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三屆中國災害史學術研討會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建國教授在開幕致詞中既對災害史學會的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也對本次會議議題、選址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說明,並強調指出堅持區域災害史與區域社會發展的研究是災害史學會今後工作的主攻方向。 會議第四議題由王若柏、高建國教授主持,王湧泉、吳賓、郝平、歐陽鐵光等先生介紹了自己的論文。 在本次會議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專家坐在一起,共同切磋感興趣的災害史問題,發揚長處,彌補短處,相互碰撞出學科生長的火化,提出災害史的創新點。

2006年8月16—19日,第三屆全國災害史學術會議在陝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召開。
本次會議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減災專業委員會、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環發中心、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災害學》雜誌社、西北大學文博學院、中國西部防災研究聯絡會共同發起承辦。
這次會議以“西北地區災荒史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為主要議題,2006年4月會議通知發出後,得到了各地專家學者的積極回響,先後有來自中國地震局、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鄭州大學、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師範大學、蘭州地震研究所、山東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寶雞國際減災委員會以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50餘位專家學者蒞臨會議;還有很多的學者,如中國社科院的李根蟠教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姚清林教授、水利水電科學院的徐海亮先生等則惠寄佳作,也積極參與了本次會議。
2006年8月17日上午8:30,會議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開幕式由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建國教授主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副校長趙忠教授致歡迎辭。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建國教授在開幕致詞中既對災害史學會的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也對本次會議議題、選址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說明,並強調指出堅持區域災害史與區域社會發展的研究是災害史學會今後工作的主攻方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趙忠教授介紹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近幾年發展的基本情況以及學校對農業歷史學科的扶持,並代表學校向對與會代表表示歡迎,預祝大會圓滿成功。陝西省人大常委會農工委主任、中國毒物史學會副秘書長史志誠教授在致詞中指出:災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大有潛力可挖,尤其是在當前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非傳統災害問題研究領域的開拓具有積極意義;在災害史研究中,既要重視自然災害,也不可忽視對人文災害的研究;災害史研究還要有積極的參與意識和現實意義,要積極參與人大立法和政府決策,進一步彰顯災害史研究的學術魅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付少平副院長介紹了人文學院的歷史沿革和學科發展狀況,對大會在學校召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人文學院全力支持會議的召開。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樊志民教授代表農史學會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史所向會議表示祝賀,並介紹了農史所的基本情況和近幾年在農業災害史研究領域的主要成果。在開幕式上,高建國副秘書長還代表災害史學會宣讀了《關於表彰中國災害史專業委員會顧問周魁一的決定》,對周魁一先生的突出貢獻進行了表彰。
