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支紀法

在曆法上,我國古代創造了乾支紀法這一獨特的方法。 我國古代常用乾支紀法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不過這些紀法開始使用的年代各不相同。 在乾支紀年法以前,我國曾經採用過歲星紀年法,後改為太歲紀年法。

在曆法上,我國古代創造了乾支紀法這一獨特的方法。
所謂乾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總稱,它是一種周期性的循環順序。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也稱十乾天,古稱十日;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古稱十二辰;東漢以後,才有了"乾支"這個名稱。十乾和十二支順序各取一字相配,正好組成60 個序數,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六十甲子的順序見下頁之表。
我國古代常用乾支紀法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不過這些紀法開始使用的年代各不相同。
在乾支紀年法以前,我國曾經採用過歲星紀年法,後改為太歲紀年法。
古人認為12 年木星行天一周,所以把它叫作歲星,並且把它的運行軌道分為12 份,即12 次,歲星一年移過一次,以次紀年。最初的歲星紀年法,開始於公元前365 年;郭沫若認為,在殷周時代或其以前就有了歲星紀年法。由於歲星的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的,與實際觀測的星象的運行方向正好相反,又因為1 甲子/2 乙丑/3 丙寅/4 丁卯/5 戊辰/6 己巳/7 庚午/8 辛末/9 壬申/10癸酉11 甲戌/12 乙亥/13 丙子/14 丁丑/15 戊寅/16 己卯/17 庚辰/18 辛巳/19壬午/20 癸未21 甲申/22 乙酉/23 丙戌/24 丁亥/25 戊子/26 己丑/27 庚寅/28 辛卯/29壬辰/30 癸巳31 甲午/32 乙未/33 丙申/34 丁酉/35 戊戌/36 己亥/37 庚子/38 辛丑/39壬寅/40 癸卯41 甲辰/42 乙巳/43 丙午/44 丁未/45 戊申/46 己酉/47 庚戌/48 辛亥/49壬子/50 癸丑51 甲寅/52 乙卯/53 丙辰/54 丁巳/55 戊午/56 己未/57 庚申/58 辛酉/59壬戌/60 癸亥歲星的運行並不均勻,有時還有逆行,所以用它來紀年有不少不方便之處。於是古人就假想了一個與歲星運行方向相反的"太歲"(歲陰、太陰),它每十二年在天球背景上自東向西均勻地運行一周,這就可以用每年太歲所在的軌道部分來稱呼該年,這就是太歲紀年法。《開元占經》所引甘氏歲星法以及《漢書·天文志》所載甘、石歲星紀年法,表明戰國時期普遍使用這種紀年法,並一直使用到秦和漢初,它是乾支紀年法的前身。後因發現木星運行的周期並不嚴格為12 年,而是11.86 年,因而再用太歲紀年就與實際的天象不相符合了,所以從東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 年)以後,就廢止了太歲紀年法而只用乾支紀年法。
乾支紀月法在我國古代很早就使用了。春秋開始以十二支紀月,叫作月建。由於地支之數正好為十二,所以各月紀月的地支是固定的。當時人們把"日南至"即冬至的十一月定為子月,所以十二月為丑月,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其後順次為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在各月固定地支的情況下,再配上天干,就是乾支紀月法,這可能是唐代才開始使用的。乾支紀月五年為一周期,農曆的閏月不加乾支。
乾支紀日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發掘出的殷代甲骨片上已發現了完整的乾支表。可能在盤庚遷殷(約公元前1300 年)之前,已經採用乾支紀日了。不過這種紀日法是否有過間斷和錯亂,現在還不能肯定。但從春秋以來,這種紀日法已被證明沒有間斷和錯亂。《春秋》所記第一次日食發生在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 年)二月己巳日,經現代計算證明,這個日期確實發生了一次日食,因此這個日期的記載是準確的,表明從那時以來一直到清宣統三年(1911 年)止,其間歷經2600 餘年,我國一直有條不紊地使用乾支連續紀日,未發生一日差錯,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紀日史料,也是世界上極為珍貴的一份科學文化遺產。
中國古代使用過多種時段制度。春秋戰國時期曾用過十時制,即把晝夜各分為5 個時段,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共10 個時段。這種時段的劃分是不等長的,因為一年四季中晝夜的長短是不相同的。到秦漢以後,十時制就廢止了。至於乾支紀時,它是什麼時代產生和運用的,已經無從查考了。不過它當是在古代十二辰制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並用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的正中為夜半。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十二辰大概是在二十八宿之前創立的;到了唐代,才將十二支配上十乾,成為乾支紀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