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任慶

丹巴任慶,烏拉特中公旗人,蒙醫副主任醫師,當代著名蒙醫學家,傑出的蒙醫工作者,藏蒙翻譯專家。在《蒙醫藥》雜誌、《巴彥淖爾醫藥》等刊物上發表過論文數十篇。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他將蒙醫藥學從歷史原因造成的藏文記載中脫胎換骨,發展壯大。為蒙醫藥學的發展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六歲開始被送到廟裡學徒,由於勤奮好學、記意力強而得到了老師的讚揚。先後在昆都侖廟、寶日很圖廟、希熱廟學徒,系統地學習了藏文、蒙文、天文學數學醫學等。他從16歲開始從醫,到了20歲時熟練的掌握了傳統蒙醫五療等診療技術,精通《四部醫典》等醫學著作,並且將理論靈活地套用於醫療實踐當中。經過努力考取了“曼然巴”學位,還被烏拉特中公旗王爺仁慶生格安排在旗王府當“王醫”。

1960年春,參加為期四個月的全區衛生幹部培訓班,同來自自治區各盟、市的名醫一起學習提高醫療水平。此時,有關醫藥衛生部門發觀他的醫術高明,特別對藏文的精通及翻譯能力強等特點,也引起了同行們的贊同和認可。

1962年7月,調到旗醫院蒙醫科工作。他是中旗醫院蒙醫科的創始人之一。

1964年--1980年期間參加了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承擔的《四部醫典》、《呼和必都日亞》、《旭仁文吉拉嘎》等蒙醫學著作的翻譯和整理工作。他本人也在1977年一1979年期間翻譯了30多萬字的醫藥著作。

1976年他參加內蒙古人民出版社舉辦的“三結合”審書會。翻譯審驗了《四部醫典》、《蒙醫診療》、《蒙醫金匱》等三部珍貴醫書,在出版發行工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1974年在呼和浩特參加了《國家藥典》蒙、藏、維吾爾藥品的標準審稿會,並與來自十四個省、自治區的專家一起研究推薦了蒙藥7種,成藥20種,為蒙藥的規範化做出了貢獻。

1978年他把自己多年來珍藏的五冊珍貴醫書無償獻給了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所。

他在多年行醫中總結了臨床經驗並編寫了《蒙醫藥經驗簡述》、《常用單藥》等專著。在《蒙醫藥》雜誌、《巴彥淖爾醫藥》等刊物上發表過論文數十篇。

他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創造了不少獨特的診療經驗,他研製的“水膏藥”、“曼慶-- 4”、“永瓦一7”、“孢瓦日一5”等藥,很受患者的好評,在民間廣泛流傳。

由於他在蒙醫工作中成績卓著,黨和人民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榮譽。先後被選為旗縣級人民代表;參加了巴盟蒙古語文先進工作者大會;1979年被選為巴盟政協委員(第六屆); 同年還參加了中國醫藥協會內蒙古分會學術會,並當選為巴盟分會副理事等社會職務。許多新聞媒體多次報導了他的先進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