本次學術研討會分六個專題進行了交流,這六個專題分別是:(1)第一議題:自然災害概論;(2)第議題:自然災害與區域社會發展;(3)第三議題:生態環境與歷史自然災害變遷;(4)第四議題:歷史二自然災害案例分析;(5)第五議題:自然災害與減災防災;(6)第六議題:災荒史文獻研究。
第一議題由樊志民、楊鵬程教授主持、點評,高建國、王若柏、安介生、張偉兵分別介紹了自己的學術觀點。高建國、賈燕的《中國西北地區災害鏈史研究》將西北地區災害鏈史劃分為漢前、漢唐、明清和民國時期。西北地區災害鏈分垂向災害鏈、地貌災害鏈、邊坡災害鏈、城鎮災害鏈、旱震鏈、震洪鏈、震泥(土石流)鏈、堰塞湖災害鏈、礦山城市災害鏈和生態鏈,總計10種。西北地區災害鏈的特點是災害鏈發育廣泛;乾旱區複雜的地質環境和嚴酷的自然條件導致災害發育形成災害鏈;災害按空間劃分是區劃,按時間劃分類似災害鏈;各種人為的不合理生產活動,使生態環境災害日益突出。王若柏教授的《史前的災鏈:從共工觸山、女媧補天到大禹治水》結合歷史地理研究對冀中平原、白洋淀流域的分析成果認為,夏禹宇宙期中原地區曾經發生過一場規模巨大的隕石雨撞擊事件,進而引發了降溫、洪災等一系列重大的環境災害。史前的神話“共工觸山、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應當就是這次重大自然災鏈的真實寫照。這一現象的發生,也可以為解釋這一時期中國文明發展的斷層和文化空缺區域的形成提供答案。安介生教授的《自然災害、制度缺失與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天地陷阱”》指出,“田地陷阱”是明清時代迫使廣大農民背井離鄉,甚至棄農經商的重要原因,而“田地陷阱”現象的形成與頻繁的自然災害、定額田賦制度缺陷以及災害應對制度的缺失有著直接的關係。自然災害意謂著傳統農業生產所面臨的巨大風險,而定額的田賦徵收制度並沒有風險因素的考慮。在災害發生之時,封建官府非但沒有有效的災害應對措施,而且試圖全面轉嫁災害風險與損失的舉措迫使廣大災民逃離故鄉,不願繼續承種土地,“田地陷阱”問題也由此愈演愈烈,其影響與後果均不可低估。張偉兵博士的《區域場次特大旱災劃分標準與界定》基於方誌、清宮檔案、民國報刊以及當代的水利、農業和氣象資料,借鑑水災研究成果,以明清以來的山西省為研究對象,對區域場次特大旱災的概念、劃分標準、劃分方法進行了基本的界定。
第二議題由安介生、郝平博士主持,卜風賢吳媛媛、陳麗萍、侯琴分別介紹自己的論文。卜風賢教授的《西漢時期西北地區農業開發的自然災害背景》獨闢蹊徑,從災害史的視角解讀西漢王朝的西北農業開發決策,認為災害風險、糧食安全也是西漢政權以戰爭手段解決匈奴問題、擴大耕地面積的動因之一;也因為如此,經過苦心經營之後,奠定了西北農業生產的基本格局,也使得中國傳統農業階段第一個人口高峰出現延續一千餘年。吳媛媛博士的《明清徽州的水旱災害與糧食種植》分析了水旱災害對農業環境變遷的影響,探討了地理環境、種植時令與種植結構的關係,總結了當地針對水旱災害在種植結構與耕作制度的調適措施。這一探討,對明清以來徽州地區災害與社會關係的探索具有積極意義。陳麗萍的《近代兩湖地區災荒流民的流向研究》從空間、職業兩個方向對近代兩湖地區大量災荒流民流向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或流向城市覓食求職,或在鄉村橫向流動,或漂洋過海流落他國。流民的謀生手段也呈現出多樣性:不改面朝黃土背朝天;東奔西走去乞討;街頭巷尾尋出路;落草為寇;當兵吃糧等。侯琴教授的《1819年黃河大水與賑洪災害鏈研究》依據歷史檔案文獻記載,討論了1819年夏秋時節黃河中游北幹流、涇洛渭河、沁河、伊洛河等地區相繼發生的暴雨洪水災害問題,就雨情、水情、災情等加以初步分析,並核查國內外地震記錄,對震洪災害鏈物理機制進行了初步探討。
會議第三議題由侯甬堅郭風平教授主持、點評,周可興、閔祥鵬、王穎、王英華等先生分別對各自的論文進行了介紹。《寧夏地區大地震問題的討論》的作者郭增建、周可興教授認為:寧夏地區歷史上的7級以上大震有30年和倍30年的時間間隔,30年和其倍數年的時間間隔可能是地球自轉速率變化中29.783年的周期成份觸發地震的結果;從1920年海原大震年份算起再加3個30年即為2010年,因之建議宜早作準備,以防萬一。閔祥鵬博士的《隋唐五代時期海洋災害概況及其自然因素探析》提出,海洋災害在隋唐五代時期已經成為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主要災害類型為風暴潮、海冰、海水內侵。其發生因素主要受到這一時期海洋氣候、沿海地形、海岸線的變遷、海水侵蝕及泥沙堆積等自然環境變遷的影響。王穎碩士生的《1923—1932年陝北自然災害概況的初步研究》1928—1930年以陝甘為中心的西北大旱災是中國近代十大災荒之一。由於自然和人文的因素,此次災荒在陝北地區具有時間長範圍廣,受災程度不一、地域不平衡,受災種類多、多災並發等特點。