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廟[河南焦作市溫縣二仙廟]

二仙廟[河南焦作市溫縣二仙廟]

二仙廟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與武陟交界處(原溫縣、武陟和沁陽市交界處)故當地人將之稱為武溫貞澤二仙廟。此廟為道教寺廟,一年共三次廟會,分別為正月初八祭拜火神的廟會,農曆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祭拜二仙姑的廟會。這裡的廟會融合了傳統的信仰觀念與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可以說真實地再現了當代經濟發展大潮中的俗民群體的信仰生活。

基本信息

簡介

二仙廟二仙廟
二仙姑信仰始於漢,二仙廟實創於唐貞觀元年(627年),現已被列入縣、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二仙廟分主院、東西兩跨院,總占地105畝,亭樓、房間計70餘間,中軸線上有山門、過庭、午樓等;東軸線上有包公殿、關帝殿、白銀奶奶殿等;西軸線上有火神殿、城隍殿等。山門上方懸省老年書畫院副院長吳有良隸書“貞澤二仙廟”五字龍匾。二仙廟的主要神殿即是供奉二仙姑的貞澤寶殿,貞澤寶殿大門右上方懸掛焦作市民族宗教局於2008年元月授予的牌匾,上書:授予:“2007年度規範化管理宗教活動場所”。正如二仙廟中一位委員張保玉所說,此匾意味二仙廟是正規的宗教活動場所,而不是迷信活動場所(當然宗教與迷信不是截然分開的)。貞澤寶殿左右兩側有康熙戊午年閏三月十五日立的一塊重修碑記,由翰林院進士王化鶴撰寫。

二仙姑原是漢朝山西省陵川縣樂家莊人。她們的母親姓楊,感靈光而生出這對姐妹。她們天資聰明,豐貌非凡,但七歲時才會說話。此時母親已經過世,繼母李氏對她姊妹百般虐待:嚴冬逼迫她們赤足單衣去田野采菇,姐妹倆無奈地在田野相擁而哭。路過的天神聽見哭聲可憐就產生了憐憫之心,使她們滴在地上的眼淚化為紅葉班菇。酷暑之際,狠心的繼母又強迫二女拾麥田間,天神又可憐她們使她們輕鬆拾到麥穗回家而不受高溫折磨。繼母兩計未成,便起歹心,深夜縱火,妄圖除患而後快,繼母的行為終於為天帝不容,玉皇便降黃雲,讓她姊妹西山修煉,這時姐姐才十五歲,妹妹大約十二歲。

姊妹倆修煉成仙后,玉皇大帝讓她們降落天台,王母恩賜玉池酒,道祖給她們一人一個金缽,讓她們雲遊天下,保蒼生平安。一次路過武陟與溫縣交界處,不由稱讚道:“風水寶地,迷人景象!”但得知太上老君已經看上此地而且將他的一塊令符埋在地下作為標誌。兩人心生一計,把一隻繡鞋埋在老君令符之下巧奪此地。她們在這個地方顯靈施恩於百姓,有求必應。為了報答她們的恩惠這裡的百姓便建廟並設爐奉祀。

當年唐王親自帥兵東征高麗路過這個地方時糧草用盡,二仙姑顯聖給唐王軍隊送飯,飯瓮雖小,但飯卻取之不盡,解決了軍馬飢困之急。後來唐軍和敵兵打仗時,突然冰雹大降,敵軍被擊死一多半,而唐軍一支箭都沒有用就反敗為勝凱鏇而歸了。唐王為了表示對二仙姑的感激就設案加封她們為“二仙菩薩”,廢祠建廟並賜廟號為“貞澤”。

北宋時,西夏虎視耽耽,企圖吞併中原,二仙姑在宋軍衛國戰爭中化裝賣飯,又顯聖軍前幫助宋軍打敗西夏軍隊。宋大觀三年,天下大旱,初秋七月,縣令李元儒聽說二聖廟二仙神威無邊,於是禱旱祈雨於貞澤仙祠。至誠感通,大雨如注,這一年秋收大豐。這次奇蹟,由縣令逐級上奏,將細情稟報朝廷。宋徽宗趙佶十分感動二仙人的功德,屢次忠誠於國,恩澤於民,於是在第二年,即政和辛卯年夏,敕封二真人號,長曰:“沖惠”,次曰:“沖淑”,並下令護建其廟,虔誠奉祀至今。

