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震

主震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餘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

形成

主震地熱資源開發誘發地震
地震的前震和餘震也能通過研究主滑動附近的裂縫發育過程而得到理解。前震是沿斷裂的應變和破裂物質中的微細破裂結果,而那時主斷裂並沒有發展,因為物理條件尚未成熟。前震中的有限滑動稍微改變了力的格局。水的運動和微裂隙的分布,終於使一個更大破裂開始了,造成主震。沿主破裂岩塊的拋擲和嚴重搖動及局部生熱,導致沿斷裂的物理條件與主震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其結果是附加的小斷裂發生了,造成餘震。之後,該區的應變能逐漸降低,像一個沒勁的鐘表,可能在許多月之後恢復穩定。

事例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發生的5.7級地震

主震九江發生的5.7級地震
根據現場流動地震觀測資料和調查分析,在九江瑞昌地震災害現場的地震專家確定,2005年11月26日九江發生的5.7級地震屬於主震-餘震類型,在原震區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較小。地震專家同時還判明了九江地震的趨勢,餘震將持續一段時間,未來1至2個月內不排除發生4級左右地震的可能。這是江西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在30日上午召開的情況通報會上公布的訊息。截至2005年11月29日16時21分,地震部門共記錄到餘震497次,其中2.0-2.9級地震40次,3.0-3.9級7次,4.0-4.9級2次,最大的餘震是26日12時55分發生的4.8級。
主震台灣一天內8次主震221次餘震

省地震局副局長邢燦飛說,根據專家會商得出結論:九江地震原震區目前不會發生雙主震和震群。並解釋了江西九江地震的原因:此次地震震源郯廬斷裂帶和襄樊廣濟斷裂帶交匯處南端,當地下能量集中到一定程度,超過地殼能夠承受的極限時,地殼就會發生破裂而形成地震。一般大的地震發生過後,還會繼續發生小的地震,因為地球的能量要繼續釋放出來。按照能量衰竭理論來講,能量會越來越小,因此,餘震都比主震要小。但是有可能會發生雙主震(兩次較大的地震) 或震群(多次較大地震)。按照觀測資料,以及專家會商結果顯示,九江地震不會發生雙主震或震群。因此不會對江西省造成更大的影響。

蘭德斯地震

主震蘭德斯地震
蘭德斯地震之後發生了最不尋常的地震連鎖反應。主震之後沿滑動的斷層連續發生一系列餘震。作為規律,在大的淺源地震之後,隨後的日子裡地震活動在更大的地區內會突然戲劇性地增加。主震之後3個小時又在以大熊湖附近為中心處發生了強震(MS=6.5),地面被再次震顫。這次震動是距第一次斷裂源約45千米西方的另一條斷裂的滑移產生的。套用計算模擬考察區域斷裂系的應力變化,其結果表明,蘭德斯地震的斷裂滑動造成了斷裂上某些部位應力增加,大熊湖地震就是因此而發生的。計算還表明,蘭德斯地震可能增強了南聖安德烈斯斷層上的應力,加強了走滑剪下的趨勢,同時降低了聖安德烈斯四周頂住周邊的壓力,該種力是無形的連續的。這些作用集中在一起,可能增加了本區未來發生大地震的機率。

唐山地震

主震1976年7月28日03點42分在唐山發生了7. 8級地震。
1976年7月28日03點42分在唐山發生了7. 8級地震。當天18點45分又在灤縣發生了7. 1級地震,同年11月15日寧河發生了6. 9級地震,主震後的餘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災害。唐山地震無明顯前震,餘震持續時間長,衰減過程起伏大,餘震活動歷經二十餘年未平息,至今仍有4級左右地震發生。河北唐山7.8級主震西南的兩次餘震就是如此,對這樣的餘震應該提高警惕。至於在同一地點,連續發生若干次8級左右的大地震,在中國各地震帶都還沒有這樣的歷史記錄。在環太平洋的某些活動性特彆強烈的地震帶上,雖有過這樣的情況,但也是很罕見的。總的說來,一個地方如果已經發生了大地震,一般是活動日趨衰弱,經過相當長的時期以後才有可能再發生大地震。有的大地震之後,餘震還可以相當強烈,六七級的強烈餘震,往往連續發生在主震震中或其附近,河北唐山7.8級主震西南的兩次餘震就是如此,對這樣的餘震應該提高警惕。

與餘震的區別

主震1976年7月28日03點42分在唐山發生了7. 8級地震。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在一個地震之後通常會有所謂的餘震,餘震是由於在主震發生之後,其他底層的岩磐為釋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壓力不平衡而移動,並且持續發生直到達到平衡狀態,或是岩盤暫時被卡住不再移動,直到累積足夠的壓力時,才會再度引起後續的震動。餘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後規模較小的地表震動,餘震也會造成較脆弱建築的損壞。餘震可能發生在主震一個小時,一天,一周,甚至是一個月之後,必須小心的是有些餘震的規模也可能大於主震。

地震自救

主震台灣一天內8次主震221次餘震

一、做好地震預報。

地震之前是有預兆的。現在所知道的這種預兆是:地下水變渾、翻花、冒泡、變味;雞鴨豬羊亂跑亂叫;老鼠外逃,魚兒在水面亂跳。這種情況預示著地殼將彎曲、摺皺斷裂,就要發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國家都難以準確預報地震,中國的地震預報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大多數地震預報能夠指出某個地區在某一段時間內有可能發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遼寧省海城地區曾發生過6級以上的地震,臨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內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並反覆宣講地震知只,結果傷亡人數減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預防地震的關鍵在於預報及時、準備充分、掌握地震時的救護知識。

二、制定家庭防震計畫。

一旦發生地震,就可能使供電、供水、供熱系統,交通系統,生活必需品供應系統,信息系統,以及醫療衛生系統遭到某種程度的破壞,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應該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畫。

首先要排除室內高處的懸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擺放的物品,改變其擺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傷人。同時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離玻璃窗遠一些的地方。窗上貼上防碎膠條。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為脫離危險,你也許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時間,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會幫你度過難關。這些物品中包括現金、飲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藥品。

主震主震

三、學校應做好地震前的準備。

在中、國小應該普及防震知識,震區學校應有防震訓練的方案,若正在上課時發生地震,老師應馬上給學生一個簡單明確的指令,讓學生就地閉眼伏在課桌下。一個地區,在某一段時間內可能發生地震時。家庭和學校要經常溝通。震區有條件的學校應備救災物品,如:急救醫藥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並按班級或教室分配,直到個人手中。

如果發生了地震怎樣保護自己呢?

一旦發生了地震,若是在外邊,千萬不要靠近樓房、煙囪、電線桿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築物或樹木,要離開橋樑立交公路,到空曠的田野較為安全。地震雖然是造成人口傷亡的天災,但也不是不可預防的。如果能把握時機、運用防震知識就可以保護自己如地震發生前觀察到動物的異常躁動;地震發生時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減輕地震帶來的傷害。

人類的災難:地震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