而這種情況不僅與陝北的地理環境及災害自身有關,而且社會經濟也起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王英華博士的《歷史時期石羊河水系的變遷及其原因》,對河西走廊三大內陸河水系之一的石羊河歷史變遷進行了探究,認為漢唐時期石羊河水系造就了戈壁沙海中的片片綠洲,也創造了漢唐以來數代的輝煌;但是,隨著河西地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的日漸開墾和植被的日益破壞,三大水系不斷萎縮,甚至乾涸,尤其是石羊河水系的狀況日趨惡化,幾乎成為第二個羅布泊;因此,現代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的規劃必須以史為鑑。
會議第四議題由王若柏、高建國教授主持,王湧泉吳賓、郝平、歐陽鐵光等先生介紹了自己的論文。王湧泉教授的《黃河1841—1843年連年大水與地震》對1841—1843年連年大水與治黃的關係、1841—1843年和1849—1851年黃河洪水估算、1830—1840年中國北方持續乾旱和部分西南河流洪水、1860—1870年長江上游特大洪水、1844—1858年密西西比河連年大水、1839—1878年多瑙河、尼羅河以及東亞和南亞等河流大洪水、1819—1879年全球大地震、地震與洪水關係、震洪關係物理機制、2004—2006年5月全球和東亞大地震、太陽活動雙重衰減期黃河枯水段結束後,新周期增強期水情展望等十一個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要從災害鏈物理和災害史角度探討黃河問題,要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全球防災減災。吳賓博士的《中國古代的糧食安全觀》認為,中國古代既是糧食大國,又是“饑荒之國”,重視糧食生產和糧食儲備是古代糧食安全的最基本的內涵,有“食為政首”之論,經過長期的思想、文化、制度方面的積累,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糧食安全觀念和特徵,其對於解決當前糧食問題也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郝平博士的《再探丁戊年景》,以光緒《永濟縣誌》為中心,結合其他史料,分析縣誌對“丁戊奇荒”的記憶,從州縣層面解讀縣域災荒的實況、應對舉措、災後各方的關切。修志者對介入賑濟的各方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其所極力宣揚的“豐功偉績”與災後統計所報露出來的現實問題存在很大的反差。志書也反映出基層民眾對災害中人與事的不同看法。同時由於外國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統治的困境,加上民間社保組織的渙散等客觀因素,加重了災情的影響。
會議第五議題由周可興、黃正林教授主持,胡其偉、胡勇、王志蓮就各自的論文進行了介紹。胡其偉博士的《災變、衝突、協調》一文指出,地處蘇北魯南的沂沭泗流域是我國災害頻仍的地區之一,在清代和民國時期尤其是洪澇災害的多發地帶,既有黃河泛濫又有沂蒙山洪衝激。為了減災防澇,各地人民多會採取各種措施以自保,難免會引起相鄰地區的水利爭端,在微山湖西岸地區表現為對湖田的爭奪,在其他地區表現為洪水蓄泄矛盾。爭端出現之後的政府干預和協調以及民眾的參與程度在晚清和民國各有不同,文章就兩起爭端的解決過程入手,剖析兩代干預機制優劣,以為今日借鑑。胡勇博士的《城市災害的形成:民國時期上海霍亂頻發的原因探略》認為,民國時期上海霍亂流行具有明顯特點:其一,頻繁,數十年幾乎無年不發生;其二,死亡人數多,並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層社會群體受害最深;其三,成因極為複雜。既有如水、氣候等自然因素,又有貿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習慣文化、生活方式、社會分層、戰爭等人為因素的作用。多種因素疊加互動,使上海成為當時中國三大霍亂中心之一。因此,上海這一近代大城市的防疫決不同於傳統社會,既是應對災害,又是治理社會問題。王志蓮的《以史為鑑,面向未來》介紹了寶雞市籌建綜合減災科普園和岐山歷史地震文博苑的技術思路與規劃構想,並從這一實踐活動中引出思考:促進安全和諧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弘揚生態意識是重中之重;落實當今防震減災對策是任重道遠的工作。