廟會活動

文革時二仙廟廟會一度中斷,80年代中期廟會逐漸恢復,2000年起二仙廟被列為道教宗教場所,廟會香火遂盛。二仙廟傳統廟會是每月一次,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今只剩正月初八、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三次大型廟會,不過平時每月初一和十五早上都有民眾來拜神祈福。正月初八是祭祀火神的。祭祀二仙的廟會之所以有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之分,且二月十五更重要,是因為當年二仙援助唐王時,是妹妹先到軍前給予幫助,因此以妹妹的生日——二月十五作為首選廟會日期。

如今的主要廟會雖說是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這兩天,其實在廟會當天的前兩天山西省的香客都趕來了,陸陸續續開始進香祭拜,直至二月十五、三月十五這兩天達到高潮。二月十五這天,二仙廟從早上5點到晚上7點都是人山人海。到二仙廟的基本都是香客,單純以遊覽為目的的遊客很少。香客絕大多數都帶有供品,也有不帶供品只在神前磕頭。來自農村的香客居多,也有現居縣城、城區者,其中退休人員居多,到道觀的多數是中老年婦女。廟會過後,二仙廟貞澤寶殿兩側的重修碑記下都有燒香焚紙的痕跡。
香客祭拜的主要活動有:

買香火

香火通常包括燒紙元寶等。廟會期間山門前一直有坤道的攤位,同樣的香火會比平時貴1/3。高價買坤道香火的香客認為,廟裡的香火更靈驗些,武溫當地人多是自帶或者買小販的香火,遠道而來的山西香客多買坤道的香火,自帶香火者占不到全部香客的1/3。

擺供

貞澤寶殿是道觀人員和香客最重視的拜神地點,因此擺供品最為講究,在香客到來之前,就有至殿負責將供品擺好。共擺下供品6行,每行5碗,每碗3個供品。供品的第一行是點了紅點的圓形饅頭,象徵吉祥如意,圓滿成功;第二行整齊擺放長方形的麻糖,象徵無規矩不成方圓,辦事有條有理;第三行擺肉菜,表示百姓事事順心,國泰平安;第四行是水果如蘋果、香蕉等,象徵平安快樂,人旺財旺;第五行擺圓盤油炸焦花,表示百姓感謝在二仙姑前許下的心愿得到滿足;第六行是糖果,表示生活甜甜蜜蜜。這六行表示六六大順,心想事成,是百姓的心理寄託。

焚化香火

整齊的一疊燒紙不利於焚燒,要把它鏇開,成為蓮花的形狀最佳。自帶的金、銀元寶通常都壓疊在一處,要吹口氣將其撐開在香爐里點燃香,然後面對神像出聲念叨或者默念。通常求什麼說什麼,還要說給帶了多少供品和燒紙,有的香客還要朝拜八方,然後將香插入香爐,部分香客請香火攤前的宋道長幫忙看看香燒得好不好。

拴布條

在拜神結束後,大多數香客將紅布條拴在“姊妹柏”上。姊妹柏位於貞澤寶殿右前方,此柏樹是一樹三乾,原是二乾,代表這對姐妹,後又發出一乾,代表二仙的舅舅,傳說當年二仙倍受苦難時,是她們的舅舅盡力保護救助她們,當她們成仙后也將其舅舅點化成仙。但人們仍稱此樹為姊妹柏,並認為它是此廟所有樹木中最有神性的一棵,拴布條於其上亦可達到有求必應的效果。據詢問,其實現在看到的姊妹柏是1994年重修此廟時栽種的,它延續了民眾的傳說和心理寄託。

