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馬蜂

中華馬蜂

中華馬蜂(學名:Polistes chinensis)是分布於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地區的一種胡蜂。中華馬蜂是掠食者,會捕食毛毛蟲為主的無脊椎動物。中華馬蜂曾在1979年入侵於紐西蘭,甚至以當地的原生物種作為食物來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原名】:中華馬蜂PolisteschinensisFabricius

中華馬蜂中華馬蜂

【學科類別】:生命科學
【年代表示方式】:公元紀年
【年代】:1992-09-05
【地域類型】:採集地
【地域】:廣東.連縣.大東山
【標籤】:馬蜂科,Polistidae,Polistes
【來源】:採集
【採集人】:代茹

形態特徵

描述一

雌蜂:體長約16毫米左右。觸角窩間、觸角窩斜上方、後頭邊緣中間和唇基黑色。兩複眼間有1黑橫帶,余黃色。前胸前緣中部和後緣邊緣黃色,覆有黃色茸毛。中胸背板和側板黑色,有2個棕色小斑和1個大黃斑。小盾片矩形,黃色,有棕色斑,兩側各有1小黃斑。後小盾片呈橫帶狀,基半部黃色,端半部棕色,外側各有1小黃斑。並胸腹節黑色,中央有1溝,兩側及溝兩側各有1條黃色縱帶。腹部第一節基部細,黑色,沿端部邊緣為一黃色縱帶,兩側各有1黃斑。第二背板沿端部邊緣為一黃色橫帶,中部兩側各有1棕色大斑,斑中央有1較小黃色斑,余黑色。第3—5節背腹板均黑色,沿端部邊緣有1黃色攢帶,橫帶兩側各有1棕色小斑。第六腹節基都黑色,端部黃色。

雄蜂:腹部7節。

描述二

雌蜂,體長約13毫米。兩複眼內緣下側略呈黃色。上緣上側有1條黃斑,余全部黑色。觸角柄節、梗節和第一鞭節棕色,其餘鞭節背面黑色,腹面棕色。唇基部及兩側邊緣黑色,余棕黃包。前胸背板兩肩角上部棕色,下角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棕色。並胸腹節黑色,兩側各有1黃色縱斑。中、後胸側板黑色。翅基後棕色。3對足基節、轉節黑色,腿節背面棕色,腹面黑色。各足跗節及中、後足跗節前3節棕色。腹部第一節背板基半部和腹板黑色,第二節背板黑色,有黃色橫斑。第三、四節背板黑色,第五、六節背板基部黑色。雄蜂:體長13毫米。腹部7節。觸角鞭節自第二節以上背面為棕色。中胸背板前緣黃色。

地理分布

湖北四川上海河南山東江蘇廣東

膜翅目(一)

膜翅目(學名Hymenoptera)包括蜂、蟻類昆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全世界已知約12萬種,中國已知2300餘種,是昆蟲綱中第3個大目、最高等的類群。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相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膜翅目是昆蟲綱中的一個目,它的名字來自於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種蜂和螞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