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感染與免疫科學研究中心

Cen )是生物物理研究所2004年新建的研究中心,是針對國際上生命科學前沿領域中日新月異的分子免疫學的發展趨勢,而經所務會研究決定成立的一個新型的學術研究機構。 人類健康問題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對由感染病原刺激引起的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研究是人們戰勝疾病的理論基礎。

簡介

感染與免疫科學中心( Center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 )是生物物理研究所2004年新建的研究中心,是針對國際上生命科學前沿領域中日新月異的分子免疫學的發展趨勢,而經所務會研究決定成立的一個新型的學術研究機構。它的成立標誌著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在原有的結構與分子生物學、腦與認知科學和計算與系統生物學三大研究中心之外,又將感染與免疫學-這項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生物學科分支,作為研究所新的學術發展方向。這個戰略方向的確立,是生物物理研究所積極發揮多學科交叉綜合優勢,多方面進行生物學關鍵領域的原創性研究的集中體現。

研究內容

感染與免疫科學中心瞄準21世紀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分子免疫學方向,以人類重大感染性疾病為研究對象,建立感染動物模型體系,在生理生化、組織細胞、遺傳基因等不同水平上,對病原微生物的結構特性和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機體免疫細胞和效應分子的活化和表達、免疫應答過程的信號傳導、免疫反應的分子調控等方面進行理論和套用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運用各種動物和臨床模型研究免疫系統對B肝病毒、冠狀病毒和逆轉錄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同時研究HBV和HPV誘導腫瘤發生髮展的免疫調節機制。其結果將進一步促進藥物、疫苗和治療性抗體的研究與發展。
人類健康問題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對由感染病原刺激引起的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研究是人們戰勝疾病的理論基礎。近年來肝炎、愛滋病、SARS等傳染性疾病一直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與健康,世界各國的眾多生物醫學科研人員都在進行與此有關的理論和套用研究,這是人類戰勝自然並且保存自身的必然需求。我中心的研究目標就是闡述某些疾病的免疫學發病機制以及研究如何促進或阻遏甚至中斷不利於機體的免疫過程。即通過對免疫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理解其對機體有益的防衛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機制,進而發展有效的免疫學措施,以實現防病、治病的目的。這也是與國家的科技發展的戰略目標完全一致的。

科研隊伍構成

眾多在分子免疫學領域成績斐然的教授構成了感染與免疫科學中心強大的科研力量。本中心以中科院“海外百人計畫”獲得者 - 劉陽、陳列平陳建柱劉勇軍、付陽新、程根宏和蘇立山七位美國分子免疫學教授為學術領導力量,以八位歸國的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者-鄧紅雨范祖森高光俠、秦志海、唐捷、唐宏、王盛典閻錫蘊研究員及特聘研究員王福生等為學術中堅力量,多名科研輔助和支撐人員作為協助力量,加上眾多的研究生作為一線科研力量,已經形成了海外與國內、中年與青年、高級與中初級的科研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良好的工作布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