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支紀時

乾支紀時

乾支紀時制是中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很長,不同時期不同王朝的曆法(包括皇朝年號紀年法)變化紛紜,但乾支循環卻始終不斷。

乾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共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將十天干和二十地支順序搭配,就構成了下表所示的60個乾支,俗稱“六十花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 癸未,甲申、己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中國傳統曆法中的乾支紀時制度就是用這“六十花甲子”來依次、循環地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辰。這裡的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一天分為十二小時。
在乾支紀時制中,紀年和紀月是基本的。只要已知當年和當日的乾支,就可推定當年個月乾支或當年各日時辰的乾支。
每人出生的年、月、日、時辰,供需四個乾支(共八個字)來表達。這八個字就是一個人的生辰八字。
乾支紀時制是中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60”這個純粹的數為周期循環紀時,這個制度既不受天文水平提高、曆法該機的影響,又不因朝代而中斷,不因國家分裂而混亂。中國歷史很長,不同時期不同王朝的曆法(包括皇朝年號紀年法)變化紛紜,但乾支循環卻始終不斷。各地一致。據考證。2700多年以來,大約100萬個日子,乾支紀日無一天中斷。所以說,乾支紀時制度像一根線把各種曆法貫穿在一起,對我國歷史資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起了正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