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

遁,讀:dùn。基本字義:1. 逃避,躲閃:~去。~辭。~世。~北。 2. 隱,消失:~跡。~隱。遁,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三卦。《象辭》說:本卦上卦為乾,乾為天,下卦為艮,艮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遠,是遁卦的卦象。《象辭》說:被拖累以至不能決然隱退所造成的危險,有如被疾病折騰得疲憊不堪,所以說蓄養奴婢則吉,意思是暫且養疾療傷,不可貿然行動。《象辭》說:君子不以利祿為心,喜愛隱居;小人以利祿為心,不甘退隱。

基本信息

常用詞組

1. 遁北 dùnběi

打敗仗而逃跑

2. 遁辭 dùncí

(1) 因為故意躲閃或掩飾錯誤、或者由於理屈詞窮或不願以真意告訴他人時,用來搪塞的話

遁辭知其所窮。——《孟子·公孫丑》

(2) 也作“遁詞”

遁詞巧辯

3. 遁跡 dùnjì

避世;隱居;使人不知蹤跡

遁跡空門

4. 遁入空門dùnrùkōngmén

信仰佛教出家

5. 遁世 dùnshì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

遁世絕俗

6. 遁逃 dùntáo

逃走;逃避

倉皇遁逃

遁逃山中

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資治通鑑》

7. 遁形 dùnxíng

隱藏形跡;隱身

無所遁形

遁 <動>動

(形聲。從辵,盾聲。本義:逃避)

同本義

遁,遷也。――《說文》

遁,避也。――《廣雅·釋詁三》

遁,猶迴避也。――《後漢書·杜林傳》注

陽遁而不能蒸。――《國語·周語》

平當逡遁有恥。――《漢書·雋疏乾薛平傳贊》

又如:遁隱(避世隱居);遁天(逃遁天理,違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猶言逃避世俗);遁避(猶逃避)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說文》

晉將遁矣。――《國語·楚語》

敵棄炮倉皇遁。――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虎大駭,遠遁。――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遁世離群(逃離人世,

遁 dùn

①逃走:~逃。

②迴避:~世。

【遁詞】

【遁辭】在理屈詞窮時故意避開正題的話。

【遁跡】避開人世;隱居。

遁qūn 1.見"遁巡"。

相關詞語

遵遁

追亡逐遁

逐遁

貞遁

遠遁

鑿壞而遁

鑿壞以遁

鑿坯而遁

隱遁

引遁

遺遁

逸遁

巡遁

遜遁

星遁

邪遁

宵遁

遐遁

五遁

聞風遠遁

望風而遁

土遁

退遁

逃遁

孫遁

私遁

水遁

鼠遁

沈遁

深藏遠遁

倉皇退遁

敗遁

朝令夜遁

逋遁

奔遁

犇遁

詖遁

蟾逃兔遁

沖遁

肥遁

遁跡匿影

遁光不耀

遁飾

遁叛

遁北

遁跡藏名

遁民

遁世絕俗

六十四卦名

遁卦遁卦

遁,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三卦。

原文

遁。亨。小利貞。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解釋

遁卦:通達。小有利之占問。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乾,乾為天,下卦為艮,艮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遠,是遁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不用以惡報惡的方法對付小人,而是採取嚴厲的態度,掛冠懸笏,自甘退隱,遠離小人。

原文

初六。遁尾,厲。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解釋

初六:君子全部隱退,國家就危險了。不能有所作為了。

《象辭》說:逃遁隱藏仍未脫離危險,若能堅持苦鬥,設法取勝,有什麼災難?

原文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象曰:執用黃牛,固志也。

解釋

六二:抓來用黃牛革繩緊緊捆綁,這樣就不能解脫了。

《象辭》說:用黃牛革繩捆綁,表示意志堅固。

原文

九三。系遁,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曰:系遁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解釋

九三:被拖累而不能決然隱退,就像身染重病,情形危險。在這種情況下,蓄養奴婢或可有利。

《象辭》說:被拖累以至不能決然隱退所造成的危險,有如被疾病折騰得疲憊不堪,所以說蓄養奴婢則吉,意思是暫且養疾療傷,不可貿然行動。

原文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解釋

九四:喜愛隱居,這對君子是吉利的,對小人則未必。

《象辭》說:君子不以利祿為心,喜愛隱居;小人以利祿為心,不甘退隱。

原文

九五。嘉遁,貞吉。

象曰:嘉遁貞吉,以正志也。

解釋

九五:退隱以時,值得讚美,卜問前程,通泰吉利。

《象辭》說:退隱以時,值得讚美;遵循正道,所以吉利,因為他存心正直,品德崇高。

原文

上九。肥遁,無不利。

象曰:肥遁無不利,無所疑也。

解釋

上九:遠走高飛,退隱山林,無不利。

《象辭》說:上九爻辭講遠走高飛,退隱山林,無不利,說明其人善觀形勢,急流勇退。

拼音是dun的漢字

拼音是dun的漢字共有40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