廟會得以承續的原因

二仙廟廟會在歷史的風雲變幻中,經歷過輝煌,也遭遇過衰敗,它能夠經受住時間的沖刷一直延續至今。

人的作用

1.香客的作用。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分五個層次,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因為缺乏某種需要所以才會產生某種行為。如對“龍王”的信仰,就是出於生理需要的刺激下對水的渴求。根據資料所得,從漢代開始信仰二仙姑的多為社會下層的勞苦民眾,由於缺乏衣食等不同層次的需要而產生對更美好生活的渴望,致使香客的產生。民間信仰都出於功利性目的,只要能夠達到個人需要、滿足個人利益或生活共同體的局部利益,個人就會對其產生信仰。出於這種心態,便會有不斷的人加入這種信仰的隊伍之中,由此,香客的數量也會不斷地增長。
2.非香客的作用。在廟會組成人員中,起先多數或基本都是香客,但經過多年的變化,二仙廟的香客的比例逐漸減少,人員的組成趨向複雜。廟會從最先的純粹的一種信仰儀式,達到悅神的目的,到現在廟會帶有的表演與觀賞性質成分的存在。除香客外,還有不少非香客的參與,如遊客、商家、管理人員等,這給二仙廟廟會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民間傳統吉祥文化活動的存在且延續,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經濟的原因

香客個人有了一定經濟能力,才能進行更好地民間信仰活動,才能年復一年從當地和不遠千里來進香,遊客才會至此。從來自溫縣北保封村的舍茶棚的老爺爺處得知,舍的茶等某些物資由比較有經濟實力的善心人資助或是某些香客還願而捐所得。舍茶人員也因為自身的信仰而義務到此為香客或遊客服務,且在廟會期間一直在廟外舍茶。有了這些經濟來源與他人的無償服務,才可以支持一個廟會的存在與延續。此外,政府的撥款、商業的收入等也起到了支持作用。

意義

廟會文化是一種回歸

首先,這種回歸是人類追求“真”的一種體現。自我人性的本真,這是人存活的最基本也是最珍貴的部分,是人之為人最有價的一個層面。人們會在這種可以狂歡的場合真實地反映出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加修飾。廟會文化營造了一種氛圍,使人們大膽的展現自我本質,使人們追求一種自由,回歸一種適合現實生活的自由。
其次,人類在敬仰廟會文化的同時,更是一種追求向“善”心理的一種體現,德行是廟會之中倡導的主題。假若二仙姑沒有為國為民排憂解難,那么就不會有這么一個廟宇,就不會有人群膜拜敬奉她們。這種超乎科學又不迷信的向善心理會帶給人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面對生活的勇氣。
最後,民俗學美學之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移情作用在其中的體現。移情作用可被稱為“宇宙的人情化”。因為有移情作用,然後本來只有物理的東西可具人情,本來無生氣的東西又有生氣,從理智觀點看,移情作用是一種錯覺,但如果把它勾銷,不但藝術無由產生,宗教也無由出現。求神拜佛、跳大神等現象,確實也使人與神的距離縮小,使人神化,這也許是移情作用最恰當不過的體現。

廟會文化是一種凝聚力

二仙姑是河南省武陟溫縣和山西省陵川縣民眾共同信仰的,每年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都會有不少遠道而來的山西人,他們來給家鄉人——二仙姑過生日。在交流時他們自然流露出自豪感,同時也感激武溫二縣的民眾對二仙姑的尊敬和供奉,武溫二縣對二仙姑的感激也自不必說。二仙姑信仰雖是無形的,卻像一條斷不了的紐帶一樣維繫著兩地人的感情,加強了兩地人的物質和文化交流。

廟會中的很多遊戲娛樂的競賽、競技活動也是以村、寨或鄉為參賽單位。參賽者除了有強烈的競爭心外,還要有集體榮譽感。在比賽中,社群的配合和協作狀態是成敗的關鍵,旁觀者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社群成員的角色,為本社群的參賽者鼓勁歡呼,因此廟會對社群中的每個成員都充滿了吸引力。廟會成了增強群體凝聚力、維護社會團結的一種有效方式和手段。二仙廟是所道教寺廟,道教主張“天人合一”和“人際和諧”,對於今天和諧社會的建設更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