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旱震關係研究

《中國旱震關係研究》,作者耿慶國,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中國旱震關係的奠基性著作和開拓性研究成果。

作者 耿慶
ISBN號 13193.0225
出版 海洋出版社 / 0000-00-00
開本裝幀 精裝 / 16開 / 457頁 / 0字
定價 ¥5.8元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中國旱震關係(大地震中期預報方法)的奠基性著作和開拓性研究成果。全書由六部分
內容構成:總論;旱震關係的提出和建立;旱震關係在中國大地震中期預報上的實際套用;有關
旱震關係的數學表達式及經驗公式;對旱震關係物理基礎的探討研究;中國6級以上大地震的旱
震例報告。
本書可供從事地震預報、地球物理、氣象、海洋、地熱和防震抗震工作的科技人員及有關大
專院校師生參考。

目錄

總論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確立旱震關係(大地震中期預報方法)的事實依據
第三節 運用旱震關係進行大地震中期預報的方法原則
第二章 旱震關係實例簡介
第一節 我國西周末期大旱大震相繼發生的明確記載
第二節 幾個著名的中國歷史大地震震前旱情史料簡介
第三節 依據震中區降水量資料對旱震關係做剖析說明
第一篇 旱震關係(大地震中期預報方法)的提出和建立
第一章 中國大陸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分析統計結果
第一節 震前旱區的確定標準
第二節 1956-1970年中國大陸旱震關係統計結果
第三節 旱震關係經驗公式
第二章 中國大陸7級大地震旱震關係剖析
第一節 青海阿蘭湖地震的旱震關係
第二節 河北邢台地震的旱震關係
第三節 渤海地震的旱震關係
第四節 雲南通海地震的旱震關係
第五節 剖析結果及其結論
第三章 對華北及渤海地區1972年大旱的旱震關係研究
第一節 對華北及渤海北部地區近年強震危險性的分析判斷
第二節 華北及渤海地區1972年大旱區的特旱帶
第三節 1974年5月31日提出的旱震關係中期預報意見
第二篇 旱震關係在中國大地震中期預報上的實際套用
第一章 旱震關係對1973年爐霍大地震和1974年昭通大地震的
中期預報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預報經過
第三節 預報依據
第四節 預報效果
第二章 旱震關係對1975年海城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
中期預報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預報經過
第三節 預報依據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旱震關係對1976年龍陵、潞西大地震的中期預報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預報經過
第三節 預報依據
第四節 預報效果
第四章 旱震關係對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的中期預報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預報經過
第三節 預報依據
第四節 預報效果
第五章 旱震關係對1976年和林格爾地震和巴音木仁地震的
中期預報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預報經過
第三節 預報依據
第四節 預報效果
第六章 旱震關係對1976-1977年寧河地震的甲期頂報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預報經過
第三節 預報依據
第四節 預報效果
第三篇 有關旱震關係的數學表達式及經驗公式
第一章 關於震源體積與地震震級的關係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震源區直徑D與震級Ms的關係式D=100.5M-1.8(公里)的數學推導
第三節 主震及餘震震中分布面積A與震級Ms的關係式A=10M-3.7(平方公里)的數學推導
第四節 震源體積V與震級Ms的關係式V=101.5M-5.7(立方公里)的數學推導
第五節 具體
第六節 推論關係式
第七節 關於結果的討論
第八節 結論
第二章 關於旱震關係的數學表達式及其套用規則
第一節 關於旱震關係的基本數學表達式
第二節 關於旱震關係數學表達式的套用規則
第三節 旱震關係數學表達式套用規則舉例——依據河北省1972年大旱所做的推算
第四節 對旱震關係數學表達式的討論
第五節 關於對旱震關係數學表達式的物理解釋
第六節 結論
第三章 關於從旱震關係研究得出的孕震過程中異常時間及異常範圍與未來地震震級的關係
第一節 關於旱震關係經驗公式的回顧
第二節 對中國大陸7級以上強震的震級檢驗
第三節 與國外結果的比較
第四章 對旱震經驗公式是否具有普遍意義的討論
第一節 旱震關係經驗公式具有普遍適用的意義
第二節 旱震關係經驗公式的簡化形式
第三節 旱震關係效應對各種中期前兆普遍適用
第四節 結論
第五章 關於前兆異常區範圍與主震餘震震中分布範圍之間關係的初步探討
第一節 由旱震關係研究給出的結果
第二節 關於結果的討論
第六章 論乾旱是大地震的中期前兆——旱震關係經驗公式與日本力武常次公式的再比較
第一節 日本力武常次(1975c)公式
第二節 旱震關係經驗公式與力武常次(1975c)公式的比較
第三節 日本力武常次(1978)公式
第四節 旱震關係經驗公式與力武常次公式的再比較
第五節 乾旱是大地震的一種中期前兆
第六節 結論
第四篇 對旱震關係物理基礎的探討研究
第一章 唐山大震的地溫異常
第一節 唐山大震孕震過程中確有地溫異常存在
第二節 唐山大震前一年(即1975年下半年至1976年上半年)唐山地溫異常加速發展
第三節 唐山大震前華北北部80厘米地溫異常中心在唐山、玉田一帶
第四節 結論
第二章 唐山1972年大旱成因剖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唐山1972年大旱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 唐山1972—1976年地溫異常的主要特點
第三章 關於短期氣象要素五項指標異常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短期氣象要素異常的五項指標
第三節 短期氣象要素五項指標異常的判定方法
第四節 短期氣象要素五項指標異常的震例資料
第五節 海城7.3級大震的短期氣象要素異常分析
第六節 關於短期氣象要素異常五項指標的方法有效性問題
第四章 旱震關係物理機制的探討兼論地震成因
第一節“埃爾寧諾海流”現象可能與火山爆發有關
第二節 關於乾旱成因問題的討論
第三節 旱震關係物理機制的探討兼論地震成因
第五篇 中國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報告
第一章 公元前231年—1980年中國華北及渤海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震前旱情史料
第一節 史料說明
第二節 公元前231年—1980年華北及渤海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公元前231年—1980年中國華北及渤海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震前旱情史料
第二章 公元1470—1974年近五百零五年間華北及其毗鄰地區旱情與強震關係的分析說明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關於所採用資料的說明
第三節 1470—1974年華北及其毗鄰地區旱情史料結論一覽表
第四節 1470—1974年華北及其毗鄰地區大旱年份與強震活動
第五節 華北及其毗鄰地區特大幹旱年份後一至三年半時間內的大地震動向應予高度重視
第三章 1880—1980年華北及渤海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880—1980年華北及渤海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880—1980年華北及渤海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四章 1880—1980年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880—1980年中國東北(黑龍江 吉林)地區
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880—1980年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五章 1936—1980年中國西北(陝甘寧青)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936—1980年中國西北(陝甘寧青)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936—1980年中國西北(陝甘寧青)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六章 1950—1980年中國西北(新疆)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950—1980年中國西北(新疆)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950—1980年中國西北(新疆)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七章 1957—1980年中國西南(西藏)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1957—1980年中國西南(西藏)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1957—1980年中國西南(西藏)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八章 1894—1980年中國西南 (川滇)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894—1980年中國西南(川滇)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894—1980年中國西南(川滇)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九章 1880—1980年中國華東(除台灣省外)、中南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880—1980年中國華東(除台灣省外)、中南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880—1980年中國華東(除台灣省外)、中南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十章 1883—1950年中國華東(台灣省)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第一節 資料說明
第二節 1883—1950年中國華東(台灣省)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關係一覽表
第三節 1883—1950年中國華東(台灣省)地區6級以上大地震旱震震例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