,文藝期刊編輯近20年,上世紀80年代起,歷任河北省邢台地區文聯主席,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河北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等職。期間還曾當選河北省政協五、七屆委員,河北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委會委員。1957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詩集《花與山泉》、《鄉情》、《愛之河》、《神遊》、《故土》及文論隨筆集《文談詩話》、《文譚百題》等十餘種。其詩文曾獲河北省一、二、七屆文藝振興獎,華北地區文藝理論一等獎。96年代以來,先後被評為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河北省優秀專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河北省文聯顧問。

圖書目錄

《藝文雜俎》序
上卷 如是我言
筆墨與時代
言必信
簡說“原創性”
“沒文化”與“學說話”
孫犁的魅力
擬廣告一則
有關技巧的答問
簡與賅
文氣與民氣
閒話余秋雨
賣弄風騷”種種
名人字畫及其他
大表與小表
讀魯迅一得
生意經
“快樂病”
讀小說記
“炒作”雜談
閒話時尚
評“獎”
世上美女款占多
從“賣詩”說起
“唯物論”與“辯證法”
霸道的“輓歌”
鮑魚的話題
文章憎命達
文藝與手藝
郭沫若“燒書”辨
“吃了”辨
文學與女人
“泡”的妙用
短文舉隅
難得糊塗說職稱
便秘綜合症
文化·風化
孫犁說編輯工作
難得閒適
屁股嘴巴
文字遊戲
遊戲文字
說極品,道典藏
口尾續貂
“中國印”的啟示
讀書札記一則
從“無聲音樂”說起
“著名”的流行
“屏風”臆解
說投稿
說稿費
說“出書難”
富貴文章
請誰“走開”
評論家的尷尬
汪洋“姿”肆
臆說“觀散文”
賣“名”
《賣“名”》補遺
文學社團的回憶
“不做假賬”
讀漫畫記
“一個老鴰占一枝”
樂見“一本賬”
敬畏魯迅
說“刪”
再說美人與美文
“古月門市”
小件與細節
“張力”臆說
文壇打油二律
“出東門,朝西走”
“文飯”俗解
京都夜話記
下卷 如是我見
關於新詩創新的對話
好詩在人間
在詩與時代的交匯點上
“小詩”的魅力
風華絕代葉小鸞
李文珊散文解讀
《王安石變法》淺識
一枝一葉總關情
《燈下漫筆》序
真實的魅力
《草根》漫話
老樹春深更著花
《尋覓光榮》讀後
網事與詩事
青春的牧歌
一朵帶露的小花
漫說《沉澱的潮聲》
詩友靳亞利
雪朝談詩
秋日品詩
心海泛舟》與古體新詩
《行吟集》的啟示
高山流水寄情懷
莫作等閒花草看
詩卷長留天地間
片羽之光
我讀《美麗的腳印》
醞釀成熟的季節
這一角風景
《求索齋文集》序
《天年》序
“閒書”不閒
萬紫千紅總是春
向藝術的高峰攀登
大師之門
勸君惜取少年時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