會議第六議題由王湧泉、朱宏斌先生主持,邵永忠、楊羅、莊小霞、朱磊分別介紹自己論文的觀點。邵永忠博士的《歷代荒政史籍論述》對中國古代荒政史籍進行了專題性的研究,界定了荒政史籍的定義,分析考察了荒政史籍產生髮展演變的時代背景、歷史進程及其在發展態勢、編撰特色、記載對象、流傳演進、指導現實等方面的時代特色。楊羅研究員的《<山東省自然災害史>簡介及編寫經驗探討》,對《山東省自然災害史》的編寫過程、主要內容以及編寫經驗進行了介紹。莊小霞博士的《<永始三年詔書>簡冊與西漢賑災制度初探》從災害史的角度重新探討了居延漢簡《永始三年詔書》的研究意義,並以《永始三年詔書》簡冊為研究文本,對西漢賑災制度的某些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探析。朱磊的《<詩經>中糧食安全問題研究》以《詩經》中的農史資料為據,認為在詩經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的制約,糧食安全問題明顯存在,這在《詩經》篇章中有所反映;與之同時,解決糧食安全的諸種舉措也散見於《詩經》篇章之中,涉及重視農業生產,增加糧食產量;改進耕作技術,提高糧食產量;防治自然災害,減輕糧食損失等等。在本議題的自由討論過程中,學者圍繞著自然科學研究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差異、融合問題展開了深入地討論,並進一步明確提出,在災害史研究中要進一步促進二者的溝通和有機結合。
8月18日下午17:30會議進入閉幕式階段,大會閉幕式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b風賢教授主持。閉幕式開始後各議題主持人對本小組工作情況進行了匯報總結,西北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中國災害史學會理事代表卜風賢教授作大會工作報告。卜風賢教授指出,會議經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的精心籌備,特別是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建國教授、委員卜風賢教授以及會務組其他同志的認真工作,在有關領導的支持及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的結果。會議討論過程中,各位代表各抒己見,精彩紛呈;各位專家點評深入得體,畫龍點睛;討論暢所欲言,氣氛熱烈。體現了“溝通、互動、交流”會議宗旨,既交流了思想,又加深了友誼,促進了溝通,達到了本次會議的預期目標。卜教授特別指出,本次大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色:其一,人文色彩增強,達到多學科交叉的目的。與上兩屆會議相比,本次會議人文學科的專家和論文顯著增加。人文學科專家的積極參與和投入,使得災害史研究更加完整、更加可信、更加充實。在本次會議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專家坐在一起,共同切磋感興趣的災害史問題,發揚長處,彌補短處,相互碰撞出學科生長的火化,提出災害史的創新點。第二,突出災害史研究的區域特性,今後幾年將在西北地區災荒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上,繼續推進東北地區災荒史研究、華中地區災荒史研究、華南地區災荒史研究。第三,災害史研究隊伍中,加入了一批碩士生、博士生,他們是這次會議的最大收益者,會議為他們提供了與全國同行專家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他們的參與也有利於災害史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最後,秘書長高建國教授致閉幕辭。高秘書長對本次大會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次會議是學會成立以來開得最為成功地一次學術會議,會議的成功得益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大力支持,得益於b風賢教授的精心籌劃、組織,得益於楊凌以及關中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也得益於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各位朋友的熱心捧場。高秘書長還對學會的今後的工作安排情況作了介紹,2006年10月份,學會將在北京召開“全國災害鏈史研究學術會議”;2007年8月份左右,全國第四屆災害史學術會議將於黑龍江大學召開,會議的主題為“東北及區域災害史和社會發展”,力爭在本次會議成就的基礎上再接再厲,邀請日、韓等國學者與會,形成一次國際性的學術會議;第五屆全國災害史學術會議也基本形成意向,將於湖南科技大學召開。高建國教授、王湧泉教授還建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現有學術資源優勢,申請設立中國災害史研究中心,集聚人才,多出成果。最後,高建國教授介紹了學會的換屆選舉工作,並轉達了秘書長張輝教授對本次大會圓滿結束的祝賀,以及對為本次會議做出積極貢獻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領導和同志的衷心感謝。最後會議在全體代表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